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 来源:教育学文摘
  • 关键字:小学,数学,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8-18 12:09

  吴兰芬

  (广西百色市田林县第二小学533300)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9-7406(2023)7-006-02

  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创新,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创新是无限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创设一个主动发展、主动探究的氛围,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的。就此,笔者就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唤起思维欲望,激活学生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是改善学习效果的第一步。激发求知欲望即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又是学生发散性思维培养的基础与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认知、学习期待以及学习特点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其对知识的渴求,诱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从而让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去探究、质疑、析疑或解疑,以达到训练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目的。

  二、诱导乐于求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赞可夫说过:“凡是没有发自内心求知欲和兴趣的东西,是很容易从记忆中挥发掉的”。赞可夫这句话说明了发散思维能力的形成需要以乐于求异的心理倾向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善于选择具体题例,创设问题情境,精细地诱导学生的求异意识。对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出现的求异因素要及时予以肯定和热情表扬,使学生真切体验到自己求异成果的价值。对于学生欲寻异解而不能时,教师则要细心点拨、潜心诱导,帮助他们获得成功,使学生渐渐生成自觉的求异意识,并日渐发展为稳定的心理倾向,在面临具体问题时,就会能动地作出 “还有另解吗?”“试试看,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一下!”的求异思考。事实证明,只有在这种心理倾向驱使下,那些相关的基础知识、解题经验才会处于特别活跃的状态,也才可能对题中数量作出各种不同形式的重组,逐步形成发散思维能力。

  三、诱导变通,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变通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要对问题实行变通,只有在摆脱习惯性思考方式的束缚,不受固定模式的制约以后才能实现。因此,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一般方法后,要注意诱导学生离开原有思维轨道,从多方面思考问题,进行思维变通。当学生思维闭塞时,教师要善于调度原型帮助学生接通与有关旧知识和解题经验的联系,作出转换、假设、化归或逆反等变通,产生多种解决问题的设想。

  四、一题多解、变式引伸,训练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发散思维的又一特征,思维的狭窄性表现在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稍有变化就不知所云。反复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是帮助学生克服思维狭窄性的有效办法。可通过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开拓解题思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次训练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重视计算结果,要针对教学的重难点精心设计有层次、有坡度、要求明确、题型多变的练习题。要让学生通过训练不断探索解题的捷径,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不断发展。要通过多次的渐进式的拓展训练,使学生进入广阔思维的佳境。

  五、转化思想,训练思维的联想性

  联想思维是一种表现想象力的思维,是发散思维的显著标志。联想思维的过程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通过广阔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广度,而通过联想思维的训练,学生的思维可达到一定深度。例如,有些题目从叙述的事情上看不是工程问题,但题目特点确与工程问题相同,因此,可用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去分析、解答。让学生进行多种解题思路的讨论时,有的解法需要学生用数学转化思想,才能使解题思路简捷,既达到一题多解的效果,又训练了思路转化的思想。转化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小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应用题解题中,用转化方法、迁移深化、由此及彼都有利于学生联想思维的训练。

  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松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

  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克服“老师是主角,少数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观众、听众”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课堂教学往往过多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限制了学生思维开发。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发散学生思维为根本,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和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共同参与教和学,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差缺互补和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在班集体中的表现。

  总之,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要从现实性、基础性、思考性和趣味性这四个维度来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并把握好训练方法。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点燃有效兴趣”为起点,以“激活知识原型”为支点,以“激扬数学思考” 为重点,努力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积极稳妥地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课堂教学将会熠熠生辉,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就会大大提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