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地理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
  • 关键字:立德树人,高中地理,创新教学
  • 发布时间:2024-07-27 20:15

  吴绍娟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校)

  摘要:立德树人是当下教学开展的根本任务,也是党对我国教育提出的要求。在全新的时代,教师要以党的教育方针为主,把握各学科德育元素,并将其落实到学科教学中来,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基于此,文章以高中地理为研究对象,首先费分析了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立德树人教学元素,而后说明了立德树人在高中地理教学落实的意义,最后以具体的案例提出了立德树人落实的创新教学策略,期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和推动下,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中地理;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 7667 (2024)04-028-01

  在目前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彻底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采用恰当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地理课堂的育人效果,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将德育理念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高中地理教材中的立德树人教学元素

  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高中地理教师在展开教学时需要深入挖掘教材当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这一教学理念深入贯彻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其中,在高中地理教材当中包含着个人层面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社会层面的法治教育以及国家层面的生态文明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所以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地理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在我国人口与环境的学习中加强学生对我国地理环境的认识,强化学生对我国领土完整的热爱。同时也可以在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相关知识学习中强化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等,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观念[1]。

  二、应用“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地理学科的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彻底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壮丽山河有着更加全面的了解,有效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在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与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让学生形成积极关注国家发展政策的好习惯,借此强化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有效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开阔学生视野

  在地理学科当中,不仅包含着地理方面的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经济、环保等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让学生对这些世界性的话题形成属于自己的见解,开拓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并且,在地理学习中,教师也可以在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向学生展示各个国家的地理条件和发展史,让学生对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比如气候变暖、海洋污染等形成一定的认知,让学生形成世界性的大格局意识,进而让学生形成人类共同体的意识[2]。

  三、创新教学策略

  (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维

  在如今的地理课堂教学当中,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展开教学,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老旧,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不足,课堂教学效果较低。所以,在立德树人的教学背景下,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的时候不只是将成绩当做一个核心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重视他们再其他能力方面的发展。

  比如,在选修三当中关于云南梯田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云南梯田的图片,先让学生根据图片初步总结云南梯田的地形面貌。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云南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找出该地区形成梯田种植模式的原因。并向学生提问:“在云南种植的过程中,在水量不均匀的情况下村民需要怎样进行水量的平均分配?”然后学生可以综合当地的民俗、地形地貌、气候因素等各项原因,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二)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元素

  在展开高中地理的教学时,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任务,展开高中地理的高质量教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明白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联系,让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比如,在展开高三选修二中“海水的运动”这一节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好望角”向学生讲解海水的运动会对陆地形成怎样的影响,在此进一步延伸该地区的地形地貌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比如,面对汹涌的海浪,好望角地区形成了多岩石海岬地貌,对海浪进行阻挡,进一步对当地的渔业、海洋工程等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造成影响。在这一章节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基于“立德树人”的视角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人、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强化学生的和谐共生的思想[3]。

  (三)渗透核心价值观

  基于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展开高中地理教学创新,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所以,教师需要强化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运用,这样才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建高质量的教学课堂。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优秀教师的地理教学资源,教师也可以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为学生带来优秀的地理教学。

  比如,在学习高三地理选修五当中“中国的自然灾害”这一章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在讲解自然灾害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在讲解“地震带”这一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我国预测地震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取得的重大成果,充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我国战士与医护人员在自然灾害中的救援视频,让学生近距离感受自然灾害的威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在灾难前的强大凝聚力,充分展现我国的民族精神,借此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当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掌握的地理知识并不能进行灵活运用。并且,部分教师依旧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展开学习,导致学生并没有对地理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也就无法感受这一课程的魅力,学习成效也不好。所以,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展开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教学,例如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设计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并让学生在地理知识中感知到德育元素,强化学生地理素养[4]。

  四、结语

  综上,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展开课堂教学创新,可以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进行充分的发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丁佐明,戴尚林.高中地理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探析[J].文理导航(中旬),2023,(11):70-72.

  [2]陈红丽.高中地理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学策略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2.

  [3]宋泽宇.“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D].鲁东大学,2021.

  [4]钟钱进.浅谈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J].当代家庭教育,2020,(18):172.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