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材料投放研究

  • 来源:时代教育
  • 关键字:大班,科学教学活动,材料
  • 发布时间:2022-11-23 11:38

  摘要:本文研究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投放材料。分析材料投放现存问题,列举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做好预备性实验,提升材料投放针对性、丰富材料来源,投放多元化活动材料、投放合作性强的材料,培养合作意识、多投放半成品材料,培养幼儿探究能力、教师勇于放手,为幼儿给予更多自主权等。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引言

  在幼儿园教学体系中,科学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幼儿科学探究意识、能力的重要阵地。材料是科学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关系着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与质量。为提升大班科学活动教学质量,幼儿园教师必须仔细分析材料投放问题,尽可能结合幼儿的兴趣、身心发展水平,为幼儿投放最为适宜的材料,同时在开展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做好一系列的教学引导工作,使幼儿真正受益于科学教学活动的开展。

  一、幼儿园大班材料投放现存问题

  笔者经调研,发现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有如下问题严重影响着材料投放的效果:(1)材料投放与幼儿的心理特征不符,在类型、难度上不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2)不重视进行预备性实验,造成材料投放时机不科学;(3)材料类型较为单一,缺乏生活化特色,难以唤起幼儿的学习兴趣;(4)合作性材料投放较少,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5)半成品材料投放过少,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6)教师干预过多,难以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二、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材料投放改进策略

  (一)做好预备性实验,提升材料投放针对性

  在材料投放前,做好预备性实验,有利于提升材料投放的准确性与针对性,使材料投放更贴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更靠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通常情况下,在预备性实验环节中,教师应做好如下几项工作:分析材料的安全性如何、分析材料与活动主题的契合性如何、评价材料是否具有良好的可探究性与可操作性,在开展一系列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材料投放是否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为提升预备性实验开展质量,幼儿园在平时应多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研修,提高教师对预备性实验的重视程度,同时增强教师对各类材料特征、特性的了解,保障科学教学活动的高质量开展。

  (二)丰富材料来源,投放多元化活动材料

  一般来讲,有着较强的生活化特色的材料,更容易唤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使幼儿认识到:科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回归于实际生活,从而增强幼儿的知识应用能力。教师在平时应多为幼儿提供来源于大自然的材料,如树叶、泥巴、沙子等,同时也应多在教学活动中,组织幼儿来到大自然中,认识、寻找各类生动有趣的材料,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意识。举例而言,在教学“制作风向标”这一活动时,教师就可带领幼儿到大自然中采摘树叶,装饰自己的风向标,再借助大自然中的风力,验证风向标的功能,这对于培养幼儿的科学发现意识、观察能力与知识应用能力而言,是十分有益的,同时也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要求,即“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

  (三)投放合作性强的材料,培养合作意识

  合作是重要的科学探究手段之一,升入大班后,幼儿已普遍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在参与教师组织的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常会与其他幼儿展开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同时很期待从同伴处得到关注与认可[1]。教师应紧扣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为幼儿投放相应的材料,具体可采用如下策略:首先,以小组为单位,为幼儿投放材料,引导多名幼儿共同使用同一批材料,完成相应的探索活动,进而减少材料投放的质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其次,以正常流程,为幼儿投放材料,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多与同伴分享材料。实践证明,在这一活动氛围的影响下,幼儿会产生强烈的合作分工意识,能够主动与身旁的同伴共享材料,讨论相应的问题,发现自己思考问题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而言,是极为有利的。

  (四)多投放半成品材料,培养幼儿探究能力

  所谓半成品材料,多指的是经由教师加工而成,需要幼儿进行思考、设计与补充的材料,典型的半成品材料有记录表、说明书、图示等,对于幼儿而言,这类材料有着较为广阔的探索空间,能够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因此应用于科学教学活动中,是较为合适的[2]。以对“记录表”这一材料的使用为例,教师可在活动开始前,将幼儿探索、发现科学问题的总体框架,编写在记录表上,再将记录表发放给幼儿,供幼儿进行填写,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将相应的信息填写在记录表上,在表中空白的位置填写自己的科学发现,再将这些科学发现分享给班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实践证明,在科学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投放此类材料,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同时此类材料本身也很符合大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贴合幼儿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大脑发育特点,易于被幼儿接受与喜爱,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五)教师勇于放手,为幼儿赋予更多的自主权

  课程改革认为在幼儿园课程活动中,教师扮演着“引导人”的角色,相较而言,幼儿才是课堂的主体。为提升科学教学活动材料投放质量,教师应及时摆脱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的束缚,将幼儿视作独立的个体,减少各种形式化、流程化的材料投放行为,为幼儿赋予更多地参与科学活动的自主权,使幼儿真正受益于科学活动,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身心的熏陶,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与综合素质。举例而言,“材料制作”就是科学教学活动材料投放的一个关键性流程,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用到的材料,多为教师本人亲手制作而成,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自主权,同时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在幼儿升入大班后,教师可适当为幼儿给予参与材料制作的机会,增强幼儿对各类材料的认知,同时提升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成就感,增强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期待感,这无疑有利于促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材料在幼儿园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提升科学活动教学质量,除本文提到的教学策略以外,教师还应多从教学实践中积累经验,多开发各种符合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新颖、高效的教学策略,利用此类教学策略,切实提升材料投放的精准性、针对性,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促进幼儿园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蒋小蝶.大班科学教学活动中自制教具的运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21.

  [2]沈婕.4c 教学模式在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