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核心素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 发布时间:2023-12-09 15:45

  雷小莉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最基础的导向目标。这也是契合教育体制改革理念提出来的一种新要求——“大语文”,就是要让语文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不断延伸、创新。在高中学生们的语文能力要求当中,阅读是最关键的构成要素。基于核心素养的目标导向之下实施高中语文阅读素材的延展、内容的创新,这恰恰是本文所要重点讨论的关键所在。本文首先对核心素养提出的宏观环境以及主要的内涵要义进行解读,并基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合作学习的安排、生活素材的渗透等三个层面分别针对学生们文化底蕴的核心素养、自主学习的核心素养、学会生活的核心素养三个基础性素养的提升进行了一些策略的探索。

  1 研究必要性分析

  教育改革的进程在加速推进,教学的理念也是在不断创新的。“核心素养”目标的提出仿佛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优化创设了良好的基础环境,同时也提供了更清晰的方向指引。语文核心素养当中所包含的内容要素是相当丰富的,例如:高中生应该具备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精神,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责任担当和科学生活的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核心素养当中应该涵盖的关键内容,这也是助力学生们成才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就意味着,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是语文教师的首要任务。语文教师应该深入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全面渗透、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此,本文在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对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和分析,并基于语文思想的渗透、合作学习的实施、生活化素材的引入以及解题方式的优化等四个层面提出了一些完善的举措。以期能够在这些措施的推动和影响之下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高质量、高效率发展提供一些决策参考。

  2 核心素养的提出背景及基本要义解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核心素养,是教育体制改革背景之下所提出的一个全新的要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中生作为一个支撑国家强大的主体,在学生能力培养以及自身素养的提升上,自然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对于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师而言都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且,核心素养根据学科的不同,也可以基于学生们自身适应能力以及关键素养培养的基础之上,提出一些个性化的改革举措和素养提升方案。

  因此,我们可以将核心素养看成是一个未来的明晰目标、科学导向。核心素养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们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对于写作技巧的掌握,同时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是一种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说,在这一个清晰目标的引导之下,可以让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摈弃过度依赖的不良状态,可以养成积极主动、乐于进取、善于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无论是对于学生们的自我语文学习基础的夯实还是对于学生们自我思维的延展都是具有十分明显的价值和意义的。高中语文教师应该以“核心素养”作为基本导向,在日常的学习活动当中关注于高中生们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当然,这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探索,在高中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当中积极探索新的方向、新的路径。

  3 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3.1 以传统文化的渗透为推手,培养文化底蕴的核心素养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为重点,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人文性、传统性和传统文化性的特点,利用语文课的独特优势,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信心,为增强民族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在实际教学活动推动的过程当中,要让学生们学习内驱力被全面地激发出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让他们感受到更多民族内涵的魅力。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很多高中语文教师选择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模式一般都是背诵活动、演艺活动以及情感体验活动三种方式的高度整合。但是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之下,这种传统文化的渗透方式所取得的教学质量并不是十分明显。为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策略,让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要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分析,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喜好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通过这种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的落地实施,也可以为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使教师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笔者认为,传统文化元素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整合,可以基于如下两个层面上采取举措:

  一方面,深度挖掘教材是根基,让学生们学会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追根溯源,并借助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刻解读的基础之上实现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底蕴的深度理解,为自身的文化认知水平的提升以及文化素养的增强打下坚实的基础支撑。在经过多次改版之后,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的科学性、合理性、导向性、文化性都变得更为明显。无论学生们的阅读思维如何发散,最终都是要回归到课本教材当中,都是要以课本教材作为基础依托。教师作为学生们语文阅读核心素养提升的“领跑者”,对于教材优势的深度挖掘能力是教师所必须的基础能力。例如,在《沁园春·雪》当中,蕴含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就可以本着“学科整合”的视角,让学生们展示我国伟大的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之情等等。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可以激发起学生们的“红色精神”,能够让学生们全面提升民族自豪感。而且,为了能够对这一个诗词进行延伸,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抗日战争时期的经典故事、展示民众生活于苦难当中的视频图片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激发起学生们对于当前美好生活的热爱。

  另一方面,对课外延伸素材的提取是升华,让学生们可以在课内课外高度整合的背景之下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渗透范围更广泛、让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更延伸。传统文化是历经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之后形成的熠熠生辉的瑰宝,对教材当中的阅读素材进行延伸,或者是直接让学生们去品读不同的素材,这也不失为学生视野拓展的一个好方法。举例来说,教师就可以在课本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之上让学生们去见识、理解甚至是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词,这些内容的记忆是学生们理解古代民众生活、官场生活、战争生活的关键,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们的写作积累一些好素材。要对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挖掘和分析,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喜好进行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通过这种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方式的落地实施,也可以为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打下基础,使教师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例如,《游子》中的“草”指的是萱草,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忘忧草。在古代,喻指母亲,所以母亲的住址也叫“萱草堂”。在进行讲解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引入《游子吟》这一个诗歌让学生们对中国的传统孝道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感受到了对母亲的感激。

  3.2 以合作学习的安排为推手,培养自主学习核心素养

  合作学习是一种十分新颖的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借助于合作学习的实施和导入可以让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相较其他的一些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最突出的亮点优势就是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个互动交流的环境,可以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自主探究与思考的空间,这对于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也是相当有利的。而且,合作学习是核心素养目标导向之下“学会学习”的一个关键手段,教师应该提起关注和重视。

  实施小组合作的阅读教学方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们,这才是教育体制改革所提倡的基本要素。这种方式无论是在课内阅读理解上还是在课外阅读的点评上都是可以实施操作的。举例来说,针对某一份阅读试卷,教师就可以实施“小组成员互相评价”的模式:小组成员互相订正答案,准确率高的学生负责帮助准确率低的学生改正题目并促使其理解。在相互帮扶的过程当中树立团队合作的理念,在相互帮扶的过程当中获得共同成长的机会。或者对于《再别康桥》等相对简单的文本的阅读学习活动,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权”,给小组成员创造交流讨论的机会,让小组成员分别担任其领读、解析等等的角色,集体的学习会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打造起一个更为真实的情境氛围。小组之间的互动交流也能够为整个班级营造一种更和谐、更团结的环境氛围,让学生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不断攀升。

  3.3 以生活素材的渗透为推手,培养学会生活的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应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语文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语文化;让学生感受到语文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从而理解语文的价值,培养语文意识,体验生活,了解社会。在这种实践背景下,关注高中语文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尤为重要。高中语文实践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以解决语文实际问题为目标,通过学生在解决具体语文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他们对语文的理解和应用,积极建构语文知识,获得语文直接经验。开展高中语文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助于增进学生对语文的相互交流,发扬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与应用语文意识。 因此上好语文实践活动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生活化阅读素材的导入同样可以从两个维度上着手实施:

  一方面,教师要创新性地构建情景式的阅读氛围,让学生们在身临其境的环境当中更好地感受阅读的内容。教师可以采集、筛选相关联的生活阅读素材,这样就可以打破课本教材的过度局限和束缚,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新知识,这也是实现课堂环境活跃化发展的一个新举措。而且,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练习的环节,还要鼓励学生们带着自己的真实情感去阅读、去领悟。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都是相当有益的。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全面观察生活的基础之上精准地理解教材中的内涵。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观念基本已经形成。但是由于他们长时期在学校过集体生活,加之很多父母工作十分繁忙,亲子之间疏于沟通交流,就会让学生们在学习起朱自清的《背影》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理解困境。有些学生自小就和父亲不亲近,就不容易理解父亲的辛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在学习完《背影》这一个课程之后预留如下的作业:学生们去亲自观察一下父亲的背影,并且通过小短文的方式写出自己的感受。这时候,有些学生通过观察就会写出“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父亲的背影看起来十分凄凉”等等语言。这样就可以将学生们个人的经历感知和教材当中的文本文字相互融合并进而形成共鸣。这种真实的生活化素材的引入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更清晰地理解朱自清先生对于父亲的情感,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更加了解上一辈人的辛苦奔波。

  4 结束语

  将核心素养的基本目标要求和高中学生的语文阅读教育活动高度整合,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诉求。但是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之下,很多高中学生还是没有逃离“死记硬背”的语文学习模式,由于逻辑思维受限、想象能力不强等等都造成了高中学生们在阅读方面的表现不够突出,导致高中学生在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得分不够理想。为此,针对这样一个现状,本文基于如下三个维度提出了一些改善的举措:首先,要以传统文化的渗透为推手,培养文化底蕴的核心素养;其次要以合作学习的安排为推手,培养自主学习核心素养;最后,要以生活素材的渗透为推手,培养学会生活的核心素养。总之,在高中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阅读应该被摆在战略位置之上,阅读的“承上启下”的桥梁纽带作用十分显著:这是词汇、段落理解能力汇集的结果;这是写作素材积累的前提。本着“核心素养”指引的方向朝着更高层次的教学领域迈进,这才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过程当中需要谨遵的一个基本原则。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