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支持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研究

  • 来源:辅导员
  • 关键字:心理学,小学班主任,策略
  • 发布时间:2024-06-25 10:26

  孙春梅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郑集实验小学田庄校区 221000)

  摘要:依托心理学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有助于从根本上深层次影响学生的行为和思想,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文章结合具体的德育案例,从注重合理暗示,明确是非善恶;设计奖惩制度,纠正价值观念;强化荣誉感受,提高个人品质;组织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等方面,探索了心理学支持下的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关键词:德育;心理学;小学班主任;策略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幼,心理还未发育成熟。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班主任若想落实素质教育,应当立足于心理学视角,开展高质量的德育工作,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下面,通过合理暗示、奖惩制度、荣誉激励、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探究心理学支持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策略。

  一、注重合理暗示,明确是非善恶

  根据积极心理学,儿童的德育工作应当通过合理的防控与干预,对学生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但这种约束应以引导为主,不要采用强硬的命令,否则,很容易伤及学生的自尊心,或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初步具备了判断对错的意识,班主任应当采用合理暗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是非善恶,加强自我的行为约束与道德约束。对此,班主任可以从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入手,融入教育暗示,让学生能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

  比如,班主任组织班级扫除活动时,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小学生由于性格各异,有些学生会乖乖听从劳动安排,有些学生则会因为性格跳脱而开始用劳动工具不断打闹。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放任不管,就会影响到扫除进度,如果大声呵斥学生,就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阴影。此时,班主任比较正确的做法,是用微笑和点头赞许认真劳动的学生,面对调皮的学生,则用严肃的眼神凝视他们,配合微微的摇头。让调皮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不正确,已经引起了老师的不满,继而会因心中忐忑而立刻停止嬉戏。由此,通过合理的细节暗示,可以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效率。

  二、设计奖惩制度,纠正价值观念

  班主任的暗示,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行为的不妥之处,而通过科学的奖惩制度,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以及哪些正确行为需要再接再厉。对于奖惩制度而言,班主任要做到赏罚分明,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标准,保证奖励与惩罚的公开公正。由此,可以加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信服力,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观念。

  首先,关于奖励制度,班主任要认真关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观察学生的行为体现出哪些良好的道德修养。比如,德、智、体、美、劳等个人素质全面发展,平时“五育”成绩十分优异的学生;能积极遵守校纪校规,有拾金不昧、尊老爱幼、助人为乐、大公无私行为的学生;能积极参加各项公益活动的学生;能积极参加各项知识竞赛活动的学生等等。班主任可以通过通报表扬、颁发奖品、记录档案的方式,给予学生奖励。同时,班主任要点出学生受奖励的原因,公之于众,为其他学生树立道德模范,让更多的学生都能争相效仿。其次,关于惩罚制度,主要针对违反校规校纪的学生。比如,有恶意侮辱他人或打架斗殴、故意损坏公物、旷课逃课、看不健康刊物、不遵守社会公德等行为表现的学生,要适当加以惩罚教育。比如,对其取消原定的奖励,要求犯错学生书写检讨和改正承诺书。通过警告的方式告知学生,严重的错误会记录档案,对其未来的人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让学生对学校纪律抱有敬畏心,才能迅速改正自身的行为错误。

  三、强化荣誉感受,提高个人品质

  根据积极心理学,通过荣誉感的驱动,人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责任感,提高服务意识,激发自我牺牲精神。对此,班主任可以结合“集体”理念,用团队荣誉落实德育工作,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个人品质。

  比如,班主任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周根据各小组的学习和行为表现,评选出多个优秀集体和优秀标兵。例如,卫生保持最好的“卫生标兵小组”,纪律保持最好的“纪律标兵小组”等等。对于这些小组,班主任会在一周一次的班会中郑重颁发流动红旗、精美肩章,让学生在潜意识里感受到一种荣誉感。如果获得红旗、肩章的小组在下一周出现了问题,班主任可以指出:“由于某某小组中的某某成员犯下某某错误,本次流动红旗很遗憾未能继续保持,由另一个某某小组获得,请大家为新的标兵小组鼓掌。”由此,通过集体荣誉的影响,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个人的错误能辐射到集体,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其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不断砥砺自身品行,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

  四、组织实践活动,实现知行合一

  小学德育工作不能只是讲道理,班主任应当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将心理学、德育活动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贯彻“知行合一”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领悟优秀的传统美德,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班主任可以组织社区服务活动,带领学生前往敬老院、公共社区等地方开展义务劳动服务。通过慰问老人、关心老人,培养学生尊敬老人的思想品质。借助社区劳动,让学生主动清理垃圾,保证周围环境的清洁度,以加强学生的社会服务责任意识。其次,班主任可以综合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组织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比如,从新闻中选取与诚信、礼貌等美德有关的真实案例,鼓励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演绎案例中的主人公,将新闻内容重现。通过表演,学生要认真讨论,思考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违反了诚信、礼貌等美德的基本准则。如果他们是案例中的主人公,应当会如何做一个懂礼貌、讲诚信的人。由此,可以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德育工作体现出寓教于乐的效果。

  结语

  对于德育工作而言,班主任不能只是对学生讲道理,而是要结合心理学,通过科学的实践方式,给予学生深刻的言行引导。对此,班主任应当改变“轻辄严厉批评、重则变相体罚”的错误教育方式,用合理的暗示、科学的奖惩、团队的荣誉、多样的实践渗透心理教育,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为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健. 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探析[J]. 教育界,2023(22):125-127.

  [2]王宏忠.呵护心灵,健康成长——在班主任工作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J].心理与健康,2023(05):70-71.

  [3] 张子刚. 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整合初探[J]. 教书育人,2022(26):32-34.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