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全新教育形式探索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小学语文,形式,探索
  • 发布时间:2023-12-09 15:44

  陈 军

  双减政策的推行意味着我国正从注重学生的成绩转为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逐步地实现了从育分到育人的转变。但是要想真正地将双减政策落实到位,并探究更高质量和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就需要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去探索全新的教学形式,用更新的教育理念去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与可持续化的发展。因此,本文作者就以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全新教育形式探索为题,结合自身的教育实践,提出了以下几点见解,目的是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教育思路,也让语文教育学的平台以及内容得到延伸与拓展,让学生能够接受到更丰富和更多元的教育资料,以促进学生的多元和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双减政策和推行的教育目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不断地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化的改革,使得教育更加尊重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而深化教育改革,最终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双减政策的推行就是为教育质量赋予了更全面和更多元的内涵。双减政策的推行可以总结为减轻教育成本,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让教育回归到教育当中。这使更多的人看清并懂得了教育的价值,也让教育的意义更多元。双减政策的落实是应该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的。但是如何在减少量的同时提高质,成为了现阶段教师们关注的重点。小学语文是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教学课程之一,探索学生由“学了”向“学会了”的转变才是素质教育落实的关键,也是双减政策能够得以实施的关键。因此,在双减大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做到教学空间的延伸,教学时间的融合,在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下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此来推动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也让教育回归单纯的本质,实现学生多元与全面的发展。

  1 着重分析双减核心,更好落实双减政策

  1.1 双减要减轻学生课后压力

  双减政策的核心就在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这一点就能够在课后作业数量和时长上体现出来。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而三到六年级的课后作业平均完成的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从课后作业设计的硬性要求出发,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双减政策目的是在于减轻学生的课后压力。但是减轻课后作业的数量和时长并不是意味着教师要牺牲作业的质量,而是要求教师在精简课后作业内容的同时,让课后作业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探索全新且更科学、更具有针对性的课后作业设计方法,在实现课后作业数量精简的同时保障课后作业的质量,这便是双减政策的核心。

  1.2 双减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推行有两个目的:其一,减轻课后作业数量,以缓解教育的焦虑;其二,要通过课后作业的减轻来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习成绩也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是教育的根本。双减政策的推行使得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探寻教育的真正目的以及意义,摒弃了传统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开始探索在课堂教学中、课后延伸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着重全新作业形式的探索,开放性、实践性、跨学科性等课后作业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教师们的关注,而这些丰富的课后作业设计形式以及内容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些课后作业形式又极具趣味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课后作业完成的心理压力,将双减政策落实的意义推向了一个更高的高度。

  2 着重探寻科学教育,推动小学语文发展

  2.1 科学教育要从减负出发

  (1)分层指导,实现课后作业数量减负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传统的课后作业设计方法虽然是为全班内学生布置作业,但是并没能够把握面向全体学生的内涵,单一且枯燥的课后作业设计,并没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也没能够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度来进行教育指导,这也就使得课后作业的效率不高,致使了部分教师采取了以数量求质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带来了较重的学业压力。而在双减政策的支持下要想探索全新的教学方式,教师首先要把握教育面向全体的内涵,通过分层指导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与自己认知和兴趣特点相同的教育指导,通过因材施教来实现教育的精简,以推动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

  教学的分层若仅针对学生的成绩来进行指导,其必定会继续陷入唯分数论的教育循环当中,所以以现代化教育理念为指导的分层教学,是需要教师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层教育的。首先,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来进行分层指导。以《走月亮》为例,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并不高,在学习课文时难以对文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和更丰富的想象。教师就可以针对这一部分学生,让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通过绘画的形式将文章所描述的内容展现出来。让学生通过绘画来想象文章所表达的内容,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其次,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分层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受到教师的鼓励与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极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与积极性。最后,则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来进行指导,并且要求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探讨与交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各抒己见,同时也能够在不同层次的相互交流中实现思维的拓展以及取长补短。从不同的层面出发来做好分层教育,让教学本身更具针对性,在减轻学生压力的同时保障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设计的质量。

  (2)丰富形式,实现课后作业心理减负

  丰富课后作业形式是精简课后作业内容、保障教学质量以及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实践来创新更多样的课后作业形式,让学生在丰富的课后作业形式下主动地去探索所学内容,也在更丰富的作业指导下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计课前预习作业。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来了解本文的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发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其他书籍或者是互联网的方式来搜集有关于更多周恩来总理的小故事,尝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故事讲述出来。通过课前预习作业的布置,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锻炼学生多方面获取信息的本领,使其从多个方面感受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人格。其次,教师可以设计读一读的课后作业。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三首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挑选自己喜爱的古诗,然后让学生与家长一同诵读古诗,在家长或者是网络视频的指导下让学生诵读出古诗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此方式,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古诗内容,也能够在诵读的过程中细细地品味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提高其诗歌鉴赏能力。最后,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与家长或者是其他学生共同探讨朗读古诗时所配的背景音乐,通过与古诗情感相同的音乐旋律来激发其情感共鸣,使其在多元文化的渗透下实现多元的成长。

  2.2 科学教育要从增效出发

  (1)师生互动实现学生思维启发

  双减政策要求缓解学生课后学习压力,但并没有因此而对教学质量进行妥协,所以需要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缓解学生课后作业的压力。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有机统一,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既体现了这一点,也营造了一个更加和谐且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体系。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师生互动,从教育引导中启发学生思维,在学生探索中引导其自主成长。

  以《出塞》为例,教师首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出教学内容。例如:“你们在电视剧里看到过有关于我国古代边塞战争的场景吗?结合你们的认识和想象讲述一下吧。”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将教学的焦点聚集在边塞上。在进行基础的导入和教学之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才能够读出这首诗的情感呢?”通过提问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根据古诗尝试着进行诵读,或者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一是让学生读得字正腔圆,二是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诵读节奏品味古诗情感,使其更好地了解此首诗歌的内涵。最后,可以开展古诗诵读大赛的活动,让全班学生都参与到古诗的诵读当中,使其在不同朗读形式的借鉴与反思中实现思维的拓展。

  (2)翻转课堂促进学习能力提升

  翻转课堂为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时也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自觉性的提升提供了平台。在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翻转课堂来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为高效的学习方法。让课后作业不再局限于学生的分数,以促进学生更全面和可持续化地发展。

  以《麻雀》为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并且画出思维导图的课后作业。在此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仔细地阅读文章,并且收集描写老麻雀、小麻雀以及猎狗动作、神态等语句。通过这些语句的整理和收集,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对细节描写的方法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在此之后,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将此篇文章的事情发展顺序记录下来,通过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整篇文章的写作结构以及写作的主题。在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讲述自己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既做好教学的监督,也让学生针对文章来讲述自己的感受。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扮演“老师”,根据所准备的材料对整篇文章进行讲解。通过此方式实现了教师与学生主体的转换,让学生在资料的自主收集以及对资料的讲解中对所学文章有一个更深刻的认知,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以及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3 科学教育要从延伸出发

  (1)家校合作延伸教学阵地,营造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双减政策的推行与落实让教育重新回归了单纯的本质,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分数不再是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双减除了对教师教学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之外,同时也对立体性和延伸性的教育体系构建指明了方向,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家庭教育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主阵地,通过家校合作来延伸教学阵地,既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家校一致的学习与生活环境,还能够让学生家长更加关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与学校共同携手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课后作业设计的方式来强化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交流。以《爬山虎的脚》为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观察生活中动物、植物的实践性作业。在此过程中可以让教师与家长共同完成作业内容。通过此方式是让家长参与到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践当中,既融洽亲子关系,也让家长能够以孩子的视角观察到生活当中的乐趣与奥秘,从而逐步地引导家长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推动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发展。此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情景剧式的课后实践作业。以《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为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与家长结合文章内容来进行情景剧扮演,并将表演的视频上传到班级群组当中。通过情景剧来体现课后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也将学生、家长、教师融合在一个教学体系内,共同促进学生的多元与全面的成长。

  (2)社区联合延伸教学范围,促进学生综合性的成长

  除了家校之间的联合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地拓展教学平台,做到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合,让教育更具实践性。例如习作任务“我的动物朋友”,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动物园进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园内不同动物的习性以及特点等,并为学生布置观察日记的任务。通过此方式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一些特殊的主题活动做好学校与社区的联合,以延伸教学范围。例如在“国庆节”时,教师就可以与社区联合,开展“爱国精神永流传”的诵读活动,带领学生到社区中弘扬红色精神。通过与社区的联合,既延伸教学范围,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主题活动来促进学生综合性的成长。

  双减政策的推行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要满足教育现代化的要求,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全新的教育方法。在素质教育改革、双减政策推行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所做的应该是以更宏观的角度去审视教学,去接纳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探索更宽阔、更延伸、更拓展的教学空间与内容。在不同教育空间的相互监督下,构建一个完整的立体的教育体系,也让学生在丰富教育资源的学习中构建一个更完整和更全面的知识网络,做到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让学生无时无刻地接受到知识的熏陶,在推动教育向着现代化与可持续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更轻松且高质量的学习空间,为社会输送更全面、更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大像山镇白云小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