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课程资源,提高道德与法治课堂实效的研究

  • 来源:中小学教育
  • 关键字:道德与法治,挖掘,研究
  • 发布时间:2023-01-01 21:01

  【摘要】课程资源是实施教学计划、实现既定教学目标的关键载体。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直接影响着小学德育与法制教育的整体教学效果。因此,在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加强以科学技术为导向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学科教学创新发展是必然选择。文章从校本资源、生活资源、时政资源等方面,研究了科学技术导向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

  在以科技为载体的现代教育背景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学科教学的核心内容。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形式和内容,还要致力于开发和利用多样化、创新性的课程资源,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添加更多材料,让学生借助可视化、直观的资源理解抽象的教学内容。以下从教育部编辑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际出发,以科技为载体,探索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有效策略,以增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新颖性。

  一、运用信息技术开发与利用校本资源

  (一)围绕教材,开发与利用学习资源

  以校本资源为载体,开发利用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有利于学生多角度论证道德与法治问题。首先,从线下角度出发。以“美丽文字民族瑰宝”为例,为了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开发校本资源时,学校和教师应采购和搜集如《汉字王国》《细说汉字》《汉字树》等类型的图书,为学生的拓展学习做铺垫。在课堂教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前往图书馆和电子阅览室,集中阅读此类书籍,促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汉字字形、字音等方面的演进历程,了解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以此增强其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其次,从线上的角度出发。以“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为例,教师在校级资源系统中将资源系统细致划分为多个板块。一为微课板块,将本单元教学中涉及的微课资源上传到该板块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及时巩固单元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展开自主探究;二为新闻资源板块,将官方媒体平台发布的新闻内容,如文字新闻《变白色污染为绿色财富》集合到本板块中,让学生了解“白色污染”“农药污染”等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三为优秀教学案例资源,将全国范围内关于本课的优秀教学案例集中起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引导他们从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获取别样的学习体验。由此,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持有新鲜感,学会多角度看待事物,学习基础知识、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也不断增强。

  (二)围绕课堂,开发与利用环境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智能教室、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等信息化技术和手段,为学生营造具有强烈科技感和体验感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提高学习效率,拓宽学习广度。现代教学环境可以鼓励小学生深刻记住教材中的基本理论,从根本上提高人文素质、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以《安全记心上》为例,教师可以在智能教室进行教学,挖掘现代环境资源,通过智能教室的照明系统、音响系统、互动系统等,为学生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模拟情境。为了让学生记住安全旅行的原则,教师可以使用智能教室为学生创建模拟旅行情境。通过演示动画方案,学生可以感觉自己置身其中,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正确旅行规则,并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这样,学生不仅牢牢记住和掌握了理论知识,而且提高了道德意识和思维素质。

  二、以学生需求为起点,开发与利用生活资源

  在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可以从生物对象和社区资源两方面入手。以《变废为宝有妙招》课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生活中的玻璃瓶、废报纸、塑料泡泡膜等废弃材料,为道德与法治课提供资源支持。在《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的秩序意识,教师可以在生活中利用社区资源,借助信息平台与社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了解社区的最新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设计和策划适合学生参与的公共活动,如电梯导向活动、公共活动、公共场所活动、公共服务、公共场所、公共场所和公共场所等,安排学生在高峰时段维护小区电梯秩序,引导居民有序上下电梯。让学校、教师、家长和社区及时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发挥社区资源的作用和价值。

  三、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开发与利用时政资源

  当前的政治资源是增强学生政治认同和公众参与意识的重要载体。如果教师能够合理地将当前的政治资源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将能够认识和理解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并从多个角度了解国家和民族。教师应以社会发展为导向,开发和利用当前的政治资源,利用科学技术,介绍与道德和法治教学相关的当前政治材料,让学生从教科书中了解热点事件,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中国有了共产党》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官方媒体平台广泛收集和整合时政新闻资源。结果,学生的政治认同得到加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进一步增强。

  四、以教学实情为基点,开发与利用家长资源

  (一)建设家校联盟系统

  以《家是最温暖的地方》教学为例,为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应将家长资源整合到学科教学中,通过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形式,打造连接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联盟体系。在微信群中提前发布本课教学计划,让家长准确了解教师采取的教学措施和策略,引导他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在教师的指导下,家长可以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这样,学生将教科书中的理论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习体验。

  (二)开展一日教师活动

  以《我们的衣食之源》为例,在了解家长职业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选择有农业种植或畜牧业经验的农民或家长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的一天教师,以生动的方式解释和演示“大米来自哪里”和“美好生活的保障是什么”,帮助学生了解农业种植和畜牧业的具体方法。学生们对劳动人民的敬佩增加,也可以树立“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价值观。当然,它也反映了道德与法治教育的道德价值。

  综上所述,以科技为载体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是现代化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道德与法治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的必要前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体系,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的新颖学习资源,并鼓励他们在资源的辅助和支持下优化课堂学习效果和课后复习效果,从而提高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永霞.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讨[J].新课程导学,2022,(09):52-54.

  [2]陈嘉月.开发课程资源 建构道德与法治高品质课堂[J].新教育,2022,(05):19-21.

  [3]牛立强.道德与法治生活化课程资源分析与整合[J].中小学班主任,2022,(02):43-4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