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探究

  • 来源:时代教育
  • 关键字:小学语文,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
  • 发布时间:2023-01-12 20:45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充当的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一味地讲解,但是却忽略了学生是否能够接受。想要让学生最大化地吸收课上所学,关键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对学习更加的主动,才能真正掌握所学。多媒体技术是当下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创设出一个更大的信息平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一)丰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往往是依靠教师的口述以及板书,更多的其实是课本的“搬运工”,但是教材内容的重复并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反而会因为缺乏新意而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学内容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加与课本内容相符合的其他内容,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讲解到课本中的中心内容时加入一些符合内容的音乐,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方式下学习;其次还可以加入一些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图片等等。

  例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对于很多孩子而言对爬山虎这种植物并不是很了解,在上课时,先运用多媒体技术把提前准备好爬山虎的图片或者相关的介绍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同学们通过观察它的外形对它有初步的了解,之后再引导学生们回忆在生活当中有没有接触过这种植物,谈一谈对它的最初印象,在学生谈完自己对爬山虎的印象之后再引导学生们品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的爬山虎。这样结合课本已有的知识,学生对爬山虎的理解会更多,多媒体技术导入课程也会在开篇吸引学会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年纪小,好奇心强且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容易对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失去兴趣,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积极性,首先要找到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原本枯燥的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化静为动、话无声为有声,这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 生动、形象,在辅助教学活动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会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切实提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当下,学生除了要学会课本当中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注意各项素质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则是不可缺少的、是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也应该从小培养创新能力。然而,拥有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思维,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局限性较大,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获取学生之前不曾听到不曾学习到的知识,信息获取的范围被拉大,学生可以直观地看到、听到从前不曾了解的知识,多角度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多媒体技术的策略

  (一)教师认真备课,关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小学阶段学生上课的时间是固定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能够更有效率地学习到新知识,这需要教师及时对所教授的知识进行准备。而且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会比较强,所以对于知识的把握以及自身的兴趣点都需要教师来进行引导。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全面深入掌握小学语文知识的重难点,建立知识框架之后及时总结,可以通过PPT 的形式制作成课件,插入学生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提高教学的效率。

  比如,在学习《白鹭》一文时,教师在提前准备好有关白鹭的外形和觅食、栖息、飞行等问题的介绍,在上课之时,首先让学生们针对白鹭自由讨论,之后选出几个代表做总结;之后,引导学生们思考真实的白鹭到底是不是我们所想的这样呢?随后打开多媒体设备,将提前准备好的资料展示出来,最后再带领大家品读课文。相信通过一步一步地引领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文章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现白鹭美的这样不仅能节约课上找材料的时间,还能够让学生理解得更加透彻。

  (二)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教学的主体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小学教学当中,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只有在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好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够在以后有更好的发展。语文学科理解性的问题比较多,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感受,尤其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之后,教师不免会为增加一些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这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在学习的中间适当的提问,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他们的学习情况,如果出现跟不上的情景要及时帮助学生解答,尽快的帮助他们跟上课程。

  (三)开展情景化教学

  语文教学当中学生接触到的往往是语言的描述偏多,这对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情境化教学能够直观地展示出语文教材中的内容,融合多媒体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文章打造不同的语文课堂内容。多媒体技术通过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不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丰富小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融入到课堂当中,更轻松地学到知识。比如,在学习《精卫填海》一文时,教师可以提前截取动画片当中有关此文的片段,在课上讲解之时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丰富了教学资源的同时拉近文章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一边观看教师一边讲解或者提问,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优化教学。

  结束语:总之,在信息化的时代,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课程,调动课堂氛围、丰富学生知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让多媒体技术成为了教师的教学工具,增加了教学手段、减轻教师课上的教学压力、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蒲亚兰.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2,24(15):179-181.

  [2]高建花.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资源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1,23(24):168-169.

  [3]李伟.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交际,2021(22):182-184.

  [4]周农学.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 2020,6(04):136+138.

  [5]张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5):104-105.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