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解”的历史选择性必修教学

  •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 关键字:历史,选择性,教学
  • 发布时间:2024-01-05 10:46

  周桃正 安徽省马鞍山市第二十二中学

  什么是“理解”?一般而言,即了解、明白的意思,是一种认知状态。而《辞海》解释其为“运用已有知识揭露事物之间的联系而认识该事物的过程”。这显然是指一种思维活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理解”是作为目标能力的行为动词,与“了解”“运用”等,用以表述知识技能目标的不同水平。无论是认知状态还是思维活动,抑或是能力程度,“理解”在学习中是不可或缺的,意义不言自喻。其实,理解更是一种能力,《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以为:“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具备真正的能力,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面前创造性地、灵活地、流畅地应运所学知识的能力。”[1]理解体现了学习能力,影响学习的效果。而作为能力层次,课程标准中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内容不少,理解相关内容是高中历史课程重要的教学目标。因此,“理解”能力的达成至关重要。

  在统编高中历史教材系列中,《中外历史纲要》中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课程内容较多,而选必修部分要求达到“理解”层次的内容相对较少,但“理解”在选择性必修教学中同样也很重要。因为,无论是基于选择性必修对于整体历史课程的学习,还是就其承担的能力培养重任,选择性必修同样是教学的必要和重要的构成部分。本文以笔者所授课的选择性必修二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与城市》为例,谈谈对基于“理解”的历史选择性必修教学的些许理解。

  一、基于“理解”的教学分析

  理解基于对课标的领悟。课程标准是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是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规定着学科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就一节课而言,相应的课标规定了该课的教学内容,阐明了知识技能目标的程度。相较于教材大篇幅的文字,精炼的课标为教学指引了方向,避免对教材理解的偏差。因此,理解教材要从研读课标谈起。

  理解课标,既要理解课程内容,又要把握能力层次要求。课标内容往往是较长的句子,而要理解课标,可以从关键词着手,通过对关键词的提炼,准确把握内容。依据课标,本课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了解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它包含以下几个关键词:居住、条件、变迁、民居、差异、特征、村落、集镇、城市、形成、原因、影响。这些关键词基本界定了教学的内容和边界。仔细体会这些关键词,基本上能够把握本课相关内容。由这些关键词串起来的本课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早期人类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大多是穴居。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人们筑屋而居。受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的影响,又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民居建筑。二是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形成。随着农业的发展,为了便于耕种和养殖,人们的居住地区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村落。因为商品交换的需要,城镇开始形成。随着商业的发展,一些地方出现工商业城市。课标规定的这两个方面就是本课要达成的目标内容。而本课的能力目标动词是“了解”,它与“探究”“运用”不一样,是相对低一级的认知学习能力。其实,选择性必修虽然是对必修教材的补充和阐释,但就能力层次目标来看,要求并不高,因为“作为专题史,理解常识已经有难度”[2]。选择性必修的很多内容专业性过强,必须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避免过多的补充和延伸。

  理解见于对教材的整合。整合,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对教材章节、篇目、内容的重新调整,或分或合,或者重新归类。就本课而言,教材主要内容围绕一个“居”字而展开的,按教材的顺序,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城市的产生,正好是说明了人类聚居的范围不断扩大,而世界各地的民居,反映的是人类聚居的条件不断改善。因此,将这四目整合为两目:筑城而居,筑屋而居。前者概括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和城市的产生,后者讲的是世界各地的民居。这两部分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整体,也就是人类的居住。整合其实是重新建构了教材,也是对教材线索的梳理,这就避免了教学内容零散化的问题。

  理解中呈现教学的重点。课标是宏观的,具有凝练的特点,而教材是具体详细的表述。本课教材分为四目,即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城市的产生、世界各地的民居。很显然,相较于课标的表述,教材所涵盖的内容要点是一致的,但顺序做了调整。这样的编排表面上看是顺序的调整,其实是体现了教材的重点。认真研读课标,不难发现,教材是围绕着人类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展开的。农业出现以后,逐渐形成了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村落。村落的居民定期交换物品,逐渐形成集市。集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形成集镇。集镇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物品交换,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发展。随着居住人口的增多,出于防卫或商贸的需要,城市出现了。人类的居住空间不断扩大,同时,人类居住的环境不断美化,尤其体现在各具特色的各地民居上。

  分析课标、教材以及本单元的导言,我们不难发现,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古代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课标中也要求了解其原因及影响。世界各地的民居也是因为古代村落、集镇、城市的产生,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而形成。依据课标,世界各地民居部分的教学,只要了解差异和特征即可,此目可以作简单的处理,而重点要落实在村落、集镇和城市的出现方面。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简言之,依据课标,本课的教学重点要弄清楚村落的产生、集镇的出现和城市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至于各地的民居则不需要过多阐释,而诸如中西城市的比较,笔者觉得甚至完全可以不讲。

  理解与教学主题的提炼。居住是人类征服自然的活动。早期原始居民,他们穴居野处,往往很难抵御猛兽毒蛇的侵害。后来,住着地穴半地穴式的房子,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升,地面建筑的不断改进,形成了不同风格类型的建筑,尤其是精美的各地民居。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程中,居住形式经历了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居住巢穴,这不是创造性的劳动,筑屋而居,筑城而居,这是人类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果。由此,单纯依靠自然的活动到人类创造性的劳动,是理解本课的关键性概念。世界各地的民居呈现不同的特色,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的教学主旨基本显现,即: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由村落、集镇到城市,居住的空间不断扩大,满足了人类安居、生活的基本需要。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古代城市发展不尽相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呈现不同的特色,但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更要与自然和谐,诗意地栖居。上述教学逻辑的分析,就是基于唯物史观而进行的,通过上述分析和具体的教学实践,就达成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贯彻了家国情怀的理念。这样,在理解课标和教材的基础上,本课的教学目标就形成了,接下来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了。

  二、基于“理解”的历史解释

  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历史解释的参与,而历史解释又是以历史理解为基础的。“历史是过去的历史,具有不可重复性和不可实验性,所有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是一种对过去事情的解释,既包含了叙述者对史事描述的整理与组合,又体现了叙述者对历史的立场、观念等。”[3]过去的史实,要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需要对历史加以解释,以贴近学生的理解。不仅如此,还要帮助学生在当代背景下,思考历史上的事件、人物和现象,理解其在当下的历史意义。时代的不同,环境的差异,学生的理解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过程,尤其是传统的国家向现代化的转型过程中,村落、城镇让位于高楼大厦的城市,在现代城市的环境下去理解过去的村落、城镇,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的阅历加以解释。更重要的是,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历史叙述中不同的历史解释,辩证客观地评判人类社会的历史变迁和历史与现实的问题,进一步揭示历史解释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培养学生叙述历史和形成历史认识的能力。正如课标所指出,所谓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4]历史教材记载着历史事件,它既包含着历史事实,又有价值判断。教材编写深入浅出,图文并茂,但仍需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将教材的叙述化为学生的认知。对教材理解的过程,需要历史解释的参与。因此,历史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历史解释的过程。

  理解始于对概念的解释。历史事件由众多的概念构成,在进行历史解释的时候,对历史概念的解读又往往十分重要。本课涉及的概念很多,比如村落,集镇和城市。这些概念的解释,关系到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落实。村落是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聚居点,集镇是便于交换的地方集聚地,是一定地域内的经济中心。筑垒设防,古代的镇也有为军事目的而设。这些在教材中都有表述。至于城市的涵义,教材也有界定。城市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这是教材的表述,如何准确的把握进而理解城市的形成原因,首先需要对城市的概念加以解读并加以实证。

  当今时代,城市比比皆是,但在古代,大家所在的城区是否算得上城市?这是一个不能一概而论的问题,因为,有些县城充其量就是一个集镇。在上此课的时候,很多教师会以本县或本市的乡土史来例证古代城市的出现。如笔者所在的马鞍山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1956年建市,历史上,今天的市区并不是城市,而是一片农田。马鞍山市区曾经隶属于当涂县,因此,我们以当涂县为例,来说明历史上马鞍山地区城市出现的情况。笔者查阅地方资料,找到了一些可以用来佐证的材料。依据乾隆十五年(1750)当涂县城郭图,当时的当涂城关姑孰镇,是太平府和当涂县两级行政机构驻地。康熙十一年(1672),当涂县城重修,周长9里18步[5],而清代安徽省省会驻地安庆,周长9里13步[6]。当时当涂县城有行政机构,有军事机构,文化机构,有交易场所,安徽学政衙门就设于当涂。古代当涂是府级机构驻地,相当于现代的市级,城市规模大致超过省城,从政权机构的设置来看,具有一定的政治权力,有军事防御机构、经济活动场所、宗教祭祀场所,所以说具有一定的城市规模,算得上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当涂县城为例,就见证了明清时期马鞍山地区的城市出现。

  理解成于对概念的迁移。其实,上述分析的过程,是历史解释的过程,也是史料实证的过程。这个过程,意在说明古代马鞍山地区城市出现的情况。古代众多的县城算不算城市,是否具备城市的规模,没有现成的答案,甚至有相左的意见。通过揭示城市的概念,搜集并出示古代县城或市区规模的相关史料,理清该城是否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这个分析的过程,既是对城市概念解释的过程,也是史料实证本地域城市出现的过程。

  基于理解的教学,通过对本地县城或市区是否是古代城市的分析,学生获得的是史料实证素养,掌握的是史料实证的方法,有了这种基于对概念理解的方法,就可以举一反三,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基础,这就是历史理解。换言之,“衡量‘理解’的一个基本指标是能把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环境和挑战中,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7]要做到真正的理解。通过解释,帮助学生领悟到学习不仅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和能力,也就是历史学科要掌握的素养。“历史教学中的历史解释,本质上不是为了对历史事实做出解释,而更追求学习、领会和尝试历史解释过程中,习得关于历史解释的相关素养。”[8]

  理解不仅是对知识的掌握,事关知识的迁移,更是一种能力和方法。历史课程的教学设计,需要基于理解而进行,只有对课标和教材的理解,才能把握教学的方向和尺度。而历史理解的过程,也是历史解释的过程和史料实证的过程。选择性必修课程中,历史理解同样重要。

  【注释】

  [1][7][美]威金斯、麦克泰格:《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第二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42页、译者序4。

  [2]李凯:《论高中选择性必修教学中的删繁就简——以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为例》,《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1年第4期,第19页。

  [3]吴筱玫:《核心素养导向的备课》,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146页。

  [4]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第5页。

  [5]《当涂县志》卷六,乾隆十五年修。

  [6]《安庆府志》卷之五,康熙十四年修。

  [8]曾健:《解释性历史教学的实践要领》,《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22年第8期,第60页。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