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视域下班级管理工作探究
- 来源:《广东教育》(综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家校共育,管理,探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0-16 10:59
文/ 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中心小学 黄海玲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具体要求,采取适当的方法,为建构良好的班集体而进行的综合性活动。班级管理内容繁多,包含了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如要通过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仅靠学校教育,还需要教师积极挖掘家长资源,让家长也配合参与进来。《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要积极推动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密切协同的育人机制。家校共育指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起来,开展教育管理工作。这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一、主题会议,关注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这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家校共育模式下,教师要积极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了哪些心理问题,并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组织主题会议,邀请家长参与其中,指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培养学生的乐观心理。
通过咨询家长,可以了解到,小学生较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分离焦虑、社交困难、情绪调节等。教师可以围绕这些典型性问题设计主题会议,和家长一起协商,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以情绪调节问题为例,不少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常常因为无法满足欲望而出现哭闹的情况,有的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也常常因为无法控制情绪而与同伴产生矛盾。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给家长推送一些资料,帮助家长了解如何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并结合具体例子,指导家长该如何做,主要包括聆听、示范、鼓励。首先,家长要让孩子冷静下来,说说自己为何会情绪激动,耐心倾听他们的感受,不要急于说教或压制。然后可以给孩子说说自己会如何解决问题,示范展示深呼吸法、音乐解忧法、运动发泄法等,辅助孩子调节情绪。最后鼓励孩子勇敢面对问题,尝试解决问题,而不是遇事便哭闹。
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展家校共育,从家长处了解并总结归纳学生的典型心理问题,积极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在线沟通,了解学习状况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创新班级管理模式,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管理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和家长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利用微信与家长分享孩子的学习情况,告知学校安排了什么作业,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
以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整本书阅读为例,教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并利用微信告知家长此任务,让家长陪伴并指导孩子阅读。如,可以给家长介绍“阅读记录表”,让家长陪伴孩子阅读,记录下孩子每天阅读了哪些内容,获得了什么收获。又如,可以给家长推荐一些亲子交流的话题,让家长发起讨论,带动孩子思考。在此基础上,家长如果遇到了困难,也可以用微信告知教师,一同探讨该如何解决问题。有一名家长曾表示:“我想让孩子在课外阅读后写一下读后感,但是孩子却不愿意写,我该怎么办?”针对此问题,教师可以推荐家长采用亲子共写法,由家长和孩子一起创作,增强孩子的参与兴趣;还可以采用竞争法,让孩子参加征文活动,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通过这种在线沟通,教师发现了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了解到有不少学生都存在“愿意读,但不愿意写”的问题,在上课的时候便可以尝试解决此问题。
总而言之,教师要利用网络架设纽带,和家长进行平等、民主、正向的交流和沟通,进而优化教学管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三、项目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也很重要。良好的习惯包括文明礼仪习惯、学习习惯、锻炼习惯、卫生习惯等。教师可以采用家校共育的方式,设计一些项目合作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培养习惯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例如,教师可以组织“文明礼仪伴我行”项目探究活动。
项目一为“了解中华礼仪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上网搜索,了解华夏礼仪的起源,还可以看看有哪些不同的礼节,对照历史题材电视剧进行判断,看看这些礼仪具体是什么样子的。
项目二为“了解不同场景中的礼仪”,让家长配合孩子,回忆日常生活的各种场景,说说在学校、家庭、饭店、商店、马路等不同地方,要遵守哪些文明礼仪,并反思自我,说说自己在什么地方做得不够好。
项目三为“督促孩子端正言行”,让家长成为孩子的监督人,看看孩子们是否能端正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懂礼貌、讲文明的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亲子活动,加强劳动教育
劳动教育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可以采用家校共育的方式,组织亲子类的劳动活动,让学生提升生活自理能力,掌握各种家务劳动的方法,逐步变得热爱劳动。
教师先要咨询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是否参加家务劳动,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如何,然后设计与之有关的一系列活动。经过沟通了解,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一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家长可以提醒孩子注意保持书桌的整洁,注意及时更换衣物,学会使用洗衣机清洗衣服或手洗衣服等。若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不太熟练,家长可以进行示范,帮助孩子掌握相关的劳动技能。
活动二为“美好的一天从美食开始”,正所谓“民以食为天”,该活动组织家长和孩子一起制作各类美食,不仅可以填饱肚子,还有利于构筑和谐美好的家庭生活。如,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学习包饺子、包馄饨等手法技巧,并鼓励孩子设计创意饺子、创意馄饨。
活动三为“构筑美好的生活港湾”,家长和孩子一起探讨家庭装修和美化问题。例如,可以和孩子一同绘制亲子绘画作品,用于装饰墙面。又如,可以和孩子一起使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花瓶,用来装点客厅。
通过亲子类劳动,学生初步感知劳动的艰辛,也体会到劳动的乐趣。这使得他们能更好地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果实,并渐渐产生主动劳动的想法。
家校共育是极为重要且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进行反馈和监督;另一方面也能让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家校共育,优化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栏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