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研究

  • 来源:时代教育
  • 关键字:学科大概念,初中语文,单元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1-12 20:49

  摘要:在新一轮教育深化改革背景下,任务式学习、倡导“理解为先”的“大概念”教学等先进理念不断渗透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单元各个模块之间的有机联系,对单元教学进行科学设计,关注情境化的知识习得和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本文围绕学科大概念指引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展开了探析。

  随着教学实践探索的深入,传统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设计逐渐显现其弊端,这类设计割裂了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与整体性,呈现给学生的知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而缺乏系统把握。因此,从整体着眼的学科大概念备受关注,在此观念引领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教材,对基于语文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展开积极探索。

  一、语文学科大概念内涵

  “学科大概念”包括学科核心内容、教学核心任务等能够体现学科核心思想与本质的概念。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大概念主要指“语言”“思维”等内容,通过语文学科大概念将零散语文知识点联结起来,设置各种各样的语言文字应用情境,并引导学生在其中进行核心概念的运用与迁移。初中语文教师以大概念引领单元教学设计,在此基础上展开一系列语文教学实践活动,打破了传统“单篇文章”讲读的惯性思维,把握单元内各篇文章的本质联系,在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确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并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任务做出规划[1]。在课堂教学实践中,通过单元预习、课内精读、组文阅读、主题写作等课例,在一节课中,统摄多篇文章,集中解决某一类共性问题,不仅能够节省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同时还有利于梳理单元教学框架,大幅提高学习效率。

  要确保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效果,就必须以大概念为引领,传统单元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因课时为单位教学而导致知识碎片化”,必须客观认识到,无论有何种教学目标和理念开展单元教学设计,知识整合和重组后,都需要以“课”为单位进行组织,要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知识碎片化问题,并不是延长教学设计的时间,而是要把握好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看到知识背后的“大概念”,围绕大概念组织教学。

  二、学科大概念引领下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一)根据教材明确“学科大概念”

  在以学科大概念引领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之前,教师对于语文学科大概念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语文学科与物理、数学等关注理性思维和科学事实的学科不同,它是一门非常具有人文情怀的学科,知识的呈现缺乏完整性,再加上我国传统语言文字本身就就有“意会” 特征,因此大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从单元设计这个角度来看,学科大概念要从微观的视角去理解,重视语文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把握学科内部知识架构,基于语文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提炼。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单元导读中明确提出:“学习本单元要学会梳理小说情节,试着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人物形象并把握小说主题”,由此可见,这一单元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小说,小说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以及鲜活的人物形象,多样的表现手法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重点[2]。因此,教师在教学本单元时,便可以将学科大概念设定为“从品读小说中把握小说的思想内涵及写作艺术”,实际上就是对单元学习主题的提炼概括。除了单元导读以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以及教参所指向的维度来合理确定学科大概念。

  (二)围绕学习预期科学设计问题

  结合单元教学主题确定学科大概念内涵以后,需要围绕学习预期科学设计问题,以实现在单元教学设计中贯彻学科大概念。因为语文学科各个单元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庞杂,对于学生而言学科大概念的内涵比较抽象,教师通过提出基本问题,既有利于明确特定学习主题下的单元内容,同时又有利于建构其知识之间的关联性,便于学生学习和迁移。就单元教学设计而言,语文教师在提出基本问题时,需要考虑两方面因素:第一,需紧紧围绕语文学科大概念,引发学生对于单元内容的思考与探究,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和语文学科思维,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与迁移能力。如针对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师在把握学科大概念以及单元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可提出如下的基本问题:1. 在阅读本单元小说文本的基础上,把握小说的写作要素;2.结合生活体验,体会作者在小说中所表达的思想内涵与情感;3.尝试以小说的人物刻画、情节描写方式,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这几个问题以本单元学科大概念为核心,层层递进,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第二,设计基本问题,要关注预期学习效果的达成。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实际需要,针对单元学习建立起清晰的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展开学习实践活动。语文教师要充分围绕单元设计,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

  (三)围绕主题情境开展单元设计

  教师在进行单元设计时,要为学生创设相应的主题学习情境,其目的是为了延伸课堂教学视野,打破语文学习的时间及空间限制,在语文学科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本单元的小说实际上都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体验之中,才会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3]。语文教师要结合单元主题、学科大概念以及学生的生活经历去进行主题学习情境的创设,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参与丰富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如设计“学习小说的人物刻画艺术”的任务,具体可包括以下子任务:找出小说中有关人物外貌心理活动等的重点语句;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人物形象塑造的目的;小组讨论交流作者这样刻画人物的好处,等等。围绕主题学习情境来展开单元设计,有利于所有学习任务都围绕既定目标展开。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单篇教学的零散模式,以一个单元的学习主题为目标,整合提炼大概念,并以此为指引,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学科大概念的指导下,初中语文单元设计基于整体出发,建构起了系统化的教学框架和流程,能够使教学任务设置与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科学合理,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发挥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黄海兵,周小友,谢雁琴. 基于大概念统整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构想——以统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学习单元为例[J]. 空中美语,2022 (2):106-109.

  [2]裴颖.大概念统摄下的大单元教学探赜[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2(11):46-48.

  [3]吴晓燕.大单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自学指导中的应用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18):71-7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