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下小学校本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课程,构建,实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6 10:53
文/ 广州市海珠区知信小学 阮铭健
课程是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加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校本课程建设,是新时代教育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亟须研究的命题。
针对当前普遍存在的校本课程实施偏重智育,以及校本课程“五育”分离的深层次问题,笔者提出构建“五育”校本课程,在厘清“五育”的逻辑关系与融通性的基础上,把“五育”与学校办学特色有机融合,系统设计全方位的校本课程目标,搭建有校本特色、科学系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课程框架,并进一步形成“五育”并举下校本课程的实施方略和素质评价标准。
一、“五育”并举下校本课程总目标的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规定“校本课程由学校组织开发,立足学校办学传统和目标,发挥特色教育教学资源优势,以多种课程形态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因此,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总目标定位不能局限于细微之处,要在学生已有学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识,开阔眼界,增强能力,获得更为高质量、高品位的全面发展。
1.“五育”校本课程目标要植根办学思想。在规划校本课程时,首先要明确并坚守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使命与愿景,确保课程目标与之紧密相连,形成一致的教育导向,使校本课程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学校的优秀文化,还能够精准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促进全面发展,确保培养符合学校办学思想和社会期望的优秀人才。
2.“五育”校本课程目标要强化素养导向。课程目标的建立要进一步强化素养导向,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尽可能涵盖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三个方面,同时要突出个人修养、家国情怀、社会品质、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等方面,要让学生形成带得走、留得住、用得着、能显现的能力和素养。
3.“五育”校本课程目标要体现进阶特性。“五育”并举下的校本课程总体目标,以及总目标下单一课程目标的制定,要体现不同学段目标要求的层次性,学习内容的连续性,以及学生发展的进阶性。认知发展层面从“感知”到“认识”再到“理解”,价值领悟层面从“体认”到“体会”再到“感悟”,情感发展层面从“培养亲切感”到“增强感受力”再到“提高理解力”,实现阶梯式逻辑递进。各学段之间衔接递进的逻辑关系,必须体现结构严谨、层次分明、逻辑清晰的目标体系,以实现系统化整体化育人。
二、“五育”并举下校本课程框架的构建
学校要构建“五育”校本课程体系,可通过“保”“调”“抓”“促”“强”等五项策略,构建完善的“五育”校本课程框架。
1.“保”即“保开齐”。一方面,学校校本课程要聚焦“五育”并举,改造、调整、优化已有校本课程,使之往“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方向转型;另一方面,要立足校情开发新的“五育”校本课程,以此保证校本课程中“五育”的均衡发展。
2.“调”即“调结构”。“五育”并举并不是德智体美劳的相等、相同的用力,它们应该是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产生出来的效果也并不是简单的、五育之间的代数之和。根据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开展的“五育”课程建设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学校校本课程中智育课程的成分偏重,劳动教育是短板,体育、美育仍需加强。因此,学校的“五育”校本课程建设,要适当降低智育比重,有针对性地提升劳动教育占比,强化体育、美育的部分。
3.“抓”即“抓融合”。一方面,“五育”校本课程建设,一般要有支撑自身的核心课程;另一方面,每门校本课程可以“一育”为核心,注重“五育”间的融通协作,以大观念、大项目、大情境、大主题、大任务,引领“五育”校本课程的开展与实施。
4.“促”即“促衔接”。“五育”校本课程建设要关注衔接课程的建设,强化“幼小衔接”“小初衔接”的纵向学段衔接,更要体现不同学段校本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5.“强”即“强协同”。通过家校协同、校社协同的方式,促进资源的优化整合,把家长的力量、社区的资源引入学校校本课程建设之中,进一步丰富课程的内容、形式、载体。
通过上述“保”“调”“抓”“促”“强”这五项策略,不仅可以构建相对完善、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框架,更能避免出现碎片化、单一的校本课程形式,形成基于学校核心价值理念、目标统领、逻辑关联、“五育”并举、和谐发展的校本特色课程群。
三、“五育”并举下校本课程的实施方略
在“五育”并举课程实施中,“五育”不可能面面俱到、齐头并进,“五育”融合是重要、有效的实践路径。在校本课程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平衡考量“五育”全面发展的课程目标,还要进一步探索整合“五育”功能的策略,明确“五育”课程的实施形态,确保“五育”在校本课程中的有效实施。
1.“教材+”的“五育”融合样态。在推进“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下,以“教材”为基石,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五育”育人要素。挖掘教材中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并在确保这些要素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与实施,以实现“五育”的全面发展和有效融合。
2.“学科+”的“五育”融合样态。跨越学科界限,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多学科协同的“五育”融合,实现“一育主导,多育交融”,推动“五育”之间的深度渗透与全面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3.“活动+”的“五育”融合样态。通过研究性学习、体验式学习、实践性学习以及项目化学习等,有机整合“各育”内容,实现深度融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全面体验并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4.“学段+”的“五育”融合样态。“幼—小—初”跨学段衔接课程的建设,注重“五育”的融合,确保学生在不同学段之间的学习体验的平稳过渡,并在衔接课程中实现“五育”的全面发展。这种跨学段衔接课程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化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综合素质。
5.“超学科”的“五育”融合样态。校本课程建设不依附某一主干学科,强化问题的解决,强化实践体验,强化跨学科的融合,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形成“无主干”学科下的超学科课程。“超学科”融合形式是“五育”融合课程的高级样态。
四、结语
在贯彻落实“五育”并举理念时,我们应扎根现实,怀揣前瞻视角,于实践中洞察并不断探索优化路径。要实现“五育”并举的有效落地,学校育人体系的革新是基石,但同样不可或缺的是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通力合作与支撑。学校应紧随时代潮流,勇于开拓,积极创新,携手各方力量,搭建适应新时代需求、体现全方位人才培养的育人新路径、新框架、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