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舞蹈美育的价值及开展策略探讨
- 来源:父母课堂教育学研究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美育,价值,开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08-01 21:45
张帆
(上海市日新实验小学 上海 201101)
摘要:小学审美教育应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题,以“核心素养”为根本取向,以“人”为中心,以“育人”为目标,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在小学审美教育中,注重“寓教于乐”、“潜移默化”,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小学舞蹈艺术教育是学校审美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它对培养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课程标准下,通过游戏导入、动作引导、生活中的舞蹈探索和与其它艺术分支深入结合等方法,能够使孩子们对跳舞产生浓厚的兴趣,让他们的情绪得到充实,最后通过对他们的审美教育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舞蹈;美育;价值;开展
引言:小学舞蹈是一门审美教育的学科,它具有非常丰厚的审美教育目的。通过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和热爱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完善的审美系统。舞蹈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修养,最终达到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一、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舞蹈艺术审美教育的意义
(一)舞蹈对学生形体训练的作用
舞蹈对学生的形体训练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在学校进行舞蹈教学,可以训练学生拥有良好的体态,舞蹈艺术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能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快乐的成长氛围。通过对人体不同部分的肢体训练,使学生们在持续的训练中,增强自身的力量,柔韧,耐力,协调性。同时,通过练习跳舞,还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站立、坐和走路的姿势,使他们拥有端正、美丽的身形体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运动结合与变换,穿插融入丰富多样的舞蹈语汇,在持续的实践中逐步增强自身的柔韧性与身体协调能力,在训练大关节动作的同时也能关注小肌肉群的训练和控制,将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发挥到极致,让身体动作变得流畅而优美。实施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全方位的进行身形与体能训练,培养良好的体态。
(二)舞蹈在表现学生情绪方面的功能
在小学艺术学科教学中,舞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感情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舞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运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思想,用身体语言与别人进行情感的交流与表达,这对于学生的情绪表现和交际能力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情绪表现上看,同学们把自己的情绪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让观众可以更加直接地体会到他们的情绪。从情绪表达与传播角度看,舞蹈作为一种以肢体语言为媒介的非言语性艺术,具有传达情绪、传达感情的作用。藉由跳舞,让学生在情绪上产生共振与交流,增进相互了解与沟通的技巧。所以,从小进行舞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去体会、去表达自己的感情,培养他们能以一种健康的、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与生活。
(三)舞蹈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舞蹈是一门极富美感的艺术,实施舞蹈美育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学习舞蹈的同时,同学们可以认识和理解各种舞蹈作品,以此来培养舞蹈的鉴赏能力,在学习分析和评价舞蹈作品的艺术特征的同时,逐渐地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在此过程中,同学们既能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又能继承民族舞蹈,有机会去了解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舞蹈,增进对不同文化的了解与尊敬。舞蹈是一门集音乐、美术和戏剧为一体的综合艺术。舞蹈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提高对不同类型艺术作品的联系与互动的理解,例如戏剧、美术、音乐作品等。
二、新课程标准下实施小学舞蹈审美教育的对策
(一)通过游戏引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舞蹈教学中,通过“玩”引入教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在教学中把运动要素引入到教学中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让他们在教学中获得乐趣。在进行游戏的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多种的学习方法与教育资源,以各种形式的游戏要素来刺激孩子们的好奇,从而提高他们对跳舞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它作为一个团体项目来进行,使同学们互相交流,互相配合。透过团体活动及竞赛,同学们可以更主动的参加活动,并加强团体的荣耀及归属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协作意识与情绪表现的水平,从而促进了我国学生美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动作为导向,加强情绪的抒发
在进行舞蹈审美教育时,应以主动、精准的动作指导,使其充分地表现出自己的感情。在教学中,老师应从基础动作训练、节奏训练、小组合训练等方面入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把握形体动作的基础,如步伐、姿态等,从而为后面的情绪表现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老师也要运用引导性的引导语,让他们回想起与具体情绪有关的动作经验或记忆,并引导他们去想像、感受有关的情绪,鼓励学生表现自己的情绪,并将其化为肢体动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绪来选取适当的乐曲,指导学生将舞步融入到乐曲之中,培养学生掌握好的韵律,加强了舞蹈的表达,增加了音乐的感情。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能在审美教育中提高舞蹈技能水准,又能深刻地体会到感情的威力,从而达到更高的艺术表现。这类型的舞蹈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绪型舞蹈。
(三)对生活情景表现的发掘
在教学过程中,对生活情景进行演绎,是对生命进行审美教育的一种主要途径。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选择与学生的人生经历有关的话题,并能引起他们的感情上的共振,比如他们的友情,他们的家庭,他们的成长经历,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角度,选取适当的题材进行舞蹈审美教育,这样才能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并表现出情感。在确定了题材之后,老师就可以指导他们去做具体的人物,用肢体动作,表达感情,给人物注入活力。透过角色的表演,让同学对人物的情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指导学生运用舞台、道具及环境要素,创造与情景相适应的舞台演出活动,使生命活动变为特定的活动。例如在四年级舞蹈课《最炫民族风》的学习中,老师引导学生把握蒙古人性格热情豪迈的特点,从摔跤运动中寻找灵感,通过手掌的自然扩张、大腿高高抬起跳跃等动作完美诠释了一个个鲜活的蒙古大汗的形象。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围绕选定的生活情景进行舞蹈故事或剧情的编写,并用符合主题的舞蹈动作来讲述故事的发展与变化。通过这种创造性的练习,使同学们对各种生活情景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更能激励他们用舞蹈语言把自己的感情表现出来。通过对学生进行舞蹈审美教育,使其在审美教育中得到更加完整的发展。
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舞蹈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老师要坚持以生为中心,始终围绕着立德树人的工作宗旨,建立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和创新和谐的教学氛围,最后通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结合,达到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清文,王玺.美育视域下“情感教育”在小学舞蹈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探析[J].艺术教育,2023,(12):128-131.
[2]石燕.舞蹈美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甘肃教育研究,2023,(04):142-144.
[3]扎雅娜.农村小学舞蹈美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以H 小学为例[J].大众文艺,2023,(08):151-153.
[4] 陈琰. 开发美育功能提升小学舞蹈教学质量[J]. 尚舞,2022,(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