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问题教学法,中职教学,教学实践
  • 发布时间:2023-09-02 11:47

  叶荣琳

  (浙江省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325600)

  摘要:在教育的各个阶段之中,数学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首先,数学与生活之中的各个部分相联系;其次,数学学科的学习也会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中职数学不同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数学问题,以提高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数学素养和利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中职教学;教学实践

  引言:所谓的问题教学法,是在新课标以及素质教育实施的背景之下大规模推广和使用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时,通过问题的引入,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本文将主要围绕上述内容,简要地谈谈问题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

  一、激发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产生疑问。

  古语有云:“兴趣是最好的教师”。特别是对于中职的学生而言,这句话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首先,中职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经历的必然阶段。所谓的中职教育,也就是指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实施全日制中等学历教育,包括公办好和民办的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等等。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之下,每个家长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更倾向于让学生到高中进行学习,而对于部分学生,由于初中阶段的不努力,导致学习成绩差,只能到中职院校进行学习。所以说,从客观上来讲,中职院校的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能力是稍有欠缺的。其次,中职院校的社会性质不同于普通高中,普通高中的数学教育和教学是为大学乃至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其所涉及的内容更偏理论化。而中职院校的学习,大部分毕业的学生会投身到社会的工作之中,所以,其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偏重于之后的应用性,也就是实践层次的。这样的差别也就决定了数学学科的学习对于中职的学生而言,并非容易的事情。而想要改变这样的状况,教师能做到的,第一步便是让学生提起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主动地学习,从而主动地向教师和其他同学提问。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法,提升中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实现问题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堂的实践研究。所谓的情景教学法,就是指让学生深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传统的教学意义之上,大部分的教学阶段都是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在课堂之中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的方式使得很多的学生难以真正地深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而仅仅停留在会听、能听的阶段,想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还具有相当大的距离。针对此,教师必须要转变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在课堂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进行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根据实际的情况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进行分组之时,要充分考量每个学生的成绩、性格、性别等众多的因素,最大程度上达到每组情况的均衡性。之后,让学生扮演生活之中的不同角色。数学在社会生活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中职阶段的学习,其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教师可以通过划定某一个具体的范围之内,比如商场、企业等,让学生分别成为每个范围内的人员。在交流和应用的过程之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对于一些学生遇到的困难,也要及时地予以帮助和解决,从而使得学生愿意去学习,避免由于问题的阻碍不能得到解决使得其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以问题导入新课,调动参与积极性。

  如今,我国所实行的是素质教育的模式,也就是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职教学阶段,除了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素养的培养。问题导入的教学模式是现阶段中职教育中非常有效且在课标之中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在中职院校的数学课堂教学之中,理论上应该分为三个阶段,其一,是预习阶段,学生只有将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才能保证在课堂之中的听课能够紧跟教师的步伐;其二,是课堂阶段,课堂阶段也是最重要且占比较大的阶段,教师一定要抓住课堂的时间,将知识让学生有基本的掌握;其三,则为复习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之中,需要学生自主地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复习,从而保证学习知识的最终掌握。而问题导入主要集中在预习和复习的阶段。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问题导入教学。在经济的促进之下,我国的科技水平取得了更高程度的发展,其中,诞生了一批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改变着人民大众的生活,也在各行各业之中得到了应用。其中,中职教学对数学的教学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进一步的提升。第一,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教师学生交流平台,将本节课即将讲授的内容和问题传达给学生。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并予以掌握。第二,在课堂上课之后,教师可以设置答疑平台,在线上对学生有关问题予以解释。

  三、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生活问题课堂。

  教育教学与生活点点滴滴是紧密联系的,特别是中职教育阶段,其最终的目的是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其所教授的内容也是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保持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以问题为导向,构建生活问题课堂就显得十分必要。加之,素质教育也倡导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与教育的基本方针保持一致,需要加以实现。例如,在讲授《等差数列》数学知识时,则可以构建生活问题的课堂。将抽象的数学语言转化为大白话,用学生身边所能接触到的事物提出问题,降低学习的难度。比如,引入下棋的知识,在棋盘上写出数字,一直推算到最后一格,并让学生自主地找出规律,通过加减乘除的方式来让学生明确等差数列相关知识。

  结论:随着社会对于人才需求的不断加大,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以及人民大众的重视,而数学作为中职教育的必学科目,以问题为导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媛. (2021). 问题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索. 女人坊(新时代教育), 000(020), P.1-1.

  [2]安丽沙. (2021). 问题教学法在中职数学课堂的实践探索.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3(6), 4.

  [3]柳智英. (2012). 让问题充满课堂 让课堂充满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数学问题教学法初探. 课程教育研究(24), 2.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