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运用
- 来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学语文,特殊教育,游戏化教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07-29 11:47
柳晓娟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阿里河民族特殊教育学校
摘 要:与普通教育面向学生相比,特殊教育面向学生存在一定特殊性。因此,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达到预期语文学科教学效果。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章建议结合游戏化教学手段,从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本位、创新设计游戏内容等方面入手,改善语文教学模式,开启全新的特殊教育篇章。
关键词:小学语文;特殊教育;游戏化教学
引 言
在全民教育背景下,我国开始重视身体、心理有缺陷学生的教育工作。而在面对该部分学生时,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安排,需要教师选择科学的措施,在高度尊重学生特殊性、差异性的前提下,落实游戏化教学活动。
1 价值审视: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之必然
通常来讲,特殊教育学生存在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沟通交流等方面的差异。具体来说,有的学生无法参与运动量大的活动,但四肢健全,动作协调,柔韧性好;有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但学习能力受限;还有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很难进行交流和互动[1]。因此,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时,为了激发以上学生的学习潜能,有效补偿学生的学习缺陷,提高学生自信心,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理念,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游戏化教学措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融入游戏元素和游戏机制。即设置以传播知识为目标,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基本原则,配合互动、有趣的教育游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专注力。
2 实践运用: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之路径
文章不局限于传统的游戏化教学方式,而是选择立足于教育数字化、教育信息化维度,分析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智能技术、互动技术针对特殊教育小学生群体实施游戏化教学,希望可以最大限度激发7~12 岁特殊儿童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培养该部分学生群体语文学科素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目标。
2.1 转变观念,转变心态
特殊教育学生群体多指患有唐氏综合症、智力残疾、自闭症及多重残疾等疾病的儿童,他们基本表现出了反应迟钝、沟通能力差等特点[2]。所以,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期间,难免会增加教学难度。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教学难度,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文章建议教师可设置参与感较强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活跃性。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遵从平等性原则,通过践行“蹲下来”“走进去”的观念,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具体来说,教师需从两个方面入手,完善课前导入环节:其一,转变观念,转变心态,调整根深蒂固的“教师主位”思想,不断学习前沿的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其二,抛开“师尊”固有思维,立足于特殊学生角度去观察和思考,真正走进特殊儿童的生活,倾听他们的内心世界,运用他们感兴趣的方式和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教育[3]。例如,对于听觉障碍的学生来说,教师可在课前导入环节,通过设计可视化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即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以图片的形式向学生传递游戏内容、游戏规则,让学生成为游戏的践行者。
2.2 转变位置,学生“中心”
结合多项科学研究,得出“儿童是好奇的,是喜欢探究的”的这一结论。但多数小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厌学”现象,尤其是特殊教育学生群体,该部分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可能会存在“表面化学习”“敷衍式学习”的极端问题。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规范化”、“标准化”的课堂生态,要求学生“正襟危坐”、“洗耳恭听”,而特殊教育范畴中很多学生无法长时间保持专注,自然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对此,文章建议教师可设置竞争性游戏活动,通过挖掘学生的竞争天性,以竞赛活动为教学突破口,把语文知识融合进竞赛游戏里面。例如,可以结合学生“特殊”的差异性,通过设置书法比赛、绘画比赛等游戏,鼓励学生自主掌控游戏参与过程,并配合设置游戏闯关形式,在由易到难的游戏关卡中融合语文知识,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高效率进行知识“所学”到“所用”的转换。
2.3 设计游戏,重视创新
通过研究认知发展理论可知,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能力,整体处在具体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阶段[4]。并且,游戏化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大脑的反应能力,促进大脑和四肢的协调。所以,在教育数字化发展时期,为了保证语文学科教学质效,保证提升特殊学生群体的核心素养,就需要通过设计创意课程,融合趣味性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智力残疾的学生智力发育迟缓,对外界事物与声音存在反应迟钝的现象,不具备较好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但他们的运动能力较好。所以,教师可根据他们喜爱运动的特点,在语文古诗教学环节,融入传统的文化元素和体育运动,即通过设计体育游戏学习课程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沉浸感和代入感,并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美育知识和体育知识。
2.4 情境创设,加深体验
在小学教学阶段,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特殊群体学生难以直观理解。再加上课堂教学缺乏体验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学科教学效果。因此,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式、沉浸式学习场景的方式,让学生虚拟进入奇幻的教育场景参与知识的学习和体验。例如,在讲解古诗词内容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音频,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刺激下,掌握相关内容。随后,教师可模拟成语接龙情境,有目的地带领学生进行古诗词接力,让学生在重复古诗词的过程中,进行深入的记忆与探索,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结 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已然成为小学阶段的主要趋势,尤其是对于特殊教育来说,在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大环境中,为保证学生掌握基本语文知识,有必要融合语文教育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互动技术。即教师需利用游戏化教学措施,创设情景式、沉浸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趣味化的教学氛围中,高质量、高效率进行学习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玮玮. 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智力,2023,(05):88-91.
[2] 马桂玲. 对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J]. 新课程,2022,(35):154-156.
[3] 黄伶俐. 特殊教育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运用[A].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 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C].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 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322-327.
[4] 简姗兰. 如何提升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效果[J]. 新课程,2021,(4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