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 来源:时代教育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新课程,初中语文,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1-12 20:50
摘要:本文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列举相应的教学策略,包括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积极践行人生观教育等三点。期望本文能够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作用。
引言:
在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理念与方法,相较于过去有了明显的变化,为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不再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性目标,在新课改的号召下,教师应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此为基准,设计优质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平衡发展。
一、彰显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的主动学习
新课改高度肯定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的教学理念,倡导广大教师多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学生赋予更多的学习主动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语文学习[1]。为达到上述教学效果,教师在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活动时,应秉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成长状况,设计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参与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平衡发展。
举例而言,在教学《爱莲说》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在课堂活动设计阶段,仔细思考应如何借助课堂活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怎样的问题,才能够增强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知,使学生形成具体的学习体验、对莲花的品格习性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最终高效达成学习目标。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采取如下教学策略:首先可提问学生:作者是从哪些角度出发,描写莲花这一植物的?之后教师可再提问学生这一问题: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将人比作某一事物来写作,本文中,作者将莲花比作了什么?在唤起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索后,教师可进一步抛出下一个问题:莲花是一个较为客观的自然生物,作者在本文中,为其赋予了怎样的品质?这说明莲花有着怎样的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读课文,组织好自己的语言,完成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形成对这篇课文的共识。在课堂的末尾,教师可引导学生走到讲台上来,对自己的探究所获给予集中展示,面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在学习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获得了怎样的收获,学生经自主学习,基本都能在文章主旨上达成如下共识:作者使用托物言志的方式描写了莲花的高洁,表达了自己对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的向往。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设计,十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很有帮助,与新课改的要求相一致。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热情
新课改反对教师沿用“应试教育”下,传统、单一、落后的教学方式教育学生,但并不否定使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相反,判断新课改实施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学生的语文成绩是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因为这反映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成长[2]。目前看来,初中生的语文成绩之所以长期得不到提升,与教师使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有着一定的关系,单一、落后的教学手段,常使得学生无法针对语文学科,形成长远的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为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切实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教师在平时应当不断丰富语文教学的理念与模式,使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学科为自己带来的成就感与满足感。
以对《关雎》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致的高低,在课堂活动开始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自主感知诗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诗篇通过怎样的诗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为学生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索:诗歌中的主人公喜欢的是怎样的女子,这体现了古人有着怎样的择偶标准?这首诗篇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学生经阅读,不难看出诗歌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表达了古代人的择偶观念,之后“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又表达了作者对女子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为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对比性学习,分析古今爱情诗歌有着怎样的异同点,让学生感受古往今来,人们是如何使用诗歌,抒发纯真质朴的情感的,引导学生讲讲自己对此类诗篇的看法,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积极践行人生观教育
新课程强调,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成长发展,让学生能够在初中阶段内,实现个人的健康成长,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应重视为学生传授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还应重视为学生给予有效的人生观教育,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中收录的文质兼美的文章,针对一些事物、现象形成正确的看法,这对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品格很有裨益。目前看来,初中语文教材选录的作品,大多是一些十分规范的汉语言文学作品,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很多作品都关乎自然、社会与人生,对尚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而言有着极高的品读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应用这些文章,指导学生形成主动观察自然、感悟人生、适应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优良的个人品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开展上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针对作品中的德育元素做好挖掘与拓展,尽可能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形成丰富的个人感悟,增强学生对作者创作背景、借助文章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人生哲理的理解,扩充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语文教师必须完善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致的驱使下,潜移默化地完成对相关语文知识的探究,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乾乾,袁相可. 试论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C]//.2022 教育教学探究网络论坛论文集(一).[出版者不详], 2022:259-261.
[2]陈静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2(1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