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教学视域下高中地理融合式教学模式建构探讨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融合式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7-29 11:39

  陈会芸

  河南省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

  摘 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核心素养成了高中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而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则成了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深度教学是引导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建立动态学习过程,建立完整知识系统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在深度教学视角下,地理教学还需要引进融合教学的理念,实现精准化、个性化的教学,进一步促成深度学习,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主要围绕高中地理教学展开论述,探讨深度教学视角下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地理;深度教学;融合式教学

  目前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成了教育领域发展的主要趋向,将线上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融合,进一步拓展教育发展空间,拓展在线教学资源,调整教学方法和思路,从而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合理运用和开发信息技术及信息化资源,明确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在线上教学+ 传统教学的融合模式下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与缺失,明确教学逻辑与思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一、深度教学与融合式教学模式

  (一)深度教学。深度教学大致可以氛围三个维度、两条主线、一个落实。其中三个维度包含了知识构建、思维品质提升、价值观培养。知识构建便是将新的地理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联系,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新旧知识的整合与关联是建立知识结构系统的关键,包括知识体系与学科思想方法等;思维品质则是学生经过不断地学习和讨论,形成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高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从低阶思维转入到高阶思维,而思维训练的过程就要通过解决问题来培养思维的逻辑性;价值观培养便是透过知识的表象,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在知识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反思,形成独属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建立有利于个体发展的自我意识和精神。两条主线则是将知识体系构建为明线,以价值观培养为暗线的教育模式。一个落实指的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深度学习视角下,开展的教学活动应当将核心素养作为目标,以知识体系建设为明线,以价值观培养为暗线,以思维进阶为方法,实现知识体系的深度建设,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系统性思维、个性化思维等,让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学科思想,掌握学科方法,培养核心素养等,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

  (二)融合式教学模式。融合式教学模式指的是整合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教学技术等,将教师的深度教学与学生的深度学习联系在一起,包括线上情境驱动与问题发现、线上线下融合性的分层教学,以及线上分层拓展等。利用教学资源与技术的融合,让学生在深度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高认知水平,并通过教学资源的融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学情进行智慧分层和个性化指导等,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深度学习下高中地理融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运用网络教学资源,创设地理情境。教学情境是目前各学科教学广泛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就要联系到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不同层次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互联网+ 教育”的大环境下,情境的创设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化教育资源,创设更加灵活,融合各类教学资源的地理学科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而情境创设能够融合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例如CCTV、bilibili、中国新闻网、中国国家地理等网站或节目资源,通过资源的收集、整合、剪辑等成为情境课件。如在教学“喀斯特地貌”部分时,可以选择 CCTV 频道的纪录片《坐着高铁看中国——贵广高铁》的片段,提供多媒体情境课件,借助我国的高铁线路将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地理信息串联起来,加深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知识认知,反映出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

  (二)发现问题,提炼问题。在深度学习视野下,高中地理教学需要将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探索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归纳与迁移的思维品质。在为学生提供地理情境的基础上,需要引导学生提炼情境中展现出来的地理概念,分析地理概念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核心问题,例如“地质地貌环境对于城市的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在上述情境创设中,学生观看纪录片时很容易就能联想到这类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思考地理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与创新意识。之后可以围绕这一问题继续设计问题链和课堂活动,例如带领学生分析喀斯特地貌为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等多方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引导学生借助综合分析法来分析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因素,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维。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图文资料信息,让学生在地理图文资料中进行信息的整合与提取,针对人与自然的复合系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在学生了解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背景的同时进行问题分析,再设计层次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够培养需而生的策略性思维。

  (三)知识构建,实现深度学习。知识的本质是事物与信息的认知和描述所形成的经验与技能,所以知识构建需要关注符号知识体系的学习与掌握,也要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方法,了解符号知识背后的客观规律与情感价值,掌握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性的学习方法和学科思想。仍以“喀斯特地貌”部分为例,地貌、自然灾害、人口分布、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等概念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本课时教学的重点就是喀斯特地貌的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喀斯特地貌对于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等,所以在知识构建中应当体现出区域的整体性与关联性。对此可以创设一个讨论主题,也就是“我国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绿色协调发展”并且引进绿色协调发展的概念,以绿色发展模式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丰收”,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在这一主题下,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以及创新意识,将地理地貌知识与人类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以点带面”掌握区域发展原则,包括因地制宜原则、人地协调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等[3]。

  结束语

  在深度教学视域下,融合式教学模式需要考虑教育资源与教育技术的融合,这也要求教学工具与环境也要做到与时俱进。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习需求,立足信息技术和资源构建来创设融合式教学,整合教学资源,运用智慧动态分层技术等,提高教学的层次性与互动性,拓展地理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参考文献

  [1]  张一林, 李俊峰. 深度教学视域下高中地理融合式教学模式建构[J]. 地理教学,2023(07):24-30.

  [2]  朱龙, 付道明.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融合式教学的价值意蕴与发展路向[J]. 现代教育技术,2022,32(10):26-33.

  [3]  姜君轶.“双新”背景下的高中地理跨学科融合式教学实践—— 以“脱贫攻坚乘风而行”为主题[J]. 地理教学,2022(08):43-45+8.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