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多样化教学模式分析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教学流程,多样化教学创新,多媒体设备
  • 发布时间:2023-07-28 13:49

  马兆霖

  济宁学院体育学院

  摘 要: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体育课程开展方式缺乏新意,教学流程制式化;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性,学生收获较少。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围绕学生感兴趣体育活动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活动;正确运用多媒体设备,针对特定体育动作深度解析等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多样化教学模式创新思路,希望为中学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育;专业性;教学流程;多样化教学创新;多媒体设备

  引 言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不应该仅仅作为一句标语、口号,而是应该成为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在当前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深度不足,缺乏新意,导致中学体育课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不利。基于此,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应该主动进行多样化创新,发挥原有的作用。

  1. 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存在问题简析

  1.1 体育课程开展方式缺乏新意,教学流程制式化。当前,我国中学体育课程开展方式较为固定,整体缺乏创新,导致很多学生对体育课的唯一期待便是“能够暂时离开教室并自由活动”[1]。具体来说,我国大多数中学的体育课开展过程是:①体育教师要求学生围绕操场跑1 ~ 2 圈,用于热身;②活动身体各处关节、拉伸韧带;③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如做广播体操等。完成上述基本流程后,体育课一般会剩余半堂课左右时间,教师提出“不允许离开运动场地”等要求后,便宣布解散,此后学生可以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最后集合下课。一般而言,中学男生会三五成群打篮球、乒乓球;女生们则是聚集聊天或者打羽毛球等。总体而言,这种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固化,导致无法实现深层次体育教学目标。

  1.2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缺乏专业性,学生收获较少。上文提到的“深层次体育教学目标”是指:体育教师应该向学生传授正确、专业的体育运动动作和技巧,并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还有塑造学生的认知观念。其中的考量在于:现阶段,我国职业体育发展得如火如荼,但很多人观看体育赛事的目的并不纯粹。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很多人在观看体育比赛时充满“戾气”。对运动员和体育工作者的谩骂侮辱在现实中和网络里此起彼伏。学生们的思想正处于形成阶段很容易出现跟风从众,大量不良思想的灌输和缺乏正确思想的引导,导致学生没有形成对体育竞技正确道德观忽视了体育的精神和过程。基于此,如果从中学阶段开始,体育教师便设定长远体育教学目标,将一些专业性的体育知识、体育规律教授给学生,同时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传播积极的体育精神,这样既可以彰显自身的专业性,又可以使学生收获良多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对良好体育社会风气、氛围的形成也能够提供很大的助益。

  2. 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多样化教学模式创新分析

  2.1 围绕学生感兴趣体育活动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对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多样化创新”并不是一件难以办到的事。体育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围绕一些常用的动作技巧,从训练、运用等方面着手向学生讲解,可有效提高中学体育课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最终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2]。以篮球运动为例。这项运动在我国中学校园的火热程度数一数二,深受学生喜爱。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有一些中学生从小便接触篮球,参与篮球运动时动作比较标准,肢体发力方式正确,属于“篮球打得好”的学生。还有一些学生起步较晚,动作略显僵硬甚至笨拙,很难深度参与篮球活动。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设计了帮助这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短时间内融入篮球团体的课程,比如规则讲解“向学生讲解哪些篮球动作容易导致自己或他人受伤”的危险动作和犯规动作。篮球是一项充满对抗性的运动,“碰撞”在很多时候难以避免,容易造成伤病,这是任何人都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基于此,笔者向学生传授的“避免受伤”的篮球知识是:讲解简单规则,例如,阻挡犯规、拉人推人、侵犯圆柱体以及进攻犯规等常见的犯规危险动作,让学生们了解基本规则。还有要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尽量“正面对抗”,不要从侧向、背向向其他人发力。因为如果从背面冲击他人时,前方之人由于很难感知后方出现了什么情况,故很难提前做好准备,容易增加受伤几率。如果从侧向冲击他人,那么人体的躯干的侧方位为薄弱区,肢体(主要是下肢)的侧向分布韧带、软骨,故正向冲撞,可能只是“硬性疼痛”,不会造成结构性损伤,休息一会儿,等到痛感消失后便无问题。如果是侧向冲撞,造成韧带及软骨损伤,则很有可能是十分严重的伤病。总之,向学生介绍这些知识,整体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能够彰显体育教学的专业性,同时有规则的竞技娱乐中更能带动学生兴趣。

  2.2 正确运用多媒体设备,针对特定体育动作深度解析。中学体育教师应该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上转变,正确运用多媒体设备,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特定体育动作进行深度解析。以篮球运动为例。很多中学男生喜欢看NBA、CBA 篮球比赛,学生们也有自己喜爱的篮球巨星。这些学生在日常打篮球的过程中,经常会模拟其喜欢球星的招牌动作。问题在于,这些学生“只得其形,未得其理”,看似将动作做得像模像样,但由于对身体的控制方式、身体不同位置的发力方式均缺乏正确性。比如很多学生认为“后撤步后仰跳投” 非常“帅”,故纷纷模拟,时间长了之后,部分学生年纪轻轻便出现腰肌劳损问题。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在于:专业运动员完成动作时,身体在电光石火之间的主要发力区域是不同的。如后仰起跳的过程中,双腿依次发力腰腹核心支撑动作稳定,最后伸臂压腕完成投篮。而很多学生模拟上述动作时,只管后撤,用腰腹和手臂发力将球投出,不会正确使用腰腹力量,会导致身体核心区缺乏力度控制,造成伤病隐患。将这些内容采用多媒体视频分解的方式向学生解析,设计对应的教学步骤让学生学习,不仅能预防伤病,还能让更多想参与篮球运动但是水平不高的同学提升技能水平,激发更多学生的积极性。多样化的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不应该只在传统方式上变革,更要与时俱进。

  结 语

  综上所述,体育教育教学的核心作用是,帮助学生了解正确参与各类体育活动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热爱体育活动。但当前的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开展模式长期未能与时俱进,形式较为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中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需要多样化创新,依据实际情况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  张杰. 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究[J]. 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15):77-78.

  [2]  马叶超. 中学体育教育教学多样化教学模式探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06):142-143.

  作者简介:姓名:马兆霖;性别男;出生年月20000318;籍贯(具体到市)山东省济南市;民族回族;最高学历本科;目前职称无;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育。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