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食品价格再次上涨

  •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 关键字:警惕,食品,价格,上涨
  • 发布时间:2011-03-04 09:36
  长期政策要稳定、坚持,这样才能坚定市场力量促进农业生产、运输方面投入的信心;短期政策要灵活、及时,这样才能切实维护普通群众尤其低收入群众的基本利益。前者立足于市场,后者上升到政治,两者分工明确、并行不悖,同时互相补充,方能为我们长久地支起一张避免食品价格冲击社会稳定的安全之网

  随着春节临近及全国低温雨雪的恶劣天气持续,此前调控下涨势稍歇的食品价格将有可能面临再一次的上涨。

  前一轮食品价格上涨,政府以行政调控等手段进行干预。国务院于 2010 年 11 月中下旬出台了 16 项控制食品价格的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保障农业生产、投放储备粮油、减免流通环节费用、打击囤积居奇等,还要求各地对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补贴,帮助困难群众纾缓生活必需品上涨带来的生存压力。

  更有力的是,用“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这样极富中国特色的制度创造,将食品价格稳定上升到政治的高度,确保了价格在短期内相对平稳,一定程度遏制了一般群众的涨价预期。

  现在的问题是,食品价格上涨的结构性压力与缓解这种压力的政策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

  从压力方面看,首先,全球食品价格飙升给中国的压力有增无减。有报道指出,糖、谷物以及油类作物价格飙升,使2010年12月份的粮食价格创历史新高,甚至已经超过2008年引起全世界骚乱的粮食危机的水平,达到1990年以来最高值,国际粮食价格指数已经连续第6个月上升。如果全球粮价在高位维持引发“粮食危机”,中国亦难以独善其身。

  其次,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农业生产者身份的转化,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土地用途的改变长期中都可能弱化农产品供给。渣打银行一份报告指出,中国土地整合步伐滞后,农村劳动力人口老龄化以及北方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问题都将会给粮食生产带来负面影响。

  第三,自然灾害多发,也频频给食品供给和价格造成冲击。

  反观治理手段,最有力和有效的恰恰是那些可持续性最不好的政策工具。例如各级部门发布的各种“通知”、以各种渠道传达的“限价令”等等。短期措施的低成本和有效性,容易让决策部门对这种便捷方式产生依赖。

  同时,被掩盖和忽视的长期隐患并未排除,反倒不断积累,甚至有可能在未来因为某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火星”,引起突发性的全局性的混乱。

  以限价令为例,短期内的确能压低价格,稳定民情民心,但中长期看,价格管制反倒会因为供给缩小而有力地推升价格。

  为此,在食品价格管理问题上,应当从治理机制上明确区分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

  对于补贴农业、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障碍等具备长期意义的问题,应当与粮食储备等战略要项一样,有前瞻性的筹谋和规划。

  对于节庆等可预见的食品价格上升周期,亦应当早有准备,提早保证农产品、食品的供应流通。对于外部冲击或投机性因素带来的突发性价格波动,要能迅速甄别其原因、强度、范围,对涉嫌违法之“投机源”的“定点清除”要稳准狠,还要及时对低收入家庭提供帮助、补贴,保障其正常生活。

  总之,长期政策要稳定、坚持,这样才能坚定市场力量促进农业生产、运输方面投入的信心;短期政策要灵活、及时,这样才能切实维护普通群众尤其低收入群众的基本利益。前者立足于市场,后者上升到政治,两者分工明确、并行不悖,同时互相补充,方能为我们长久地支起一张避免食品价格冲击社会稳定的安全之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