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策略研究

  • 来源:时代教育
  • 关键字: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 发布时间:2023-01-12 20:51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深入挖掘,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语文学习,提高课堂的效率,这样教师就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成就更高效的课堂。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使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课堂上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由发挥,教师要注重的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全身心地参与进来,这样才能够打造更高效的课堂。

  引言

  在新课标落实的过程中,语文的教学课堂中出现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形式,如课堂翻转、情境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活动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回归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上,不断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表达力,从而帮助学生高效吸收课堂语文知识,学会高效提问技巧,自主研读语文教材的能力,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因此,本文就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容易忽视学生的认知特点。新课改虽然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学习行为,但是同时也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线教师依然是设计教学计划、调控教学目标等教学要素的主导者,如果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并不符合学情,那么是很难真正解放学生的。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初中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很少考虑学情特点,存在目标难度过低或过高的现实问题,而这也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难以真正改变师生关系与互动形式,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其次,应试色彩浓重。初中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往往只关注应试内容,并未真正开发、整合丰富的课程资源,严重影响着语文学科素养改革活动的落实。正因如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会一五一十地讲解语文知识,也会布置大量作业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这难以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无法促使学生自主建构语文知识。

  二、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意义

  学生自小学升入初中,课程难度提高,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小学的课堂氛围相对轻松活跃,课程的难度也比较低,学生会在学习中感到比较轻松。而进入初中后,课程难度明显增加,加之进入了新的环境,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容易在学习上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能够轻松地学习语文,在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增加,就需要改变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而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正起到了这一作用。语文学科相较于其他学科来说,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好语文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建设,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所以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策略

  (一)激发学生对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习惯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这也是激发学生对语文这一学科产生兴趣的起源。对初中生来说,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避免不少麻烦,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新知识,能够更加轻松地去系统化学习,还能够使学生锻炼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长时间的自主学习,学生无论是从认知上还是从学习理解方面都要比自主学习能力差的学生要占优势得多,而养成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并反复地磨炼自己的行为习惯才能够达到。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当中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高效教学,通过八年级下册中《最后一次演讲》一课来进行拓展衍生教学内容,首先对这一课文进行讲解,其次组织演讲活动,积极组织学生们参与到活动当中来,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创设多种教学情境

  高效教学课堂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深刻情感体验,从而关注当下的人生与社会,培养独特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将人文性的精神贯穿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而不仅仅是以走马灯的方式去阅读。因此,创设多种的教学情境则更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训练学生对于不同场景的适应力。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朱自清《背影》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网络中关于父亲背影的片段,让学生根据这一片段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编写好自己的小剧本进行小组汇报表演,在表演后教师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悟,并将这些感悟与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做出比较,从而提升学生对本节课程的领悟力。

  (三)提升课堂提问与互动频率

  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思维始终处于较活跃的状态,既可以避免学生在课堂上心不在焉,又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思考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提升学习效果。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对学生思维的开发试做一项长期规划,于课堂导入、课上授课以及课后反思环节分别设计启发性、层递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学习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思考与探究习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用合理安排课堂提问与互动频率,掌握课堂提问技巧,避免为学生带来过度的压力。比如,关于课堂问题的设计,教师应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和学生知识水准、文章的创作背景、艺术风格等,设计难度系数居中但又具有较强引导性的问题,便于学生自主思考;而关于课堂提问对象的选择,教师需根据问题的难度选择不同学习水平的同学作答,既要确保每名学生都有课堂参与感,也要尽可能避免学生因回答不出问题而产生窘迫感,确保不同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四)及时总结,课尾的有效教学

  初中语文的高效课堂没有束缚学生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而是给予学生更多自我表现的机会,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给予合适的评价,促使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因此,展示与评价都属于高效课堂构建不能缺失的部分。首先,注重重点展示,关注效果。展示并非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因此,并非所有的内容都要应用该方法,只有将课堂上需解决的内容实施展示即可。展示还需关注到内容,即需将学生的想法以及心得体会都呈现给学生,并呈现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方法。学生都存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不同的学生在完成相同任务的时候,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水平。语文教师再对其开展评价时,需根据学生的进步,调动学生的成就感与自信心,以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语文教师在评价时需给予学生随机鼓励,呈现制定的纪律,以促使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个体的展示。学生在展示的过程当中,其他的学生需保持安静,愿意倾听,不能随便打断他人的讲解。在完成展示后,其他的学生可依据学生呈现的内容实施补充或者提出不同的见解,通过明确且有效的成果展示才能确保课堂的高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构建需要语文教师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通过多样化教学促进教学内容趣味性的挖掘,以增强课堂上教学内容的吸引力。以此为基础,教师需注重和学生积极互动,创设激励性、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实现学生思维活跃的同时,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康淑娟.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科技资讯,2020(25):106-107+110.

  [2]黄子英.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22-23.

  [3]齐雅萍.教学案例撰写探析——以初中语文学科为例[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0(4):18-20.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