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心旷 临流意远——以联系教学法为例构建历史课程结构

  • 来源:中学历史教学
  • 关键字:教学法,历史,结构
  • 发布时间:2024-01-05 10:52

  张海玲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到:高中历史课程结构的设计考虑到与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关联,考虑到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的关联,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结构具有关联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历史是一张联系的网,基于历史的不同联系进行教学,深入学习新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性结构,形成全面的、深刻的历史认识,发展核心素养,做一个古今贯通的人。

  一、以中外历史的联系为例——挖掘课程结构的关联性

  新教材涉及世界史的部分进行了调整,有些内容与学生的时空距离远,不易激起学习兴趣。世界史的教学,笔者建议加强与中国史的联系,帮助学生构建中外历史知识的关联性结构,贴近最近发展区,加强世界与中国的联系、他乡与故乡的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赋予知识更多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素养。

  古希腊罗马文化是欧洲文化的源头。右图是一幅从意大利古城庞贝出土的马赛克镶嵌画,创作于公元前1世纪早期,描绘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情景。它反映了古希腊文化在古罗马的传承。

  ——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马赛克镶嵌画,简称马赛克,今天,我们对这一名词非常熟悉,通常会联想到视频、图片打上了马赛克,用于保护人们的隐私,或掩盖某些信息。那么,古希腊何以产生马赛克镶嵌画?联系旧教材必修1和新教材选必1,古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海岛众多,少开阔的平原,富藏大理石矿和优质陶土,采矿业、采石业、制陶业等手工业发达,古希腊文化中很多内容都与此有关,比如,他们的建筑以石材为主[1];雕刻艺术以石雕为主;用大理石铺地等。最早的马赛克是从大理石铺设地面衍生而来的,早期居住在洞穴里的人们,为了让地面更加坚固、平整,会采用大理石铺设地面,小的、碎片的大理石块也不能浪费,拼在一起就形成了马赛克。“马赛克”是拉丁语碎片化的意思。随着人们审美的提高,一些贵族不满足单调的住宅装饰,追求大理石铺设的花样,马赛克逐渐发展成马赛克画。希腊人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就开始制作马赛克画,古希腊被罗马征服后,罗马人继承并发扬了马赛克,罗马帝国时期是马赛克的黄金时期。到拜占庭帝国时期,马赛克又发展到新高度。在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遗址中也发现了马赛克画,他们使用马赛克画装饰神殿的墙面,拼接出简单而生动的画面,用于点缀和美化神殿的石墙,说明马赛克传播到两河流域。

  在世界古文化中,其实不仅古希腊有马赛克镶嵌画,我国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铜牌[2],也是同类的艺术表现形式。今天,马赛克常在艺术和生活中出现,马赛克画成为一种重要的美术种类,在装修、装饰、公园道路铺设、首饰制作等领域也常看到马赛克的影子。

  选择性必修3《欧洲文化》还提到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大哲人”,“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他用对话形式提出的哲学思想由其学生记录下来”。这一内容可对比轴心时代的古圣先哲,同一时期,中国的孔子、曾子、子思、孟子,印度的释迦牟尼佛、须菩提、舍利子等都是师生传承的关系,《论语》就是孔子和学生的对话及言论,《金刚经》是释迦牟尼佛与须菩提的对话,轴心时代产生的这类文化现象用对比联系的方式,学生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领悟。

  二、以历史概念的联系为例——把握课程结构的层次性

  余英时教授说:“研究思想史而不深入‘内在理路’,则无论如何讲不到家,只能在边缘问题上徘徊。” 以“宋明理学”为例,这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历史概念之一,新教材对这一内容进行了拆分,将其分布在必修与选择性必修。必修教材在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分别介绍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选必教材有多处涉及宋明理学,要让学生对这些散落在不同地方的“宋明理学”有清晰的认识,需要教师深入浅出、有层次性地讲清它们的内在理路,运用历史发展的古今联系、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把心学与儒学的关系厘清,把心学跟西方心理学的区别搞清楚。

  西方心理学跟陆王心学最开始都是从哲学发展而来的,称为哲学心理学,在西方以苏格拉底、柏拉图为代表,在中国以孔子、老子为代表,后来发展为科学心理学。科学心理学是随着近代工业革命发展而来的,1899年德国人在莱锡比大学设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科学心理学产生了很多学派,比如行为主义心理学、构建主义心理学等。目前大学的心理学课程大部分是从西方引进的,在翻译“psychology”这个词时,可能就是借用了心学、理学的概念。

  《中外历史纲要(上)》对陆王心学这样描述:明朝中期,王守仁在南宋陆九渊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一套以致良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成陆王心学。由此可知,陆王心学的核心就是良知。那王阳明是怎么解释“良知”的,教材引用了他的原话:“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这里的“知”不是知识的“知”,是知觉的“知”,良知是人本来就有的知觉,是人的本能,是不需要考虑就能觉知、不需要学习就会的,知冷知热、羞恶耻让是每个人都有的功能。

  教材还有一句:良知就是隐藏在每个人心中的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所以,良知就是天理,理学即是心学,都是围绕“心”的定义。理学、心学都是儒家的道统,不仅在于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更在于理学、心学的内涵。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尚书》

  克己复礼曰仁——孔子

  存天理、灭人欲——朱熹

  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孟子

  《尚书》的这句话被称为十六字心法,是尧禅让给舜、舜又禅让给禹的,尧舜禹不仅禅让了权力,还禅让了心法,这个心法经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一直传承了下来,成为儒家学说的重要内容,所谓仁、义、礼、智、信也都是围绕着心展开的,如“仁”就是心中的“仁”,孔子说“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仁者,爱人”,爱人必是在心中的爱,孟子说“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可见,这是一脉相承的。

  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存的就是十六字心法里的“道心”,灭的是“人心”,因为人心是危险的,道心是微妙的。比如贪官一定知道贪是不对的,这是每个人心中的天理、良知,是道心,却抵不住诱惑,被贪念遮蔽了、被污染了的心(即人心)蒙蔽了,犯下罪行,所以人心是危险的。如果他懂得“存天理、灭人欲”,就会做有良知的清官。孔子又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自己的私欲,克自己的人心。礼者,理也。礼字通“理”,复礼就是复“心中的天理”,“克己复礼”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就是“仁”,都是围绕着“心”展开的,所以,宋明理学就是儒家学说。

  三、以必修与选择性必修的联系为例——凸显课程结构的渐进性

  必修教材采用纲要的形式对中外历史演变进行了梳理,选择性必修教材对中外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主题进行了专题式构建,体现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渐进性。因此,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教材之间的联系。以选择性必修2的教学为例,在农业社会,植物栽培对历史的影响很大,动物驯养对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教材新增了美洲史的内容,是不少教师觉得棘手的部分,不妨尝试把动物驯养和美洲史串联起来。

  畜牧是在狩猎的基础上,随着农耕和定居生活的出现而产生。世界不同地区的居民把几种主要的动物驯化为家畜,距今约9000年前,西亚的人们已经饲养绵羊和山羊。距今约8500年前,中国贾湖的居民已经饲养猪;后来,河姆渡的居民也饲养猪和狗。距今约6000年前,南美印第安人驯化了骆马。

  人类自旧石器时代已经开始狩猎野马,并在新石器时代实现了对马的驯化。现有考古资料显示,家马最早驯化于距今5000年前后的中亚阿姆河和希尔河地区,包括中国黄河流域在内的多个地区也较早完成了对马的驯化。

  ——教育部《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对比新旧大陆的动物饲养,旧大陆的家禽家畜较丰富,新大陆缺乏大型的家禽家畜,只有印第安人驯化的骆马,只有骆马会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骆马既不是骆驼,也不是马,它既不能像骆驼一样驮着几百斤的重物远行,也不能像马一样载着人奔驰、战斗。最关键的是,印第安人没驯养其它哺乳类的家禽家畜,致使他们的免疫力是有限的。新航路开辟后,他们因感染殖民者传染的疾病而大量死亡,但是并没有说殖民者因感染印第安人的疾病而大量死亡。

  人身上携带了很多细菌、病毒,大部分是能和平共处的,只有少数会让人生病,其中,很多的传染病就来源于哺乳类家禽家畜。如选择性必修2第六单元讲到牛痘接种术预防天花,牛痘、天花就来源于牛,而流感很多来源于猪。新大陆因为没有这些大型哺乳类的动物,土著居民就缺乏相应的免疫力。

  其次,骆马不能发展成骑兵,甚至是马拉的战车,所以它的战斗力必定是有限的。由于不能远距离征战,帝国的规模很难有大的突破。另外,新大陆的居民不能像旧大陆的居民一样,进行长距离迁徙。因此,文明扩展的范围受到限制。对比《中外历史纲要(下)》第3页插图《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和选择性必修3第30页插图《美洲印第安文明分布图》,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文明都在不断扩展,文明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甚至连成片,而玛雅文明区、印加文明区和阿兹特克文明区都相对较小,且相对孤立和封闭。

  再次,印第安人只有骆马,当欧洲殖民者骑着马来战斗时,印第安人很快就被打败和征服了。出乎意料的是,西班牙殖民者只用了62匹马和106名士兵就轻易征服了诺大的印加帝国。[3]可以说,马和马镫改变了整个战争的面貌。加上疫病的传染使印第安人大量死亡,当他们看到殖民者好像有神赐的免疫力一样如入无人之境,心里的防线也跟着坍塌。这些不仅加速了殖民者征服的过程,也使得美洲的本土宗教很快消失,被天主教取代。

  另外,骆马不是强有力量的牲畜,美洲文明没有发展出铁犁牛耕技术,尽管美洲农业有很多优势,尽管有金属冶炼,由于没有牛等强壮有力的牲畜,缺乏动力,制约了农业经济的水平和规模。这在教材上也有蛛丝马迹,16世纪,法国人速写的《印第安人农耕图》,描绘了印第安人挥舞着锄头辛苦地劳作(选择性必修2第5页插图),其中,没看到动物动力的牵引。

  恩格斯曾说:“当我们通过思维来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4]联系教学法就是站在全局的高度,围绕课程的整体结构,以点串线、以线织面,构建历史的“画面”。

  【注释】

  [1] 周明学:《高中历史讲义纲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8页。

  [2] 教育部:《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2年,第21页。

  [3] 杜君立:《历史的细节》,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3年,第4页。

  [4] 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95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