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转型策略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课堂,活动,审美
  • 发布时间:2023-09-02 11:42

  郭召云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实验小学 2504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更新势在必行。小学音乐教学是培养当代小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实践。结合新课标提出的全新教学思想,拓展音乐课堂教学内容,优化小学生的音乐学习氛围,促进先进教育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才能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变化过后的教学活动中越发积极,越发主动。

  关键词:音乐;创新;课堂;活动;审美

  引言

  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中,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也有所变化。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音乐教育工作者要积极更新个人教育理念,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全新教学内容审美能力培养作用的发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擅于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才能使学生在艺术化的氛围中成为音乐的欣赏者与创造者。

  一、培养自主意识,推进教学转型

  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但面对与其认知水平相当的小学音乐教材,学习起来并不吃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学会欣赏学生,相信学生。教师是成年人,因此,面对稚嫩的小学生,教师总是觉得学生们学不会,反应慢,在教学方面,总是以讲解为主,学生的学习,则以聆听为主。这样的教学活动过于死板,不利于小学生音乐学习思维的活跃,也影响了课堂氛围的开放化。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重视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以相信小学生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为前提,给学生尝试自主学习的机会。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充当观察者与引导者。特别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提供帮助,促进小学生自主学习体验的优化,在相信学生的同时,让小学生们相信自己。

  像在学习《新年好》这首歌时,教师要利用小学生们熟悉的新年,为学生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在课堂导入环节,先与学生就“新年”主题聊一聊,让学生分享他们在新年会做的事情,抓住学生所分享的“拜年”关键词,引导学生们多多分享拜年用语。那“新年好”这三个字最为常见,也最为真诚。在开放的互动氛围中,教师给学生播放今日所要学习的《新年好》歌曲,让学生进入到歌曲创设的节日情境之中。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小学生认识铃鼓这一乐器,并掌握铃鼓的演奏方式,能够利用铃鼓为歌曲伴奏。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简单的讲解,抛砖引玉。让学生利用更多的时间自主探究,了解铃鼓。起初,鼓励学生观察铃鼓,尝试利用铃鼓发出声音,以自主动手操作的方式了解铃鼓的特点。之后,根据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进行面向班级的技巧讲解,规范学生的铃鼓演奏行为。再给小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操练,提高学生利用铃鼓演奏的熟悉度,让小学生们积极尝试跟随音乐,为其伴奏。在以学生中心的音乐课堂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加强烈,也能在音乐学习中找到学习信心和乐趣。

  二、践行合作学习,推进教学转型

  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提出的全新学习模式。在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中,搭建合作学习平台,激发小学生的团队意识,对其参与集体活动有积极意义。音乐学科为艺术性学科,表演活动出现几率较大。在组织音乐课堂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小学生活动参与欲望,给小学生更多表现自我优势的机会,打造音乐舞台,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为课堂中的音乐节目输出者,而不是永远只做音乐作品的欣赏者。每一位小学生都有一定的表演优势与潜能,教师要在构建创新音乐课堂时,促进学生成为课堂中心。

  像在学习《小红帽》这一课时,其虽为巴西广为流传的一首儿歌,却讲述着中国孩子十分熟悉的《小红帽》这一故事。在引导小学生熟悉与记忆好歌曲的旋律后,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有感悟地背唱歌曲,并结合打击乐器提供音乐伴奏。每一个小组,都要在多方尝试之后,在小组内找到音准最棒的“歌手”,情感最强的“歌手”以及操作最棒的“打击乐手”,给大家呈现一出绝美的音乐演出。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重在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多尝试,同学之间相互评价,通过对比,发现个人潜能,在合作演出中找到与个人能力相匹配的角色。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放学生自由,并非完全自由。教师要在学生合作交流时,走近每一个小组,适当聆听和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监督下高效学习。

  三、强化探究深入,推进教学转型

  引导小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探究,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不同的年龄段,小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培养重点不同。在低年级,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关注音乐艺术,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在中高年级,要以培养兴趣为前提,促进小学生了解音乐学科知识与文化,获得一定的音乐演唱、乐器演奏技能。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促进教师教学过程高效的重要支撑。在小学生的音乐学习过程中,明确的目标也能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像在讲解《红旗颂》这一首歌曲时,除了基本的赏析与演唱,教师还要借助这样的主题,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进行探究。当代小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素养,可以自主利用信息设备与网络环境搜集信息。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红旗”主题的探究学习任务。让小学生在课前利用自己擅长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红旗,了解颂扬红旗的原因,将自己所了解到的信息带到课堂中与大家分享,使音乐课堂成为红色文化宣传阵地。这样的探究经历,会增强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加深其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能激发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小结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实施者,更要做学生的观察者、引导者,教学内容的开发者和活动的设计者。用全新的课堂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喜好,使当代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跟上教育发展、音乐艺术发展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汪佳鑫.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音乐教学探究[J]. 知识文库,2021(22):25-27.

  [2]许怡雯.翻转课堂视域下小学音乐教学中微课教学的有效性应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04.

  [3]侯培元.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音乐教学模式转型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3):107.

  [4] 王燕. 大数据视角下的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 牡丹,2019(29):133-134.

  [5]董海霞. 趣味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用[C]//.2019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633-635.

  [6]刘婧.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音乐教师教学思维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郭召云(1979 年11 月),女,汉族,山东济南人,小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