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早茶》:品传统韵味 享悠闲时光
- 来源:餐饮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广东,早茶,韵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4-12-28 21:42
剧情简介:
《广东早茶》是一档以早茶为核心内容的美食纪录片。通过广东早茶的8个品类,讲述背后的8 种美食技艺、8个食客故事,打造一部专属于广东的烟火生活录,传递得闲饮茶、慢叹人生的岭南生活方式。
广东早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清朝时期,在清朝咸丰年间, 广州、 佛山等地方开始有喝茶的“二厘馆”,这些茶馆提供简单的茶水和服务。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茶馆逐渐演变成茶楼,提供了更多的茶点和服务。到了民国时期,广州的茶楼开始发展壮大,出现了许多有名的茶楼,如 陶陶居、 莲香楼、 泮溪酒楼等。这些茶楼不仅提供茶水,还提供各种小吃,逐渐形成了广东早茶的传统。
在广东,“请早茶”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交方式。无论是谈生意、相亲还是聚会,人们都喜欢在茶楼里进行。茶楼里世相百态、人情世故都凝聚在“饮茶”之中。广东早茶不仅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一种社交活动。人们在一杯茶的时间里,与家人朋友分享生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通过镜头,观众可以感受到茶楼里人们悠闲的社交方式,以及早茶对于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影片中对茶点的细致描绘,让人垂涎欲滴,同时也传递了广东人对食物的讲究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此外,纪录片还巧妙地融入了当地人的故事和情感,使得早茶这一文化现象更加生动和立体。我们见证了老一辈人对早茶传统的坚守,也看到了年轻一代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的努力。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人情味,让人感受到广东人热情好客、乐于分享的性格特点。
影片还巧妙地通过不同人群的故事,展现了早茶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无论是老一辈的坚守,还是年轻人的创新尝试,都共同构成了广东早茶丰富多彩的面貌。这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体现了广东人民对传统的尊重,也展现了他们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此外,纪录片还通过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生动的解说,将广东早茶的制作过程、食材选择、烹饪技巧等方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茶点,还能了解到这些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
虾饺
虾饺始创于20 世纪初广州市郊伍村五凤乡的一间家庭式小茶楼,已经有百年历史。五凤乡邻近河边,常有鱼虾上市,主人为招徕顾客,以鲜虾、鱼肉、笋等做原料,包成梳形,皮较厚,但受到欢迎。1928 年,虾饺又进一步发展,各茶楼点心师悉心研究,如虾,有用生虾,有用熟虾,有生熟各半,造型也各出奇招,有鸡冠饺、弯梳饺、凤眼饺等。
叉烧包
叉烧包是广东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传统西关名点之一,是粤式早茶的“四大天王(虾饺、干蒸烧卖、叉烧包、蛋挞)”之一。叉烧包是因面皮内包入叉烧肉馅,故使用此名。
在广东,叉烧包不仅仅是一种小吃,它还象征着团结和谐,还有着有内涵的意思。也有的说法是从叉烧包的外包内陷结构上体现包容的意思。但是年轻一代又赋予了它另类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思想、行动不敏捷,迟钝的意思。
肠粉
肠粉是广东非常出名的传统小吃。肠粉分类只能按其制作方式来划分,一般用布拉的称为布拉肠粉,另一种是直接蒸的,通常是称抽屉式肠粉。
据记载,肠粉最早出现在唐朝泷州(现在的广东罗定),由当地的一种传统美食油味糍演变而成。当地人称之为“龙龛糍”。是一名佛家人在龙龛道场的无意发明。起初是用米浆加上油盐、花生碎、葱、韭菜混合蒸制成一块半厘米厚的米糕,方便随时食用。因为制作时间短、用料简单、味道清爽、质感细腻嫩滑,龙龛糍在泷州流传起来。
艇仔粥
艇仔粥是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的一道传统小吃,是由昔日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游民——疍民(又称水上人家)创造的,其后又在广州发扬光大,成为广东著名的传统小吃之一。
艇仔粥的配料有生鱼片、瘦肉、油条丝、花生、葱花、蛋丝、腐皮、海蜇丝、叉烧丝、烧鸭丝和鱿鱼等。烹制时,先将粥熬制粘稠,然后将滚烫的粥倒入配料中烫熟即成。艇仔粥以粥底绵滑、味道鲜美、口感丰富而闻名于世。
糯米鸡
糯米鸡,发源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其制法是在糯米里面放入鸡肉、叉烧肉、排骨、咸蛋黄、冬菇等馅料,用荷叶包实放到蒸具蒸熟。入口充满着荷叶的清香,咀嚼时黏牙并带有着鸡肉的肉香。
相传糯米鸡起源于广州的夜市,最初是以碗盖着蒸熟而成,后来小贩为方便肩挑出售,改为以荷叶包裹。传统糯米鸡以糯米、瑶柱、虾干粒,或去骨的鸡翅等作馅料精制而成,做好的糯米鸡份量较大,足有三四两米,吃一个糯米鸡基本就是半顿饭量。1980 年代起,广东酒楼推出材料相同,而体积小一半的“珍珠鸡”。
蛋挞
蛋挞,是一种以蛋浆做成馅料的西式馅饼,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于广州,流传到香港后扬名海外,被称为广式点心“四大天王”之一。
做法是把饼皮放进小圆盆状的饼模中,倒入由砂糖及鸡蛋混合而成的蛋浆,再放入烤炉。烤出的蛋挞外层为松脆之挞皮,内层则为香甜的黄色凝固蛋浆。初时,蛋挞都比较大,一个蛋挞便可以成为一个下午茶餐,后演变有了蛋挞仔(小型蛋挞)。亦有在蛋浆内混入其他材料的变种蛋挞,如鲜奶蛋挞、姜汁蛋挞、蛋白蛋挞、巧克力蛋挞、燕窝蛋挞和水果类蛋挞等。
L a u r a M a s o n 在T r a d i t i o n a lFoods of Britain 提出,早在中世纪,英国人已利用奶品、糖、蛋及不同香料,制作类似蛋挞的食品。
萝卜糕
萝卜糕是享誉福建闽南、广东等地区的中式传统特色糕点,闽南地区称之为“菜头粿”。采用在来米粉(又称再来米粉),是中式点心中最好食用的粉,可以在制作中式小吃如萝卜糕、肉圆、碗粿时用到。在米粉浆中加入腌制好的萝卜丝等材料,上蒸笼蒸制而成的糕点小吃。这种糕点吃法多样,在中国大小城市都受欢迎,价格便宜,好吃又营养。
沙翁
沙翁又称炸蛋球、沙壅、冰花蛋球、琉璃蛋球,源自中国的传统油炸甜食之一,流行于中国广东、河南等地,虽然各地沙翁或略有不同,但都是使用鸡蛋、油及面粉混合而成的面团炸起后在外加糖而成。
沙翁,明朝末年已经出现在广东,据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当时广东人以糯米粉加上白砂糖、猪油同煮,称为“沙壅”,当时沙壅也是一种贺年食品,后来改为用面粉,而不用糯米粉,并加入鸡蛋。因炸熟后滚粘上一层白糖,犹如满头白发的老翁,故又作沙翁。
纪录片《广东早茶》不仅展示了广东早茶的美食魅力,更揭示了其背后的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让人们看到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早茶这一传统习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从中也深刻体会到广东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