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 来源:知识文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艺术学,设计,专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1-08 13:34
杨 磊
在新文科背景下,人文艺术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对艺术学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提出了新的思路,要以“人才观、质量观”为基础,确立“能力培养”的办学导向,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创新化、实践性、专业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为了提升艺术学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需要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优化,持续创新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文章对新文科做了一些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艺术学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的对策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为推动艺术学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给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教师也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学习新技术,转变教学方式。大数据时代,要突破传统的传承,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设计人才,这就要求在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上作出改变,让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在国家推行新文科教育背景下,原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在某些方面显得相对滞后,如专业建设中的课程设置就需进行全方位修正,因其关系到再次理解专业性质,关系到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当然能够成功转型的关键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一个产教融合的教学平台。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以满足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的需求,从而培养出能够直接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因此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一种新的、适合经济发展的教学模式。
1 新文科背景概述
2019年,教育部推出“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先进文化,新文科打破了传统文科的思维方式,以继承和创新、交叉和融合、协同和共享为主要方式,推动多学科的深入融合,推进传统文科的更新和提升,由学科定位到需求驱动,由专业划分到交叉融合,由适应性服务到支持引导。新文科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与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大环境和对教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密切相关的。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技术也以前所未有的迅速渗透到文科教育的各个层面,成为现代文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文科正在以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发展机制,使我们对传统文科的认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正在推动各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在艺术学设计专业领域,通过高度密集的综合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范式,拓展了专业思路,明确了艺术设计的社会需要。为此,艺术学设计专业必须与时代相适应,符合新文科的要求,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持续地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实践能力。
2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理论与实践教学脱节
本科教学目录规定艺术设计教育,注重学生学习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技能,为社会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但由于受到有限的课时量和有限的软硬件学习条件的影响,造成师生在专业能力上都无法加大满足或主导当下市场实际需求,从而暴露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的问题,因为现实市场需要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艺术设计人才。在新文科教育背景下,要求学生从学习掌握本专业的理论与技能知识,转变为学习掌握本专业相关理论与技能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以提高专业设计整合能力。
2.2 缺乏跨界融合能力
艺术专业一直是为满足人们的视觉需求而设立的,我国艺术学科隶属于文科类,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艺术设计学科正在逐渐地拉大与“纯艺术”的距离,但从今天所倡导的新文科教育理念来看,原艺术设计的专业课程建设仍存在局限性,一些课程知识点无法与新知识建立融合关系,从而无法满足由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需求,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文科教育。
2.3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缺
在新文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目前我们需加大力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整改。如参考教育发达国家的本科教学模式,即尊重学生个人对专业的认识去布置课外作业,包括阅读与课程相关的书籍,熟悉与课程相关的案例并从中获得跨专业知识。另外,由于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教师工作的职能范围也需调整,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资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以此开发学生专业上的创造力。
2.4 专业建设缺少国际化视野
在新文科教育背景下,艺术设计各专业的教学模式中缺少国际化视野(国内众多院校存在问题)。如人培方案中课程设置缺少个性化和高层次考虑,课程名称陈旧,措辞不够严谨(许多外来语),这不仅暴露出专业认知上存在缺失,而且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为此应该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方式,拓宽师生的国际化视野,快速融入数字化变革的洪流。
3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新转向
新的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并非摒弃过去的教育模式,它是以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为基础,对现有的教育理念与内容进行更新与拓展,并对传统的专业设计课程进行跨专业、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的融合创新,建立起艺术学设计专业新文科的构建模式,在此基础上建构一种从被动教育向主动教育转变的设计学科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就需要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将专业课程体系和多学科知识的创新重组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多学科交叉与融合架构。在推动新文科建设的进程中,应加强艺术学设计专业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融合。设计学专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特长,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建立起多学科交叉联系的新的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地深化教学制度的全面改革,优化并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融合教学模式。艺术学设计专业的教学创新改革,就必须针对所面对的特殊问题,对其今后的发展体系进行重新调整与规划,确定各专业今后的发展方向与定位,以开放式、多样化的教育视野,探讨一种新型的设计专业发展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创新化、实践性、专业化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和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人才。此外,在新文科背景下,要转变以教师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突出个性化发展的新的课程体系,使其在理论素质和职业素质上达到平衡发展,对课程系统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使设计学专业发生新的转变。在新文科环境下,设计学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重新构建专业理论知识体系,这一新的课程体系优化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的教育培养理念,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型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4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
4.1 重新梳理和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首先,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新文科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艺术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创意思维,能够独立创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设计作品。同时,艺术设计类人才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能够不断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更新自己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在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在设计学科的专业规划、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高校要通过深入调查,分析设计产业人才需求的现状,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嵌入与新文科需求相适应的课程训练内容,采取产教融合的管理方式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打破传统的专业认知模式,把学科前沿理论和最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融入课堂中,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基本素质。
其次,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在新文科背景下,教育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实践教育。艺术设计类教学模式应该以实践为重点,通过实际操作、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和理论,实践能力是新文科教育的另一个核心要素,艺术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和任务,同时,艺术设计类人才也需要具备实践精神,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项目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和工作能力,高校要立足于新文科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从教学的实际出发,对专业的知识特征进行了剖析,突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进对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特征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实现知识的交叉与构建,走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之路,构建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跨界合作能力。跨界合作能力是新文科教育的另一个核心要素。艺术设计类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与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合作,共同完成跨界项目。同时,艺术设计类人才也需要具备跨界精神,能够理解和尊重不同领域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能够在跨界合作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跨界合作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为社会创造出有价值的设计作品和解决方案。
4.2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1)新文科艺术设计类公共基础课程设置
艺术设计类公共基础课程是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基础,是提高教育质量、强化学生综合素质、适应市场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公共基础课程应多元化、实践化,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市场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以培养更多的优秀艺术设计人才。
(2)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艺术设计专业适应新文科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之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能够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①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基础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设计基础课程应该包括设计原理、设计史、设计概论、设计思维等内容,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设计基础课程也应该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②艺术史与文化课程。艺术史与文化类课程要成为艺术设计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也应该是与文化艺术领域交叉的重要课程之一。艺术史与文化人类学课程应该包括艺术、文化类等方面的内容,以加强学生对于艺术设计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的了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③艺术设计与科技有机结合。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更多地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艺术设计与科技融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新技术,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例如,在动画设计教育中,学生需要掌握3D建模、角色设计、动作设计、材质贴图等技能,结合科技可以更好地实现动画效果。④营销与管理课程。营销与管理课程是与商业领域交叉的重要课程之一。营销与管理课程应该包括市场营销、品牌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商业意识和管理能力。同时,营销与管理课程也能够将艺术设计与商业领域进行有机结合,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新文科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套多学科融合系统,加强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使学科的特点得到充分的内化。新工科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将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体系引入到设计学专业的建设中去,设计学专业应该积极借鉴新工科建设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交叉、全面的学科优势,把科学理性与设计创新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融合各学科的发展成就,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增强中国设计的国际影响力与自信力。在学科设置上,要根据新工科、新农科、新医学等自然科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实现设计与科学、创新互相融合,在新文科背景下,设计专业将突破传统文科教育的范畴,突破学科间的界限,促进多学科的创新与融合,激发设计学专业的发展活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能够提高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新文科的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需要适应新文科的发展要求,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3)实施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新文科背景下要实施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传统的艺术设计类教学方法主要是传授知识,但在新文科背景下,需要将教学方法转变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即“以学生为主导、以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方式。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和启发者,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自主探索和学习。
①融合实践与理论教学
在新文科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讲解理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创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实践性教学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践课程,二是实践性作业。在实践课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知识,如构成基础、模型制作、设计表现等。在实践性作业中,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如广告设计、包装设计、家居空间设计、文创产品开发等。通过实践性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②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艺术学设计专业必须以新文科为中心,实施多元化的教育模式,在艺术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改进,加强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同时也要加强对专业素养的培养,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可以使用模拟案例分析、问题分析法,在教室里建立一个适用于案例扩展的虚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让他们从案例分析入手,对整个课程进行深度的分析研究,并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无论是科学的、艺术的、现实的,还是抽象的,教师都要把握好这些创意的亮点,积极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丰富设计观念,教师可以把班级划分为几个小组,然后通过分组的方式,对成果进行研究和验证。这个办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共同去解决知识上的困难以及课堂上的问题的兴趣,激发了团队内部的合作。教师可以让每一组都设计好自己的计划并发表演说,让学生在充满挑战和鼓励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和辩论,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在此基础上,学生还可以在小组内进行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将不同的观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效的、积极的、轻松的学习氛围。案例教学法和问题教学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力,培养发散思维。这样的教育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教师为他们创造了一个让他们去尝试、去经历失败、去接受反馈、去继续努力的环境。让学生对所学到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记忆,从而可以熟练地将所学到的设计思想和知识点应用于实践的创造性案例。
其次,针对艺术学设计专业的特性,结合产教融合的教学模式,对专业设置进行优化,在设计基础的教学中加入了诸如个性化造型定制等生活功能应用、基本作品应用、产品造型装饰等多种形式,将基础教学内容的生活实用性发挥出来,把生活中的创造性思想与学生的课堂结合起来,让设计基础的教学更加具有产品性与实用性,让设计基础的教学形式多样化,从而培养出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确保教学资源和教学成果最大化,从而提升了艺术学设计专业的社会接轨度。
最后,在艺术学设计专业的基础教学中,可以把创新创业项目融入课程的内容当中,使学生在实践项目的锻炼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创新创业意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企业真实项目、精心策划的虚拟项目、校内外的专业竞赛和技能大赛等实例来对学生进行培训和进行分析和引导,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到创新创业的方式。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好的学习和锻炼。将设计教学、创作灵感与创业辅导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相互交融、互相促进的教学模式。通过项目化培训,可以发挥以点带面的效果,在进行创新意识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对艺术学设计专业的基本教学系统进行了科学的规划,提倡创新的思想,这对于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3 拓宽国际化视野
艺术学设计专业要具有国际化的眼光,把艺术设计专业放在国际化的视野中来研究人才培养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在吸收西方先进的教学技巧和经验的同时,也要将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从而培养出一批既能满足社会需要,又能得到国际认可的高素质人才。为此,高校应密切注意世界的发展趋势,并加强与国外的交流和合作。一方面,高校应积极与世界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的能力提升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可以将更多的国际设计资讯传递给学生。同时,学生也可以在欣赏到国际上大师的作品之后,了解到国内艺术设计和国际的不同和联系,并把自己的知识和国际上的先进观念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高校可以组织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国际艺术展,邀请世界著名的设计师来授课,让学生了解世界上先进的设计观念和创意,也可以与海外著名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引进优秀的外国师资,力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为学生提供一些对外探究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国际上的艺术设计氛围,从国外的艺术设计中汲取到一些关于艺术设计的知识与观念,将自己的学识与创造力相结合,创造出更好的产品,使艺术学设计专业高效稳步向前发展。
5 结语
新文科的建设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此时代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的新文科建设,应该以传统的文科教学为基础,牢牢把握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新转向,完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实施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拓展国际化视野,将文科教育的新功能、新路径等特征充分地展现出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创新化、专业化的教育,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整体设计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真正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与市场需要的高质量的设计类专业人才。
本文系2023年校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背景下艺术学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S2023SX05。
(作者单位:广州华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