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求视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 发布时间:2023-07-28 13:52

  徐丽苹

  湖南城市学院

  摘 要: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需要从技能教育、文化教育、体能教育、心理健康等多个领域来着手和发力。特别是在复杂的发展形势下,在多样化文化以及互联网资讯的渗透下,在就业与生活压力的影响下,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影响身心健康已经十分普遍的现象。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并积极从学生需求视角下来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提升,来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与生活之中。

  关键词:学生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前 言

  在新时期背景下,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技术的革新,大大方便学生的生活,同时也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质量。不过,大环境的改变,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也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从学生的需求视角出发,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加以引导,构建更为科学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改革创新,发挥心理课程的积极作用,来促进学生的自我改变与提升,促进学生更加地健康的成长,更好地提升。下面就立足学生需求视角下,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策略进行简单阐述,以供参考。

  1.做好资料收集,了解学生心理情况

  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不同于文化课程,也不同于专业实践课程。要实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形成积极的干预与影响作用。就需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作为独立的个体,大学生尚处于青春期,而且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综合能力上的缺失,对学业、对事业、对生活方面的困惑较多,以及在情感上、在人际关系方面可能存在着困扰。再加上家庭环境、社会氛围、多样化文化以及互联网信息等多方面的影响,从而导致了高校的学生可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当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梳理与干预,就会由于情绪堆积而形成心理问题,部分学生因此而表现出敏感、抑郁、焦躁等不同形式的心理问题现象,这些问题会进一步的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所以说,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同,所生长的环境,背景也不同,在心理承受能力、自我疏导能力方面也存在相应的差异。所以,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就需要更细致的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样才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表现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因此,资料的收集就显得十分关键,通过资料收集才能够更具体的了解到学生的心理问题情况,结合情况特点来合理的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进行有效干预。资料的收集可以运用多种路径,包括学生的主动咨询、问询,包括利用线上线下的调查形式,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具体的心理问题情形与危机程度,通过资料收集为下一步的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打好基础。

  2.结合学生情况,科学组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

  要促进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从学生需求视角出发来组织教学活动,是十分重要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上,要结合前期的资料收集,以及对学生心理状态的评估报告,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改革方案,同时充分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合理性与针对性。科学性是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方式与方法要符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性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时的环境、人数以及时间上要匹配心理辅导的要求;针对性是指能够对学生相应的心理问题产生针对性的干预作用。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方案的制定上,着重于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的形式,比如,采取座谈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或是游戏化的心理辅导。通常来说,基于大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特征,多是采取游戏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容易收获良好的辅导效果,因为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投入,容易放下心理负担与防备。当然,为了获得更好的游戏化心理健康教育成果,要合理的确定人数,确保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参与的学生,对大家形成良好的启发。此外,对于时间,地点的选择上,要兼顾学生的课程安排。通过方案制定,活动实施的科学性来更好的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成果。

  3.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进行效果评价 v高校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各不相同,不良情绪的表现特征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设计与实施上,不同的侧重点,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作用可能出现差异。为了进一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作用,就需要对每一次的教育活动、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进行及时的总结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来形成咨询总结,梳理不同心理问题的有效干预方法,切实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更好的走出心理认知误区和情绪误区,以更积极的态度、更坚定的信念投入到具体的生活与学习中。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环境、适应环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抗压能力、自我排解与优化能力。如此一来,可以让学生对负面心理问题形成有效抵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心理健康教师要结合当前高校学生的不同心理问题和现象,合理运用心理健康教学方法以及疗愈方法,来帮助学生疏解不良情绪,强化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苏锦清, 王长丽, 宾晓芸, 银联飞. 学生发展视角下基于O2O 模式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2022,8(21):104-107.

  [2]  孟飞, 陈敏, 石秋实, 陈曦. 心理健康教育需求视角下连云港地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J]. 循证护理,2022,8(19):2632-2636.

  [3]  魏敏.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机制——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5(12):19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