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学习,理论,思考
  • 发布时间:2024-03-30 17:00

  于 静

  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所在。新课改下,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阅读实践中丰富情感体验,熟练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本文就此展开分析,首先了解深度学习理论内容,并明确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不足,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措施付诸实践。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素养和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通过语文阅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因此,新课改下应高度重视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践重要性,紧紧围绕新课改目标来推陈出新,彰显学生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兴趣,在沉浸式阅读中来提升学习效果。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也要适当地增强交互,加强教师引导和帮助,为阅读教学活动开展提供力量支持,提升阅读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各项素质能力高层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 深度学习理论的内涵和应用价值

  1.1 深度学习理论的内涵

  深度学习理论,重点在于“深度”,是一种深层次、高阶段发展的学习活动,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高水平发展。深度学习理论经过长期实践和完善,内涵愈加丰富,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就深度学习本质来看,是在理解性学习基础上,有意识、批判性地学习新内容,与原有认知结构有机融合,并增强各种思想内在联系,促进知识结构迁移,做出合理的决策。深度学习相较于传统模仿式学习而言,突破了传统固有思维限制,基于自身理解和经验去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便于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基于深度学习,强调教师引导下,紧紧围绕有一定挑战难度的主题内容全身心学习,丰富学习体验,获得发展,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此期间,学生通过学习学科知识点,在深入理解中逐渐触及学科本质,赋予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与活力,在掌握学科思想方法基础上树立正确价值观和积极学习态度。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长为一名社会所需要的优质人才。

  深度学习理论包含了情境学习理论和元认知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指在创建的情境中学习知识,随着情境变化,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学习技能等要素也将随之变化,引导学习者积极主动参与的同时,通过情境创设来强化学习者知识和技能。元认知理论包括观察、反思、评价与运用几个环节,观察是有计划的自我约束,对认知全过程监控;反思是检验学习成果是否符合预期,为什么没有达到理想目标;评价是综合评估学习成果,依据反思后的措施积极改进,寻找到最佳方法和措施来解决问题;运用是将具体措施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应用,动态调整和改进。基于不断循环,促进个体成长和发展,对于学习者思维能力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2 深度学习应用价值

  (1)深度学习便于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自我认知水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引用深度学习理论,重点在于知识综合与完整,基于单元任务来整合零散知识点,激励学生知识理解和记忆过程中的批判分析,整合新旧知识,在内化知识结构过程中形成较完整的发展体系,对于学生自主实践探究能力发展有着积极作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知识转化和应用能力,置身于对应情境中学习实践,具备一定的深度学习能力。根据《教师教学用书》内容来看,明确了阅读教学过程需要深度学习,二者目标是一致的,有助于学生在问题分析和解决中逐步提升思维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2)有助于培养学生语感,加深知识点理解。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可以指导学生精读或范读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语感。基于广泛阅读累积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夯实写作基础。基于深度学习理论进行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持久的阅读习惯,丰富阅读素材积累,为写作能力发展提供支持。如果缺少充足的素材支持,那么写出的文章也会空洞无物,影响到写作质量。所以,鼓励学生广泛、深入阅读,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实现语文核心素养发展。

  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本质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深层次学习奠定基础。在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中,加强师生互动,在教师带领下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增强阅读深度和广度,并且在丰富情感体验同时,培养学生阅读思维和语感,提升学习效果。阅读深度学习是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建构而来,是一个系统提升过程,要求学生在丰富语言储备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3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措施

  3.1关注学生真实学习体验,提升阅读水平

  (1)增强认知,营造阅读情境。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一个有效措施即增强认知,营造良好的阅读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整合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创设情境,借助学生熟悉的内容来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情境学习中,仔细回味和感受知识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情感体验,为学生注入源源不绝的学习动力。通过创设真实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想象力,为后续教学活动高质量展开奠定基础。如,讲解《故都的秋》这篇文章时,可以提出问题“简单说一下你对秋天的印象”,调动学生对秋天的感知和体验,也可以由教师播放秋天落叶视频,增强学生对秋季场景感知和体验。又比如,在讲解《短歌行》时,多数学生读过《三国演义》,对于曹操这一人物有着一定了解,因此不需要耗费过多时间去讲述曹操个人资料,而是重点讲述文章创作背景和中心思想,并联系以往所学的《观沧海》内容,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短歌行》中情感的感知与理解。教师创设阅读情境,需要有方向和边界,做好指导和约束,在努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同时,实现语文课程回归实际生活。

  (2)付诸行动,优化设计阅读活动。在阅读活动设计方面,要有着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促使学生可以深度学习,知识和能力更高层次发展。良好的阅读活动,可以显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赋予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与活力。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激励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过程中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而这则需要教师组织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语文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知,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如,组织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阅读活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在阅读活动实践中来创造性发现。挑战性的阅读活动,全过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但却可以赋予学生深层次阅读动力与活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在组织《梦游天姥吟留别》《琵琶行》群文阅读活动时,要求学生先阅读,了解作者,让学生指出李白描写梦境的诗句,切身感受潜在的情感变化;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分析李白所描绘的梦境和实际生活有哪些相似之处,在此期间,教师可以积极收集资料,引入终南捷径内容,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到名山和青崖的含义;带领学生鉴赏和探究,总结归纳出“以彼逆此”诗歌解读法,带给学生丰富、深刻的学习体验。最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来探究“包公断案,司马青衫为何湿”,解读中可以突破学生原有认知,在史料结合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青衫湿原因,显著增强学生人文情感体验。

  (3)更新完善,深度开发阅读资源。结合新课改相关要求,高中阅读教学中要明确总体要求,积极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并对资源深层次开发和利用,带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学习情感体验,取得更加理想的阅读成果。为学生提供多元变化的阅读资源,应深层次剖析各层次、各阶段学生的阅读需求,并选择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形式整合,突破时空限制,令学生欣赏优美文章同时,开辟更多自主思考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通过对合作共享阅读资源开发和利用,有助于增强师生交互,在交流互动中实现情感升华,促进学生思维开发和拓展。另外,教师要在阅读前做好资源的审核分析,依托于现有教学条件组织教学活动。如,基于专用教师进行整本书阅读活动,这个课内外资源,为学生高效学习起到启迪和帮助。

  3.2 推行内容整合,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

  (1)挖掘知识内在联接,开辟立体思维空间。依据新课改要求,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增强课程彼此衔接,围绕主题内容来组织多篇文本进行讲解分析,这种点面结合。以往单向的线性思维,会限制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导致部分内容解读过于单调,将学生的思维束缚在某一范围。当代社会发展中,复合型人才稀缺程度较大,依据深度学习理论来挖掘知识内在联系,有机整合下来提升阅读层次性,在深刻理解中将所学知识与现有认知体系有机融合,系统化梳理知识脉络,组织发展性学习活动。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学习前,就可以回顾下学生们所熟悉的《水浒传》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和认知,为后续深入剖析文章奠定基础,并激活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建构知识系统。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对林冲人物形象的认知,然后进行文章阅读,从而更加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中的突发事件。深度学习,其本质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优良思维品质,锻炼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总结归纳能力,建构完善的知识结构。如,《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主要内容是挖掘知识点潜在的逻辑关系,启迪智慧,梳理思路,引导学生去体悟和感受思想内涵,最终实现知识体系建构和完善。

  (2)整合多样化学习材料,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可以立足于文本内容组织教学活动。教材是阅读教学主要依据,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学内容组织规划时要充分依托于教材,促进课内外文本有机整合。综合考量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围绕某主题内容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分析,在阅读感悟中逐渐养成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和思维品质。如,围绕“青春的价值”主题内容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其中所涉及的诗歌与小说是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但这七部作品内容和风格经过总结分析,发现均以表现青春昂扬的激情为主。所以,教师要遵循教材编排意图或主题来整合文本内容,细化分类学习任务,挖掘其中彰显人文内涵的作品和可以指导写作的作品,细化分类,便于学生直观、深入掌握文本内容。“1+X”群文阅读教学,选择某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为主题,实现相匹配的“X”篇文章,基于结构化文章组织阅读教学活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按照一定顺序让“1”和“X”依次呈现。如,讲解鲁迅的《拿来主义》内容教学中,先展示文章论证结构,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前七段仅是单纯破吗?”“鱼翅、姨太太等名词如何细化分类?”基于提问、思考、回答的方式,对文本内容整理和补充,指导学生加深文本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入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展示很多亮眼的评语辅助教学,在清晰的语言表达下直观呈现矛盾冲突在学生面前,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拓展和完善。也可以围绕主题内容组织多篇阅读文本,多角度、多层次比较分析,带给学生更加丰富、深刻的情感体验。

  3.3 深化思维交流,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师生交流互动,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在思维碰撞中来提升思维能力,高效完成教学任务。聚焦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层层递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高水平发展。文字细节对比分析,引发学生辩证性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学生沉浸于作品营造的情感世界中。捕捉文本作品中的细节,有助于揭示作者情感变化,在沉浸到文本同时,也要调出文本,依据细节内容来设计问题,可能会获取理想的效果。如,《拿来主义》阅读教学中,围绕学生兴趣点组织辩证活动。阅读目标是理解文本现实针对性,在感悟作者字里行间中流露的情感和主张,明确论证思路,增强思维深刻性,对于学生思维能力高水平发展大有裨益。

  4 结论

  综上所述,深度理论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可以创设有助于学生全神贯注阅读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探究,摸索深度阅读方法,丰富情感体验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各项素质能力高水平发展。

  (作者单位:海安市曲塘中学)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