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课堂中文言文教学的留白艺术

  • 来源:知识文库
  • 关键字:中职语文,留白艺术,教学
  • 发布时间:2024-07-13 10:34

  朱 静

  留白是运用于艺术领域中的一种创作技巧,在画面中有意地留出空白,能给予欣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如今留白艺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文学领域当中,它属于独特艺术审美。在中职教学中,语文作为重点学科,文言文是教学的重要内容,老师可以利用对文言文教学的留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开展动态阅读活动,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在有限的诗句当中感悟出无限的体会。因此本文对中职语文课堂中文言文教学的留白艺术展开探究,以期提高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职院校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从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语文是中职阶段的重点学科,其自身的人文特点,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当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带动学生思考和体会文化熏陶,提高其审美水平。因此老师要适当地进行留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认真地研读教材,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教学智慧,重新整合教学内容,依据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放性的设计,以更好地凸显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1 使用留白艺术带领学生走入文本,加强学生情感体验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对文本本身的体会和感受属于学生的个人行为,所以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越俎代庖地代替学生完成学习,反而会限制学生思维的发散,让学生局限于字词句的翻译当中,无法真正地感受文言文当中所蕴含的思想和感情。老师要正确地认识到,在文言文教学里,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切忌过分细化性地讲解,压缩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要通过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基于自身的实践认知活动,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认知,获得真情实感。因此,老师应该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情感空白,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出发,对文言文当中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想象,感悟到文言文中最美的画面。

  1.1 在导入环节留白

  在文言文学习的过程当中,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为整堂课的高效学习做好准备,为接下来的学习效果保驾护航。由于文言文的用语以及表达方式与现代汉语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所以中职学生学习起来会有诸多的难度,影响到其学习的热情。因此,老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当中,结合教学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图像刺激下,在脑海里初步地构建起一个框架,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当中,借由老师的引导,自行对框架内的内容进行补充。此外,老师也可以结合背景故事或者相关的影视片段等,来作为教学导入,以更好地遵循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其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文言文的学习过程当中。当然,老师也要充分地认识到,由于中职学生本身在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知识基础上还有待提升,所以教学导入环节要更为精准和精炼,避免过于花哨,以充分地发挥出导入的作用,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调整自身的状态,集中于所学的内容上。部分老师对于教学导入的认知不够全面,常常过于重视导入环节的设置,在课堂开端添加了过于复杂的内容,导致教学的主体不够突出,学生的思维过于发散,留白的空间过多,导致学生无法抓住学习的重点,影响到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导入环节当中,老师应该适当地留白,既避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将精力集中于所学主题当中。

  比如,对于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文言文,老师可以选择趣味性的故事讲述作为导入,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能够在聆听故事的过程当中,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内容。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的理解,用自己的话来复述一遍故事当中的内容,再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围绕相应的学习任务来开展学习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文言文当中的重点。比如《鸿门宴》《归园田居》等都属于故事性比较强的文章,老师可以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对于《六国论》《劝学》等文章的学习,老师可以从其话题出发,让学生进行讨论。比如在学习《劝学》时,老师可以询问学生:“你知道有哪些有关于学习的句子吗?表达了古人对学习有怎样的理解?那么你们是如何理解学习的呢?”借由讨论,自然而然地将学生带入到新课程的学习过程当中,让学生能够借由对《劝学》的学习,了解到荀子对于学习的看法。

  1.2 在朗读处留白

  在语文学习里,朗读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良好的朗读能够让学生借由自身的体会,更好地走入到文本当中,理解文本里的情感和思想,掌握其中的主旨,在朗读里不知不觉地带入自己的情感,受到情感上的熏陶。特别是文言文与学生的日常用语之间有着很大的区别,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笼统地对文言文进行整体梳理,缺乏有效的朗读指导,那么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也只停留于字面意思,无法在朗读里感受其中的趣味。因此,在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老师要借由阅读教学,让学生能够更为深刻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老师要改变传统枯燥的朗读方式,给予学生更多的朗读自由。考虑到中职学生的语文水平以及身心发展特点,老师可以将留白的艺术运用于朗读教学中,以奠定学习的情感基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烘托出相应的情感氛围,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老师可以针对相应的朗读内容,让学生知道应该用怎样的情绪去读,要读出怎样的语调,等等。学生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情感朗读,才能够做到声情并茂,将自己融入其中,完成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获得更多情感上的收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晨读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文言文的诵读,要求学生要能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诵读的方式多种多样,为了提高学生的诵读热情,老师可以利用分小组读、接龙读、诵读比赛等方法,以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体会和感悟。学生在反复地诵读中,既能够加深记忆,熟识文言文的内容,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地品味字里行间的情感,领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穿越时空隧道和古人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在朗读《赤壁赋》时,学生能够体会到苏轼一种豁达的情怀,在朗读《将近酒》时,能够感受到诗歌当中的豪放气势。学生要发挥出想象能力,将自己带入到诗人的世界当中,在脑海当中浮现出诗人的形象以及古诗里的具体场景,从而走出传统的朗读局限,借由朗读让文章中的内容变得更加的充实,学生通过朗读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蕴含于文章中的内容。

  2利用教学留白提高学生质疑意识,提高学生想象水平

  中职学生在思维能力上还有待提升,其认知还处于感性阶层,所以在思考上有着一定的片面性和盲目性,这也就要求老师要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利用教学留白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重新整合,从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从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出发,构建起完善的知识框架。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往往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标准来面对所有的学生,这也就导致学生的个性差异受到了忽视,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因此,老师要借由教学留白让学生敢于开口,学会提出问题,从而完成创造性的学习,能够真正地理解文言文当中所学的内容,经过自身的思考,对文本当中描写的情感和观点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

  2.1 在质疑处留白

  教学不仅仅是向学生教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方法,所以老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够提出问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当中,获得新的知识。特别是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因此在中职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在问题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问题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核心。在传统的文言文课堂中,部分老师往往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只看重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翻译文言文的大致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大部分的老师都能够在课堂里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但是互动的方式以及范围比较局限和单一,且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导致学生拿到题目之后,马上就要进行回答,没有通过自身的充分思考,因此学生所回答出的问题往往比较浅显,没有针对问题展开深层次的讨论,这并不表示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力不足,而是老师所给予的教学留白过少,导致学生没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所以这种提问的方式只强调了回答,而忽视了思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提问的作用。因此,老师要充分地认识到在提问之后要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在课堂当中适当地留白。在语文课堂当中,教学的氛围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整堂课当中都必须要呈现出热闹的氛围,老师要适当地留给学生安静思考的时间,让学生能够静下心来走到文言文当中,与作者之间进行深度的对话,只有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才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仔细地推敲问题,在与老师以及同学探讨的过程当中,说出准确的答案。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认知以及理解都各有不同,所以在面对同一个问题时,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也各具特色,学生在通过充分的思考之后,给出了丰富多样的答案,让语文课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从而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活力,这样的课堂才有真正活跃的课堂氛围,才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课堂,让学生自主地对老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比如,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老师可以利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询问学生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穆公的。借由问题的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在阅读中更加带有目的性,主动地解决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文言文水平。老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问题提问方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老师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在学生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进行提问,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集中性的探讨,从而更好地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其对于文言文主题的理解与体会。

  2.2 在联想处留白

  留白作为一种艺术的表现方式,其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往往是通过留白给予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每一个读者对于作者所有意留出来的空白,都有不同的填补方式,适当的留白能够更好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让读者专注于自身所读的内容当中,从而超脱于文本本身,引导读者更好地感受到作者创作的意图。所以在中职语文的文言文教学中,老师要从文言文本身出发,超越文本,在联想处留白,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比如,在有些文言文当中的重要词语,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所以老师可以从这一点切入进行教学,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想象,无限地填充文言文当中的空白,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其知识应用水平。学生能够从自身具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从教学的情境里去体会和想象,从而真正地走入到文本中,放飞自己的思绪。因此,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利用留白的艺术,让学生自行探究文本当中的留白空间,自由地发挥想象能力,对留白处进行填补。老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个性特点,填补出更加独特的内容,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完成再次创作,给予文言文本身更多的价值和意义。

  2.3 在结束处留白

  教学结束并不意味着学生的学习结束,老师可以通过结束处的留白,来保持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巩固,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加强学生的理解,让学生在课下也能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开展课下学习。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加强教学的生活性,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老师要将教学与生活之间结合起来,即便教学结束,学生的生活仍在继续,所以文言文学习的结束,意味着生活性学习的开始。因此,老师应当将教学分为课堂教学和课下教学,课堂教学的结束只是常规意义上的学习结束,学生走出了课堂,完成了课堂交流,随即进入到生活当中,进入到更为广阔的学习平台中。老师要加强教学的生活性,能够挖掘出更多的教学空白点,让学生学会在自己的生活里感受到更多的细枝末节,将在课堂当中的体会和感悟延伸到课下,从课堂的内容出发阅读与文言文相关的内容,以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不仅能够带动学生更多的文学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提高其创新意识,让学生能够完成二度创造。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当中,老师要利用留白的艺术,给予学生更多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能够走入到文本当中,和作者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借由学生内心的对话,让学生在留白当中读出无限的内容,用深入浅出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