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代大学生心理建设
- 来源:北大荒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建设策略,现状,问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3-10-06 15:20
曹 月 郝佳妮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给予知识并不是高等教育唯一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一个受教育程度高、自尊心强的群体,大学生们需要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如学业、生活、情感。在如今这样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身为大学生们,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肩负着民族振兴的大业。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大学校园恰是从象牙塔走向社会的阶段,大学生们因为过大压力而产生心理障碍导致严重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所以当代大学生心理建设刻不容缓,本文将从当代大学生心理的现状、问题和建设策略三方面来谈。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 心理建设 建设策略 现状 问题
1. 大学生心理现状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面临的学习、生活、情感和就业压力明显增大,对此产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甚至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校园稳定以及社会安定。少年强则中国强,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的主力军,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关系国家社稷民生的大事。据研究显示,近年来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而引发的家庭悲剧和社会悲剧数量不断攀升。如令人毛骨悚然的2004 年2 月13 日的云南大学马加爵宿舍杀人案,而马加爵杀人原因是:无法忍受同窗的侮辱,随着调查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马加爵来自农村,家境贫寒,性格内向,平时不与人交流;正因如此他将矛盾积攒于内心,以致最后产生了杀人的想法;最终他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别人,我们不免为他惋惜,如果当时能有一些人为心理干涉,或许最后结果会截然不同。据不完全统计,自疫情复学后,自杀案件已高达30 余起,这些数字让我们感到痛心,近期一位湖南师大的女学生婷婷(化名),在寝室上吊自杀,结束了正值花季的年轻生命。此前,婷婷已有过一次轻生行为,在其男友的劝阻下自杀未遂,校方并未及时通知父母和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最终酿成惨剧。我们每每听此会唏嘘不已,在如此花季年龄选择结束生命,也一定是内心已无比煎熬,如果高校能够及时干预调节,婷婷也许也会拥抱未来,在青春年华绽放生命之花;这些例子无独有偶,我们也能从中感知当前大学生心理极度脆弱,这来源于高考前家长的过度关心与学校应试制度的推行,使学生们意志力薄弱,鲜少经历挫折。现状如此,我们更需要去寻找问题和建设策略。
2. 大学生心理问题
我们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发现了四个大学生们主要集中的问题:首先是不能适应环境,大学生的平均年龄在17、18 岁到22、23 岁之间,是身份转换的过程,由学生成为社会人。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其次在这个时期大家不免会面对一定的孤独感、失落感、但是这些情感如果长期积压不与他人分享,独自承受就会造成一定的后果,甚至会进一步发展成为抑郁症,从此危害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在这个时期大学生会与他人进行比较,往往我们在比较中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容易偏激,出现片面认知,例如:在与他人学业、家境条件、外貌比较下容易出现自卑感或自豪感;这些都会导致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最终造成心理失衡,久而久之将演变为心理问题。最后是困扰无数家庭的问题,大学生们在日益迅速发展的网络世界里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随着移动网络和手机的迅速普及发展,使得部分学生将注意力大多转移到网络上,长此以往很容易产生网络过度依赖心理,已经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使得无数大学生们难以自拔,沉迷其中的原因有客观的网络迅速普及,也有主观大学生们在网络虚拟世界里找到了满足感,或者在游戏世界里得到慰藉;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频发需要我们去关注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大学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在由学生向社会人过渡的时期,我们需要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关怀,帮助他们去拥抱人生花季岁月,激发面对生活的热情和勇气。
3. 大学生心理建设策略
剖析大学生心理问题后,我们得到以下几点大学生心理建设策略:首先高校必须要做好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适应期,完成好角色转换;高校也要注重开设相应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培育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美好;高校定期开展心理状况摸排,可采取线上或线下问卷调查,以心理测试结果来对某些心理失常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避免悲剧发生;其次大学生心理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级的通力配合及合作,建设一些大规模心理咨询室;以及高校多学科跨学科交融,在高校多学科合作下将学生心理建设工作开展;以及开展高校家长联动沟通机制,在老师、同学、家长的合作下最大限度遏制悲剧的发生;最后大学生心理建设也需要大学生自身加强意识,认清自我价值,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已物喜,不已己悲”,锤炼心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努力,在青春年华不懈奋斗,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参考文献:
[1] 田文海. 构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21,29(12):138-141.DOI:10.19461/ j.cnki.1004-8626.2021.12.042.
[2] [1] 屈子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2):78-79.
[3] [1] 李文波,王丽娟,刘莹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大众文艺,2021(21):138-139.
[4] 王晓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1(06):32-33.
项目来源:本文系西安科技大学2023 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青春使命·煤海筑梦”实践团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曹月(1985—),汉族,陕西绥德人,西安科技大学安全学院,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创业指导师。研究生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高校学生管理。
郝佳妮,女,汉族,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 级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