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职业教育,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
  • 发布时间:2023-09-02 11:43

  李志奇 曹领臣 齐荣祺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甘肃省武威市 733000)

  摘要:在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差的中专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是中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根本的课题。本文以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课堂为切入点,以”德技并修,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从转变学生态度,增强学生动手积极性,营造实践项目,唤醒学生合作探究等几个方面,对课堂有效教学提出一些经验之谈。

  关键词:职业教育;中职机械基础;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改革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凸显,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大有可为,对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的要求必将是重中之重。以机械类专业为例,机械基础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涉及到机械制图、力学、工程材料及加工制造、机械原理及机械设计等多学科知识。课程内容教学难免枯燥乏味,学生的兴趣低,教学质量可想而知,那如何将课堂有效教学深入下去,这就是笔者目的。

  一、教师在中职课堂教学的核心引导作用

  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面对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兴趣全无的中专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发动机”,不但要求教师有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掌握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而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在课堂互动环节,课堂气氛活跃、问题探究、作业评价等方面都有引领的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对于每节课程的设计,教师都应结合企业生产现状,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通过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化解学生对抽象概念和复杂公式的畏难情绪。教师应对学生会存在的难点问题进行互动讨论,以降低课程难度。教师应尽量避免抽象的机械概念和公式,而采用直观的教具和生动的比喻加深理解,从而提升教学层次推进,达成教学设计意图,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益。

  二、课堂教学中的五创新

  1.创新学生激励体系

  美国哈佛大学詹姆斯教授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如果没有激励机制,一个人能力使能力发挥将仅为20%-30%;如果施以适当的激励,将通过其自身努力使能力发挥出80%-90%”。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进行激励机制的引导,激发与鼓励学生,让学生付出努力,采取行动,设定既定目标,有效实施并完成的教育教学过程,最大限度的调动人的积极性,把企业管理心理学中的激励运用到中职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于机械基础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就学生。

  2.创新多媒体、情景导入等教学方式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技术、VR 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特别是机械类课程,通过多媒体的教学能够改善教学环境,提高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的实现,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图片等,增强学生的理解力。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机械机构教学内容,例如教学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时,最佳的教学就是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把曲柄摇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死点位置,在凸轮机构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进行直观、生动的演示。教师通过选取具体案例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进行讲授,如缝纫机、内燃机、摇头风扇、汽车雨刷、饮水机、飞机着陆轮等案例,促进学生对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在机器上的应用理解。

  3.创新实践课引领理论学习

  学中做,做中学,中职学校是技术人才的摇篮,培养核心是职业能力,教师应结合机械基础课程内容,在机械加工现场参照学习了解机械的工作原理和过程,有目的性地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针对机械基础教学课应包括机械传动、常用机构及轴系零件和液压传动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机械零件的工作特性、机械传动的原理和应用特点;现场实践教学就会更加生动,促进学生对机械工作原理的理解。所以实践课是机械基础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应按照教师指导,按照实训步骤进行动手操作,遇到问题要积极思考,参照机械理论进行解决,这样能加深对机械工作理论的理解。例如在讲解定轴轮系时,可以带学生去车床的主轴箱,感受它内部的齿轮传动特点,通过对车床的调速,可以更加直观的对齿轮系的传动,现场对齿轮参数、速度比的计算就有深刻的认知。这样直观、鲜明的教学形式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创新问题探究

  在机械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提出与课程重点内容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性教学。教师设置思考情境,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讲槽轮机构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电影的播放原理,视觉的暂留的原因。再如,让学生思考蜗杆传动中涡轮转向应如何确定?棘轮传动中为何只能单向传动?

  5.创新评价反馈体系

  评价是基于学生的差异性和综合表现,不仅仅包括学习成绩,所以立足于过程,分层评价、多元互动,建立新的课堂表现--作业 --实践---成绩考核等环节立体化评价反馈体系,对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改进不足,成为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是课堂教学创新决定的,“有效”课堂才能真正与市场接轨,中职教育才能完成为社会、为企业服务的使命。在中职机械基础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根据的“课堂有效”原则,全面、有效的进行新型课堂教学设计思路,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引入激励机制,项目合作协同、评价反馈体系,把中职学生真正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郭中万.中职《机械基础》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探讨[J].南方农机,2018(19):110.

  [2]王玮.中职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的”机械基础"有效课堂教学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8(8):101-102.

  [3]王芳.中职《机械基础》教学的有效方法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26.

  [4]苏显翘.关于中职机械基础课教学的若干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8):76.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