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班主任如何做好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

  刘立敏

  (吉林省榆树市太安中心小学校 130400)

  摘要: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班主任不仅要加强学生管理,还要对学生的心理辅导高度关注,该部分学生情况比较特殊,多数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不仅缺少家庭的关怀,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良好的约束,因此在心理上与一般的学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班主任对农村留守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时,应不断的加强辅导方法的调整,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和倾听,也要站在教育的角度对学生做出科学的管理和约束,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为自己的将来负责。

  关键词:班主任;留守学生;心理辅导

  目前,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体系正不断的完善,班主任开展心理辅导时,应考虑到各个学生的普遍情况和特殊情况,加强心理辅导方法的调整,要尽量开发学生的天赋和特长,指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理性面对自己遇到的挑战,采取正确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不要做出极端的行为,应加强学生的科学锻炼,给学生的成长带来更多的保障。班主任开展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时,要阶段性回顾分析先前得到的成果,观察哪些学生需要重点辅导,哪些学生能够快速的独立成长,由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 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

  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数量较多,同时在心理问题上表现突出,如果在今后的心理辅导方面没有做出科学的调整,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成长和学习中遇到较多的压力,对学生的发展进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体现在缺少家庭的关怀,所以很多学生并不擅长表达[1],而且在学业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日常也没有得到科学的约束。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还表现为没有办法提高自身的学习素养和社交能力,与人沟通的时候比较直白,不同的场合下并不能采取差异性的方法去应对。所以,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应采取科学的方法去控制和解决,班主任要采取不同的心理辅导手段,既要快速的走入到学生的内心,也要在未来的教学中积极分析学生的成长方向[2],并且要加强学生的综合锻炼。

  2 班主任开展农村留守学生心理辅导的方法

  2.1 加强家长沟通,实施家校联合方法

  由于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问题较多,再加上影响因素的相互作用,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时候,应逐步加强家长的沟通交流,优化家校联合方法,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或者是成长中遇到的压力。比如,有些家长常年在外务工,与孩子的沟通非常少,以至于农村留守学生遇到问题后并不会积极的反馈,而是通过自己的想法去解决,有时候会造成比较极端的问题。此时,班主任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引导家长按时与自己的孩子沟通,虽然无法减免,但是语言上的安慰也有很大的积极作用,要让农村留守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关心的、被爱护的,这样才能在后续的教学中得到学生的配合。班主任对于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初期要积极的倾听学生的表达[3],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尊重学生的想法,适当的去约束他们的言行举止,一步步改正学生的错误观点。

  2.2 改善学生交流,释放学生内心压力

  对于农村留守学生而言,班主任实施心理辅导的时候,应帮助学生充分释放内心的压力,如果他们的压力持续增长,或者是没有得到较好的疏导,很有可能导致学生在今后的成长中面对更多的挑战,届时造成的问题非常严重。比如,有些学生被家里的期盼造成了较大的压力,虽然他们也很努力,但是成绩进步速度比较慢,因此被家里不断的批评,在内心上造成了较多的苦闷问题。班主任与学生交流时,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明白家长的苦心,也要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充分的说出来。另外,班主任要给学生制定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案,有些学生每天都在熬夜学习,不仅身体状况较差,而且屡屡发挥失误,只有让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适当的放松,才能得到更好的状态,最终提高学生的成绩和能力。

  2.3 打造辅导活动,改善学生心理状态

  现阶段的农村留守学生心理辅导,不仅要加强方法的创新,还要努力打造多元化的辅导活动,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让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努力迎接学习中的各类挑战。比如,班主任可以组织“面具辅导活动”,让学生穿着统一的校服,带上统一的面具,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相互吐露自己的心事。在统一校服、统一面具下,很难确定学生的身份,由此保护了他们的引思,当学生尽情的吐露心事以后,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还可以让他们面对生活问题、学习问题、家庭问题时,得到更多的建议和看法。另外,教师也要适当引导学生开展体育锻炼活动,通过体育的方法去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在心理状态上得到良好的改善效果。由此可见,未来的农村留守学生心理辅导时,要多多组织适合他们的辅导活动,持续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总结:

  现如今的农村留守学生教育正不断的革新方法,心理辅导在以往严重忽视,不仅导致很多学生的成长遇到较多的问题,同时对国家的人才培养产生较大的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将心理辅导作为重点教学任务,结合农村留守学生的特点,不断的优化心理辅导的内容,分析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提高心理辅导的科学性、合理性。另外,班主任在心理辅导时,也要与家长积极的沟通交流,掌握好家长的诉求,适当开展家校联合,共同提高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在学习和成长中得到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涂艾林,彭俊. 三喻文化视角下农村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J]. 继续教育研究, 2023, (11): 109-112.

  [2]赵玉霞,章涵,郝艳红,等. 河南某乡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 [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 19 (08): 1-5.

  [3]沈洪强. 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分析与教育引导[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20, (16): 170-171+180.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