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 来源:时代教育
  • 关键字: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1-12 20:46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教学理念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与初中相比,教学内容的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方法也要更加深入,高中老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来指导学生,而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阅读深度的培养,使其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前言:阅读的深度,决定着他们的思考方式。高中阶段所接触到的大量优秀的阅读文本都是课内指定的,所以,在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高中语文的阅读教学出现了表层化的特征,使得课堂阅读流于表面,很难真正达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深度阅读是一种以浅阅读为基础的相对学习概念,它强调学生从文本的表面逐步加深,从而获得更深层的理解。为此,高中教师必须在语文阅读教学上进行改革,以改进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模式化、表面化和形式化的不良现象,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提高。

  一、高中语文学生深度阅读的现状

  1.缺乏语感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往往以速度为先,这会影响到阅读过程中的阅读语感。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语感过于刻板、生硬。而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义,同时也可以通过与上下文的联系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如果学生在面对较难的阅读文章时,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感,就很难理解。因此,掌握好的语感非常关键。

  2.单向解读

  对于不同的文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是作者,在不同的时期也回自己的作品有不同的理解。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片面的现象,对文章的理解也都停留在表面。比如,在解读一个角色的过程中,他们只能对角色进行最简单的理解,却不能深入地剖析角色本身所存在的意义,也就导致学生不能深入地理解文章内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深度阅读的习惯。

  二、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深度阅读的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语感的形成

  在课堂教学上,高中语文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帮助他们完成深度的练习,在具体的课堂上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语感示范,使他们在读的同时能加入到故事之中,以此巩固对文字的认识,之后才能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自己的训练。在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中,通过语感的训练可以增强他们对文章的认知,提高他们对汉字的认识、领悟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语文能力。例如,在进行《家》的阅读时时,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对当时我国封建腐朽落后思想的深刻抨击,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把作者对旧社会的腐败和对历史的批判,以及对小说中的人物性格的描写,带有个人感特色地读出来,让学生能在老师富有语感的朗读下,更加清晰且直观地感受到作者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感受到旧社会的腐朽观念和所造就的人物性格特征,在旧的时代背景下,作品中的人物角色所遭受的残害,以及他们做出的反抗,都可以用语调表达,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其创作意图。

  2.与文章内容进行深度对话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改革思想,它在阅读教学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在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时,老师会有意或无意地给予学生一定的暗示,期望他们能根据自己的预设来回答问题,却无法掌握课堂的精彩生成;比如,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偶尔会有一些灵光一闪,但老师并没有及时抓住、组织和引导全班同学进行深入的交流,只为了一个“既定答案”而忽略了他们的精彩表现。以《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为例,在课堂上的角色分析,通过学生与学生,或者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从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来分析她的机智、狡猾、心计、八面玲珑、伶牙俐齿等人物特色。然而,阅读对话不应止于此,而应该进一步深化,激发学生的思维,超越课文之外的思维,形成个性化的、多元化的观点。其中一位同学解释道: “王熙凤以一种放荡不羁的姿态出现在书中,王熙凤的言行举止全无半点大家闺秀的风度,甚至被贾母称为“泼皮破落户”,据说她连个字都不认识,估计也是因为她的家世。贾家和史家是官家,王家和薛家是商人,商人的天性就是不拘小节,所以王熙凤的反应并不奇怪。” 从这位同学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思维明显变得更加深刻,更加开阔。

  3.开展课外深度阅读活动

  阅读的最大作用是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发散思维。在阅读教学中,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主动地进入,从书本中窥探到整个世界,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和积极的情绪。但是,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将课堂内外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并且让学生发现课文中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将新旧知识进行联系起来,使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此扩大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比如《边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闲暇之余阅读《边城》的全本小说,并就下列问题写一篇读书报告:作者笔下的农村,犹如世外桃源,这与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相吻合吗?既然边城的百姓都是天真无邪的,翠翠也是个清心寡欲之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悲剧?沈从文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散文性为主要特征,概括了他的风格特点。接下来,围绕阅读报告为中心,仔细地读,把所有细节都结合起来,取得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朗读,并组织读书会,以显示小组的阅读成效,并选出最佳团体,以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到文章中去,感受到作品的内在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因在阅读中存在着诸如知识和能力表层化、阅读内容与方法单一、阅读效率与效果低下等问题,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合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来建构阅读教学的新模式。深度阅读教学是顺应时代要求,以立德树人为基本使命,以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育思想与方法,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将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芳.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20(22): 121-122.

  [2]陶文健.浅谈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课外语文,2020(03):95-9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