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梦娇
日本摄影,尤其是风格被冠以“私摄影”之名的一批作者,是世界摄影中极为特殊的一道景观。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摄影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爆炸式的关注,之后一直持续数年。2010年,在权威摄影杂志《英国摄影期刊》举办的“二十五年来最佳摄影集”评选中,深濑昌久的《鸦》力压各路名作获得第一。该杂志评价这部摄影集是“一个充满隐晦与苦涩的杰作”。
以此为契机,“深濑昌久”这个名字,连带着那散发着沉郁、神秘气质的鸦之暗影被更多人认知。同时,几乎永恒般的,深濑昌久与孤寂画上了等号。但他仅仅如此吗?
这个疑问,就是《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这本书诞生的起点。2022年是深濑昌久逝世十周年的年份,特别值得纪念。本书的作者濑户正人,1979年成为深濑昌久的助手,此后帮助深濑放大制作了包括《鸦》在内的众多代表作。他深度参与了深濑的作品创作,是整个日本摄影黄金时代的目击者,也是深濑艺术人格的见证人,更是与深濑一起生活过的友人。在逝世前长达20年的时间里,濑户正人一直陪伴着他,与他在疗养院度过了漫长的时光。
深濑少言寡语,不爱谈论创作,也不像其他很多同时代的日本摄影家一样擅长随记生活。人们对他的创作内涵以及与其妻子洋子的关系疑问颇多,却只能在只言片语中揣度他的性格。他不喜与人交谈,濑户正人成为他工作室助手好几个月后,才第一次与他聊天。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虽与他认识,却很少能描画出他的私人世界。这本书即便在日本,也是第一本描绘深濑昌久生活细节的传记式作品。
这就是我们决定引进这本书的原因,即以濑户正人的贴身视角,补全神秘的深濑昌久形象。
本书中的部分内容,自2019年起在日本摄影杂志《日本相机》中连载,后增补修改后集结成册。在濑户正人笔下,那个神秘的深濑变得鲜活,两人一起捉弄路人、逗猫、喝酒的时光也显得灵动非常。
深濑的作品本身呈现出了多变的复杂性,他既是作品中的“洋子”也是“小猫佐助”和“乌鸦”,那些疯狂、诙谐、孤独、阴郁都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实例来印证。但这本书的视角是亲昵的,深濑不是以一个孤高的艺术家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他不是众人眼中“对别人不感兴趣、缺乏表情、很少说话、难以理解”的摄影家,而是孩子气、怕寂寞、像猫一样的人。这是只有濑户正人才能看到的深濑昌久。在与这位学生的交往中,深濑是放松而立体的。
除了濑户正人对深濑昌久生活及创作的记录与解读,书中最精彩也最打动编辑部的细节,就是学生濑户正人以自己的人生对老师深濑昌久的创作进行了延续。书中,濑户正人追随着深濑昌久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张神秘照片,找到了照片诞生的海港,拍下了一模一样的景观。跨越几十年,曾经沾染过书中所谓“深濑病毒”的濑户正人,重新见证了深濑镜头下的世界,完成了时间的闭环。参与本书的众人,也通过他的写作,目睹并有意无意地踏入了这种闭环。
译者唐诗因编辑濑户正人的《亚洲家族物语》与作者结识,在编辑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诸多有趣的“场外信息”。由于濑户正人特殊的出身(日越混血,在泰国出生),通过交流、观看作品其实无法直接判断出他的国籍,也就是说,在交流过程中是很难感受到彼此身份上的差异或隔阂。他的着装总是带有一些东南亚风情,每次见面,即使是下午,也会邀你喝一杯啤酒,让人觉得和他相处非常放松。或许正是这样的特质,使他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极佳的文笔,同时也让他能够亲近像深濑昌久这样“怪异难懂”的人。译稿完成时,译者曾说,感觉就很像是跟着深濑走过黄金街上一家又一家酒吧,一起喝完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最后一杯干马天尼下肚的时候,也有一种真实的别离的伤感。中文版出版后,濑户正人告诉译者,自己买下了书中提到的深濑先生旧居,正在改建中。他还会更新生活在这座旧居中的近况,比如“最近帮邻居家收柿子,邻居分我一些,就晒在了院子里”“最近在院子里BBQ”“最近院子里的樱花开了”……
本书的设计师山川,也基于这样的文字氛围与内核,在传达深濑昌久重要性及逝世十周年庄重感的基础上,力图还原濑户正人充满细节又略带忧郁的追忆情绪。装订使用贴布裸脊精装,在实现内文跨页展示摄影作品的同时令外观保持挺阔、郑重。内封以丝网白将传主代表作反转印刷,为呈现胶片负片的原始色彩关系。外封选用惊恐腾飞的鸦群做底色,并以丝网墨点传达层次感,希望可以传达深濑昌久作品里复杂的冲击力。
我们希望这本书在中文世界的传播,可以带来一个更生动、风趣、立体的深濑昌久。
余梦娇,《深濑昌久:渐渐变成乌鸦的男人》编辑、光启书局编辑。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