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大观念思维导向的单元整体教学探究

  文/ 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小学 吴君丽

  当前,大观念教学正逐渐成为主流。以数学教学为例,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体系分解为若干大主题单元,每个大单元下再划分为众多小单元,每个小单元专注于特定的数学概念或规则,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学习,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目前,小学数学大观念的理论研究在教育领域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这能帮助学生建立起数学的整体概念,使他们理解数学不仅仅是简单的算术运算,而是一个包含了逻辑思维、空间思维等多方面的综合性学科。其次,这种研究促进了教育方法的创新,将大观念与学习内容相结合,教师可以设计出更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活动。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在面对更复杂的数学问题时,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地解决问题。本文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探究大观念思维导向下单元整体教学,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建立单元大观念,设定单元目标

  1. 研读新课标和教材,提炼单元大观念核心要素

  教师在教学前根据教学内容研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发现课标中出现的高频词,如算理、计数单位、算法等,“多位数乘一位数”是“数与运算”这一范围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在情境中了解和掌握算理、算法,而“数与运算”的载体则是计数单位,所以将两者相结合,以计数单位为核心要素来教授本单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此外,教材中涵盖“口算乘法、笔算乘法、练习十二至十六以及整理复习”等内容,教师基于“表内乘法”逐步引导学生认识、掌握乘法运算的方法和技巧。通过深入分析可以发现,乘法的本质与加法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不断累加来实现。因此,教师建立“相同计数单位个数的不断累加”的单元大观念,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和规律。

  2. 基于多重分析,共同设定单元目标

  《新课标》明确强调注重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所以为了确保单元目标和大观念保持一致,通过多种分析共同设定单元目标。

  首先,根据课标要求梳理“多位数乘一位数”单元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深入理解数的运算概念和多位数乘法规律,并能够应用在实际问题当中。因此,本单元需要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展开。

  其次,横纵向分析本单元知识,认清内容本质。纵向来看,在教材中本单元知识属于居中,前者是“表内乘法”,后者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两位数乘三位数”“小数乘法”等内容,所以应将多位数拆解成多个一位数。横向来看,教材中利用数字和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如何拆解计数单位,以揭示算术的逻辑和规律,所以以先拆后合为单元内容本质。

  最后,单元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情境口算和笔算引导学生领悟乘法的本质,体会到相同计数单位的累加过程,从而能够准确地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重构单元教学内容,搭建单元教学支架

  1. 加强分析和编排逻辑,重构单元教学内容

  通过对“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将内容编排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口算,包含整十数、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二是笔算,包含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连续进位)、有关0 的乘法、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三是解决问题,包含用乘除法解决归一问题、用估算解决问题、用乘除法解决归总问题。

  根据编排逻辑,教师可以重新安排单元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课时,如将口算部分设计一课时,解决问题设计一课时,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整合为一课时,三位数中间(末尾)有0 的乘法整合为一课时,其他笔算部分整合为一课时。通过整合后的5个课时,使教学更加有条理和系统化,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2. 利用问题和任务,搭建单元教学支架

  在大观念思维导向下单元整体教学中需要利用问题赋能、任务驱动,以构建单元教学支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核心素养的发展。由于“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单元教学课时为5个,所以设计了5个问题与任务,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一数学概念。每个问题与任务都针对不同的学习层次和角度,更好地引导学生逐步探索、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问题和任务一“你会算吗”给出算式“12×3”,并附上情景图,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计算结果。

  问题和任务二“有联系吗”给出“12×3、16×3”的算式和竖式,要求学生分析不同算式之间的关联性,然后推导其算理、算法,发现规律。

  问题和任务三“还会算吗”给出“221×4、242×3”等算式,要求学生判断三位数算式和“12×3”的联系和区别,拓展和深化学习内容,理解不同情况下的乘法计算方法。

  问题和任务四“能继续算吗”引导学生观察因数含有0的多位数,分析多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规律。

  问题和任务五“你能总结和应用吗”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思想和方法进行总结,并运用其方法解决问题。通过完成问题和任务,实现单元目标。

  三、聚焦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教学评价

  1. 设定单元评价标准,全面评价

  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不仅需要设计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活动,还需要巧妙地融入单元评价,关注学生表现和及时反馈,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因此,教师需要设定不同水平的单元评价标准,如A级为“熟练掌握算理与算法,能够形成转化思维,对于问题可以灵活解决”,B级为“对算法掌握,能够理解算理,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C级为“对算法掌握,但对算理理解不够,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困难”,D级为“认识算法,但是不能灵活运用”。然后,通过习题训练、学生课堂表现、复习课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表现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到更高的水平。

  2. 开展学生自评和鼓励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在教育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评价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如何从客观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采用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取得的成果。通过这种深入的自我评价,学生能够发掘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同时,在自我发现的过程中,学生能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向,这是他们制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的基础。此外,教师的指导和鼓励也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和面对自身存在的不足,让学生应当勇敢地面对而非逃避,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和进步。通过学生自评和鼓励评价,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