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

  • 来源:北大荒文化
  • 关键字:新媒体,高校红色文化,传统创新
  • 发布时间:2024-03-30 10:42

  陈欣瑶

  四川旅游学院

  摘要:新媒体在传播速度、信息量等方面都具备着显著优势,这也在不同方面为红色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广泛性与开放性的不断增强创造了良好条件。尤其是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接触红色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少,对红色文化的精髓了解的不够,难以做到全面正确的解读。对此,各高校应将自身传播红色文化主阵地的作用更好的发挥出来,借助新媒体来以更新、更多的形式向大学生传播红色文化,增强大家的认知,并主动传承。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红色文化;传统创新

  前言:在互联网时代环境下,大学生获得信息的路径,以及接收到的信息也快速增加,面对多样文化思潮的冲击,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思想、精神偏差。基于此,不论是为了促进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进一步提升高校德育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都不能忽视以新媒体来进行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探索。

  一、围绕红色文化主题来建立网站

  各高校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条件来构建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平台,合理增加有关红色文化的教学内容。尤其是对于新媒体各项优势的利用,可促使更多学生更全面、深刻的认知红色文化,产生情感共鸣,内化于心的同时,能够积极的外化于行,牢记初心使命。学校可以多构建一些创新性、吸引力都比较大的红色文化资源网站,可以围绕建党、土地革命、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等几个角度来构建,让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全国人民开展艰苦奋斗的做出更深层次的了解。通过这类主题网站的构建,可多角度且更全面的展现中国革命的发展历程,还有各式各样的红色文化资源,这样之后各高校再开展思政教育,以及红色文化教育工作的时候也能够拥有更广阔的平台,获得坚实体系的支持。为了让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永恒价值有更深刻的领会,可以从中不断的汲取营养、获得力量,各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来进行红色网站的建立,对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进行不断更新[1]。

  二、充分利用新媒体广泛传播红色文化

  新媒体具备的优势特点已经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了充分体现,对此,各高校要做到对新媒体的灵活运用,借助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来增加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度,多角度进行创新探索。尤其是微信、微博,在现代信息传播、分享和聊天中,一直都是获得大家青睐的平台,借助这些平台可以让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分享更加的轻松、自然。除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图书馆、学生会等公众号的开通,各高校也要给予足够重视和及时维护,及时的将搜集到的,适合的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发布到公众号上,高校的辅导员、思政教师等人员对公众号发布的红色文化信息要及时转发,给予适当的点评[2]。如,可以围绕能够快速吸引大家注意力的红色名人故居来进行相关专区的设置,让学生根据自身感兴趣的故居来做出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与之相关的红色文化故事或者是事迹做出全面搜集整理,以此来实现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拓宽大家的认知视野。除此之外,各高校也可借助微信或者是微博来上传自己的观点,增加和学生的互动交流,通过“意见领袖”作用的有效发挥来给更多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可以围绕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是某个人来多角度的开展充分讨论。简单来讲,就是在网上互动、讨论和转发与革命发展历程,对不同革命家功过是非进行辩论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为红色教育带来新的启发,也能够更进一步的增强红色文化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注重第二课堂红色文化建设的创新

  第二课堂红色文化建设的创新要想获得理想成果,就不能忽视顶层设计,以及各方力量的整合利用,通过构建可行性较高的红色文化建设方案,能够有效拓展出更多关于红色文化传播、弘扬的路径与方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应重视起红色历史展览馆,还有党史教育基地的建设,对于新媒体的创新利用也要做出充分考虑,通过对相关设备、资源的积极引进来尝试借助VR、AR 等先进技术手段来更好的传播红色文化。比如,可以借助VR 或者是AR等先进技术来创设身临其境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全身心投入当中对红色历史事件有深刻认识,特别是一些会议事件、战争事件。可以利用VR 来给大家再现遵义会议的现场,或者是一些红色名人故居。透过VR 技术,学生可以更清晰的看见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人在故居对当时各方处境的分析和认识。这样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讲,不仅更加新颖有趣,留下的印象也一定更加深刻,对红色文化产生的兴趣也会更高,能够为之后的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又或者是利用寒暑假的机会来组织大家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大学生去到各地参观红色名人故居,在丰富学习体验的同时,充分感受到共产党人不论是面对怎样的环境都能够坚定理想信念,不断拼搏的精神。且通过参观各地的战役纪念馆,也可借助新媒体手段来将当时场景是多么的惨烈,以及我军的指战员是多么的英雄再现出来,这不仅是传播红色文化的重要路径方法,也能够让大学生们在参观学习中有更多思考和认识,通过进一步优化社会实践、红色文化的结合,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会得到显著增强。此外,也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方式来促使大家多角度、深层次的了解红色文化,主动传播红色文化。在这一方面,学校的思政部门、团委等都要发挥自身作用,组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小组,将更新的观念、思维有效融入到混合教学方式当中[3]。如,可以让学生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介绍红色名人故居,或者是录制红色微短剧,或者是结合参观学习的感想来进行演讲,以此来更好的拓展传播、弘扬红色文化的路径。

  结语:总而言之,红色文化承载着革命与时代精神,在新时代快速发展下,也融入了新的内容。各高校若能够通过对新媒体平台的充分整合,对红色文化内涵做出全面、深入挖掘,既可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传播体系的构建,也可多角度的弘扬红色文化经典,使得更多大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对红色文化有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并从中获得更多激励、引导和鼓舞,促进高校教育水平与层次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师丹丹. 探析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 [J].中国民族博览, 2023,( 20): 160-162.

  [2] 刘潇潇,李治勇. 新媒体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评《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J]. 科技管理研究, 2022, 42( 05): 229.

  [3] 钱春彦.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红色文化传承的创新性发展探析 [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1, 23( 06): 92-94.

  作者简介:陈欣瑶,四川旅游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