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床持续高流量吸氧的效果观察

  • 来源:系统医学
  • 关键字:临床持续,高流量吸氧,效果观察
  • 发布时间:2023-01-11 11:03

  摘要:目的浅析临床持续高流量吸氧的效果观察。方法将实施综合护理的I 型呼吸衰竭患者42 例作为观察组,通过建立“患者分级管理”、贯彻“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心理干预、亲情式服务、舒适度护理实施综合护理,选取实施常规护理的I 型呼吸衰竭患者40 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 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高,护理难易度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开展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可缩短治疗时间并提升整体舒适度。

  呼吸衰竭的发生与呼吸道、肺部、神经中枢病变有密切的联系,通气不足、呼吸困难是该病的典型表现,严重的呼吸衰竭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不利于预后。经鼻高流量吸氧是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为进一步提高呼吸衰竭氧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我院提出综合护理措施,研究以2021 年1 月~2021 年11 月82 例呼吸衰竭氧疗患者为例,探讨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1 年11 月就诊于我院的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的Ⅰ型呼吸衰竭患者82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科室床位情况随机分配床位及护理责任组。按入院顺序分为2 组,对照组40 例,男23 例,女17 例;年龄62~78 岁,平均(70.22±1.03)岁;病程2~23 年,平均(12.52±1.13)年。观察组42 例,男24 例,女18 例;年龄62~ 79 岁,平均(70.32±1.11)岁;病程3~24 年,平均(12.58±1.57)年。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②血气分析指标符合Ⅰ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③患者与家属对本次研究内容知情并自愿配合。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或无法正常语言沟通;②合并心肺功能衰竭、肝肾功能衰竭;③无法自主呼吸需采取有创通气治疗;④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依从性差;⑤ 气道阻塞;⑥呼吸心脏骤停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均行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包括严格按照用氧流程,调节合适氧流量,关注是否出现漏气、导管堵塞等问题,处理并发症。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包括: ①监测生命体征:按时记录患者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观察并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调整HFNC 指标。②呼吸道管理:体质虚弱无力咳痰的患者定时给予翻身叩背,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帮助患者排出痰液。给氧过程中留意患者呼吸道是否通畅并做好气道湿化。③导管管理:保持导管处于正常使用状态,避免出现导管受压迫、漏气、堵塞等情况。叮嘱患者切勿大幅度动作,观察导管位置皮肤是否出现红肿过敏等症状,一旦发现问题则及时处理。④心理管理:患者因病情严重复杂,易有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且因不能自主呼吸,初次使用高流量吸氧装置会引起患者抵触或不适心理。护理人员在给氧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普及,告知患者配合要点,并在治疗过程中多关心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⑤舒适度管理:耳郭及鼻翼受压处使用水胶体敷料外贴减压。

  1.3 观察指标

  记录2 组患者住院指标,包括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气道堵塞、气道痉挛、导管脱落、鼻部干燥、鼻腔内气流过大;2 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与护理难易度评分。舒适度评分标准:0~2 分为难受,3~4 分为比较难受,5~6 分为适中,7~8 分为比较适中,9~10 分为舒适;最低分0 分,最高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护理舒适度越好。护理难易度标准:0~2 分为非常简单, 3~4 分为比较简单,5~6 分为适中,7~8 分为比较难,9~10 分为非常难;最低分0 分,最高分10 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难易度越难。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 组患者住院指标比较:观察组患者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减少(P<0.05)。(2)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4 例,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发生10 例,发生率为25.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χ2=4.89,P<0.05)。(3)2 组患者护理舒适度与护理难易度评分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难易度评分较对照组患者明显降低(P<0.05)。

  3 讨论

  呼吸衰竭患者因呼吸频率过快或过慢造成通气障碍,通气不足或过大可导致气道分泌物难排出,进一步诱发支气管堵塞,加重病情。 HFNC 过程中需加强对患者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呼吸道、导管等问题,保证给氧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RR、 PaCO2 均低于对照组,SpO2、PaO2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HFNC 临床效果良好,且观察的呼吸功能指标改善更优,进一步提示集束化护理能提高HFNC 的治疗效果。研究得出在应用HFNC 过程中,医护人员采用集束化管理使工作得到平稳有序开展,保证了治疗效果,与本研究结果类似。有效护理能提高HFNC 安全性,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表明集束化护理能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分析原因在于:集束化护理注重患者呼吸道通畅及皮肤护理,大大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在给氧前护理人员向患者进行相关知识宣教,使患者明确配合要点,在给氧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并基于此调整HFNC 指标,确保舒适度。重视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在患者有不良情绪时及时进行指导,使患者在面对疾病时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综上所述,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有利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费用,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柴书坤,史金英,李艳肖,等.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20, 42(24):3768-3771.

  [2]田小红.综合护理在经鼻高流量吸氧治疗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38-45.

  [3]潘日虹,尤青海.经鼻高流量吸氧在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急性发作期中应用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20,25(8):1254- 1256.

  [4]林鸿斌.经鼻高流量吸氧在2 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6):18-19.

  [5]金艳,王秋雁,陈辉珍.经鼻高流量吸氧在危重症患者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性氧疗中的应用研究[J].浙江医学,2019, 41(19):2100-2102,212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