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茶文化漫谈(二)
- 来源:餐饮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隋唐,茶道,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28 21:35
文/热舒夫 图片来源/网络
茶道是通过沏茶、品茶以及相关的礼节来陶冶性情的饮茶技艺。它不仅仅局限于泡茶和饮茶的过程,更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
茶道在唐代开始盛行,并得到了文人墨客的推崇。陆羽在继承前人事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将有关茶的种植、采摘、制造、烹煮、品饮及茶具茶器等茶事活动要遵循的规矩和法则写进《茶经》,并赋予茶特殊的文化内涵,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形成了茶道。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中写道:“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可以说,陆羽创立了中国茶道的最早典范——陆氏煎茶法,提出了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精行俭德。除了陆羽之外,唐代确实还有许多著名的茶道人物,如皎然和卢仝,他们在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中均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唐代著名的诗僧皎然,与陆羽有着深厚的友谊。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茶道”概念的人,并以“三饮”来诠释茶道,对后世茶道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皎然的茶道思想注重修行与悟道,通过饮茶来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卢仝被誉为“茶仙”,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的“七碗茶诗”描绘了饮茶后的七重境界,成为茶文化中的经典之作。卢仝在茶道实践中注重茶的色、香、味、形的完美结合,以及饮茶环境的营造和心境的调整。
唐代茶艺强调“泡、盖、闻、品、斟”五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操作技巧。
“泡”是茶艺的核心环节,要求使用恰当的水温和时间,使茶叶充分展开,释放出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泡茶时,茶叶和水必须经过筛选,以确保口感的一致性和纯净性。同时,茶具的选择和清洁也至关重要,以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盖”通常指的是在泡茶后,用壶盖或茶杯盖轻轻盖住茶具,以保持茶水的温度和香气。盖子的使用还有助于防止灰尘和杂质落入茶水中,保持茶水的清洁和口感。
“闻”是品鉴茶叶品质的重要环节。在泡茶后,轻轻揭开壶盖或茶杯盖,深呼吸一口茶香,感受茶叶的香气和韵味。唐代人非常注重茶叶的香气,认为香气是茶叶品质的重要体现。
“品”是茶艺的最终目的。在闻茶之后,轻轻品尝茶水,感受茶水的滋味和口感。唐代人认为,品茶不仅要品尝茶水的味道,还要感受茶水的韵味和意境。因此,在品茶时,他们会注重茶水的甜、苦、涩、甘等味道的变化,以及茶水在口中的回甘和余韵。
“斟”则是将泡好的茶水倒入茶杯中的过程。在唐代,斟茶时需要注意倒的高度和速度,以保证茶汤的味道和质量。斟茶时,通常会用右手持茶壶,左手扶住茶杯,然后轻轻地将茶汤倒入杯中。
随着茶道的盛行,茶壶、茶盅等器具形制也得到了改进。在《茶经》中,现在所说的茶具称为“茶器”,茶具是在饮茶发展的一定阶段上,才从一般饮具炊器中独立和发展起来的。早期烹饮茶叶的器具,和日常餐具是通用不分的。后来,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些人家,为了适应经常饮茶的需要,在待客和经常喝茶的地方,专门固定陈设一套,这才形成正式的茶具。
唐代茶具种类丰富,主要包括生火用具,如风炉;煎茶用具,如茶釜和交床;炙茶和碾茶用具,如火筴、茶碾;以及贮水、盛茶、洗刷用具等等。陆羽在《茶经》中,共列了28 种烹饮茶叶的器具和设备,除了对每种器物分别述说它们的功能和作用外,还对制作的具体用材、尺寸和工艺作了详细的说明。比如他根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设计了“具列”和“都篮”两件茶具存放设施。其中,“具列”是一种用竹木制作的茶床或茶架,主要用于在室内陈列和摆放茶具。这种设计不仅方便了茶艺师在烹茶过程中的取用,还增添了一种雅致和仪式感,使得茶艺活动更加庄重和神圣。而“都篮”则是一种用竹篾编制的篮子,主要用于存放和携带整套茶具。这种篮子既轻便又结实,能够很好地保护茶具免受损坏,同时也便于茶艺师在户外或不同场合进行茶艺表演和交流。
唐人饮茶和六朝时期相仿,一般都用茶碗,如唐人诗句所吟:“ 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碗”,“蒙茗玉花尽,越碗荷叶空”。最初吃茶用的碗,也就是平常装饭盛汤用的碗,后来有些人家把几只碗固定和其他茶具放在一起,这时的茶碗虽然形制和质地与其他碗没有区别,但用途开始分开来了。之后,人们进一步设计产生出了各种各样不同形制的茶碗或茶瓯来。考古发现为唐代茶碗的演变提供了实物例证。据报道,在湖南发掘出土的数以百计一模一样的唐朝茶碗中,有一件在碗内底部,竟特别烧制有“茶碗”两字。
唐代茶碗的形制多样,有敞口、侈口、敛口等不同造型,以及直腹、弧腹等变化。这些茶碗通常具有优美的线条和造型,既实用又具观赏性。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金银茶具形制就十分精美,展现了唐代茶具的高超工艺水平。
唐代茶碗的质地也多种多样,包括瓷质、陶质、金银质等。其中,瓷质茶碗尤为常见,且以越窑青瓷最为著名。陆羽在《茶经》中特别推崇越窑青瓷,认为其色泽青绿,能益茶色,使茶汤呈现出白红之色,为当时茶碗中的上品。而秘色瓷,乃为青瓷之绝品。晚唐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一诗中,用“夺得千峰翠色来”形容之,这也是明确记录秘色瓷的最早文献。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碗,无论是黄釉还是青釉,都展现了秘色瓷的高超工艺和非凡品质。这些茶碗轻旋如薄冰,远观如明月染春水,是宫廷御用的极品茶具。
唐代还出现了斗茶等茶道比赛。斗茶,又称斗茗、茗战,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关于斗茶相传最早的文献记载是在《云仙杂记》的《记事珠》中:“建人谓斗茶为茗战”。斗茶的内容主要包括茶叶的色相、芳香度、茶汤的成色味道等,各种茶叶经过参与人的集体品评,以俱备上乘者为胜。这种比赛形式不仅体现了唐代茶文化的繁荣,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茶叶品质的追求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茶文化的普及和发展。
《茶经》完成不久后,茶叶市场迅速出现。长江中下游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茶叶的重要产区。陆羽的《茶经》“八之出”记述的名茶大半都在这里。如湖州顾诸之紫笋,东川之神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之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之方山之露芽,以及夔州之香山,江陵之南木,湖南之衡山,岳州㴩湖之含膏,常州义兴之紫笋,婺州之东白,睦州之鸿坑,洪州西山之白露,寿州霍山之黄芽,蕲州之蕲门团黄等等,均为唐代著名的茶叶品种,各具特色,品质上乘。
唐时全国著名的茶叶集散地则有浮梁、婺源、祁门、德兴、江陵等,其中,浮梁的名气最大。浮梁即今天江西景德镇市的浮梁县,这里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唐代的《敦煌变文集》中记述:“浮梁歙州,万国来求”,凸显了浮梁茶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中唐元和年间(806—820 年),浮梁已是赣北、皖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元和八年(813 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即是说浮梁茶的年产量达700 万驮,上缴的税收高达15 万贯之多。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
茶税的课征,是唐代茶文化的蓬勃发展的又一大体现。在唐代中期以前,种茶、买卖茶叶是不征收赋税的。唐中期以后,随着茶叶需求的增加,茶叶生产、贸易发展成为一种大宗生产和大宗贸易,加上其时安史之乱以后,国库拮据,征收茶叶赋税,由筹措常平仓本钱,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定制。唐德宗李适接位以后,建中三年(782 年),依户部侍郎赵赞议,“税天下茶漆竹木,十取一,以为常平仓本钱”。唐德宗建中四年(783 年),唐朝政府开始正式对茶叶征税,由盐铁转运使主管茶务,这是我国第一次抽收茶税。这一举措为唐朝政府带来了可观的财政收入,也为后世的茶税制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