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当代文艺评论的领头雁和不老松——文艺评论家吴海先生印象记
- 来源:创作评谭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文艺,评论,印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1-06 21:39
◎袁 演
在江西文艺评论界,有这样一位激情满怀、德艺双馨的评论名家—吴海,他几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文艺评论领域,不知疲倦地为文学赣军的创作鼓与呼,不辞劳苦地为江西文学把脉定向,成绩斐然,在江西文学界是令人尊敬的学术前辈,在全国评论界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批评家。正因此,著名文学评论家吴泰昌便以《江西有个吴海》为题撰文发表在《文艺报》上,热情赞赏吴海。吴海为人热情质朴,治学严谨扎实。他以充满激情的干劲和深邃犀利的文风撰写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和著作,提出了系列属于他自己的文学见解,荣休之后仍笔耕不辍,成为江西文艺评论界当之无愧的领头雁和不老松,为我们树立了一种学养深厚、睿智豁达、虚怀若谷、勤勉谦逊、无私奉献的学者形象。2024年,正值吴海米寿之年,笔者试图梳理他的评论轨迹,评述他的创作成果,既是向前辈致敬,亦是昭示后学。
一、学养深厚、文笔犀利的全能型当代
文艺评论家
吴海1936年11月出生于井冈山市,1961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自1959年大学二年级发表了一篇诗歌评论以来,在文学评论园地辛勤耕耘了六十多个春秋,在省内外报刊发表了数百篇文情并茂、颇有见地的评论文章,先后出版了三部文学评论集,主编了《江西文学史》,主持编撰古代、当代文学研究专集五部,论文与著作获得各种奖励十余次。吴海的评论涉及诗歌、戏剧、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小说、散文等多个领域,可以说是一位涉猎多种文艺类型的全能型评论家。回顾他的人生之路,我们便可大致了解其文学评论多元化、丰富性的来由。
吴海青少年时代家境贫寒,由寡母艰难供他读了乡村私塾。1950年,他插读小学六年级,就能够熟读《论语》《孟子》《古文观止》等古籍。初中毕业后,因读不起高中,他进了国家供给生活费的师范学校。1957年秋,他以优等生被保送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后调至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担任副所长,开始从事专业的文艺评论工作。当时,因看电影和看戏是他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所以撰写了不少影评和剧评;再后来,因机构调整,吴海转到了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工作,担任文学研究所所长直至退休。然而他退而不休,从未放下手中的笔,提出“不应给自己画上句号”,“要让文学的生命继续燃烧”。
吴海秉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精准地阐释当代文艺作品,采用文本细读法,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在精准把握作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提纯和升华,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作家的美学追求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分析。在他的首部评论集《创作探求录》中共计三十二篇文章,摘引“经典”之处却是凤毛麟角,“他不是从‘经典’中的某些观点出发去寻找印证的材料,而是从自己的艺术感受、艺术发现出发去形成观点”[1]。
文学是人学,吴海深知这一创作的核心要义,他的评论文章非常重视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总是从人物的角度剖析作品的得与失。这种审美感悟产生的前提,是对作品的真情投入,把感悟升华为科学的论断,正如他所强调的“应尽可能全身心地进入作品所构筑的艺术世界,从而达到对作家创作的准确、完整的审美把握”[2]。宋清海的《馕神小传》在1984年获得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为江西文坛夺得了第一枚全国性中篇小说奖牌,实现了零的突破。吴海特意为这部小说写了长篇评论《生存意识的强化与人格意识的觉醒》,认为小说的艺术竞争力主要就在于它的人物的独特、意蕴的深沉、生活氛围的浓烈和浑厚、凝重的风格追求。文章对小说中的“馕神”形象仓满老头、儿媳妇玉芝、梁有余这三个代表性人物的分析运用了“美学—历史”的批评方法,剖析解读人物的典型性格,深刻阐释了作品的思想价值和美学意义。此文获得了江西谷雨文学奖文学评论奖并名列前茅。
只要通读一遍吴海的评论集《创作探求录》《审美感悟录》《文学阐释录》以及许多尚未结集出版的文章,不难发现吴海经过长期的苦心经营,为我们构筑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作家长廊。这里,江西的作家有俞林、杨佩瑾、罗旋、郭蔚球、陈世旭、王一民、张刚、胡辛、胡平、宋清海、相南翔、熊正良、傅太平、邱国珍、胡桔根、温燕霞、李伯勇、凌翼等;外省的作家有高晓声、陆文夫、从维熙、鲁彦周、刘心武、李瑛、公刘、何建明、周克芹、吴泰昌等。如一一算来,有近百位之多。
吴海在长期的评论写作中,始终秉着立足江西、放眼全国的原则。他说,作为一个江西评论家,不关注江西创作,显然有失责之嫌;但不放眼全国,也未免视野狭窄,必须知内知外,胸有全局。上述作家中,有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影视剧作家。吴海的评论对象囊括了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戏剧、电影、电视等多种艺术门类。吴海对这些作家的创作都有精彩评论,其中评论最多的要数陈世旭。《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画像—陈世旭长篇小说〈裸体问题〉解读》《〈惊涛〉的美学探求》《文坛看好〈裸体问题〉》《陈世旭的小说》等等,都是吴海为陈世旭量身打造的评论佳作。
在这些评论文章里,吴海悟透了作品的美,包括立意的美、构思的美、题材的美、结构的美、意境的美、语言的美以及各种艺术手法的美,他以“解剖麻雀”的基本功,以散文化的笔调写出来,文笔活泼潇洒、自由随意。他的评论不拿架子、平易近人,深思熟虑而又行文自由,在整体把握上,善于抓住每部作品的特点,展开对于作家创作特色的描述和评说。
二、学深悟透、掷地有声的文艺理论家
吴海的评论文章有思想深度,得益于他长期坚持学习文艺理论。多年来,他一直认真学习毛泽东和邓小平的文艺思想,并撰写系列理论文章。吴海早在大学中文系做学生时,就十分注重理论学习。除了上“文学概论”这门课外,还专门学了“毛泽东文艺思想”课程。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中的经典文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他不知阅读过多少遍,也不知参加过多少回纪念《讲话》发表周年的座谈会,在会上发过多少次言,在报刊上写过多少篇纪念性文章。
吴海的理论文章很耐读,不是生吞活剥地灌输理论,板起面孔说教,而是坚守人民立场,用沾泥土带露珠的鲜活语言深入浅出地阐释理论。他紧紧围绕文艺作品中产生的现象和问题,结合新时期文艺的实践,用《讲话》中的思想进行观照和比较,全面系统地领会和把握党的文艺思想,体现出他向理论高峰攀登的志向和胸怀。
1992年,毛泽东《讲话》发表五十周年,应《百花洲》杂志之约,吴海写了长篇纪念文章,题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理论基石》,比较系统地谈了他长期学习《讲话》的心得体会,并着重阐述了“人民观”与“美学观”两大理论贡献,揭示了“人民观”的本质特征、丰富内涵与“美学观”的艺术规律、理论价值。文章发表后,被选入由中宣部主编的纪念论文集。
1989年,《邓小平论文艺》一书出版,它与时俱进地继承、发展了毛泽131东文艺思想,形成了科学的邓小平文艺理论。其中那篇闪耀着真理光芒的《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以下简称“《祝辞》”),是繁荣新时期文艺的纲领性文件。可以说,这个《祝辞》是新时期的《讲话》。那年吴海有幸作为江西代表团的工作人员,亲自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邓小平同志向大会致祝辞,感到无比激动,那动人的情景至今难忘。后来,省委宣传部和省文联先后在南昌和井冈山联合举办邓小平文艺理论学习班,安排吴海讲学习辅导课。他欣然接受了任务,在讲课中着重阐述了邓小平文艺理论的五个问题和四个特点。五个问题是“关于解放文艺生产力问题”“关于文艺的方向问题”“关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关于文艺的主旋律和多样化问题”“关于党对文艺的领导问题”。四个特点是“从宏观上论文艺”“从实践出发论文艺”“是坚持与发展的典范”“充满唯物辩证法”。课后,他以《繁荣新时期文艺的纲领》为题整理成文,发表在《文艺理论家》杂志上。
2001年12月,吴海作为江西省文艺评论界唯一的代表,光荣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作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聆听了江泽民在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他又一次出席了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聆听了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感到无比振奋和自豪。现在他又开始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一批学习资料正摆在案头。他告诉笔者,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视野宏大,贯通古今,有许多新思想、新见解、新论断,值得认真学习,深入领悟,融化在自己的评论写作中,争取有新的成果。
沐浴着新世纪、新时代的曙光,吴海提出:“继承是创新的重要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产生理论的活力和前进的动力,创新精神是先进文化题中的应有之义。”[3]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对于文艺问题的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正是理论创新的伟大实践和文艺理论与时俱进的光辉范例。吴海将念兹在兹的思想和理论,化用在他的文艺评论实践当中。几十年来,他一直走在挑战自我、不断创新的路上。
三、奔走呼号、热情似火的文艺社会活动家
在写作本文之前,笔者已搜集到众多学者对吴海的评价,尽管这些评价表述不尽相同,但大体的意思相同,那就是,吴海被大家公认为是一个热情的人、充满干劲的人、惜时如金的人、平易近人的人。省文联主席叶青说:“吴海这团火依然在燃烧,而且,燃烧得更为热烈、更加灿烂!”[4]是的,吴海总是分秒必争地开展工作,正如《江西日报》记者张雪所说:“吴海把他绝大部分时间用在了思考上,在他从不离身的公文包里,总是有他突发灵感时写下的一些小纸条。”[5]作家宋清海更是对吴海进行了高度概括:“生活中的吴海是个热情如火的人。我省文艺界有朋友给吴海总结了‘八个热情’—对时代、对人生、对理想、对文学、对工作、对青年、对同志、对学习都充满了热情!还有朋友说,‘吴海像团火’。我觉得这团火像北方山林里的松枝烧起的火,哔哔剥剥,且带有馨香。”[6]在著名评论家吴泰昌的眼中,“吴海为人、为文都很厚道,不趋时,勇于坦诚地直抒自己的所思、所想”[7]。笔者对吴海的印象与上述几位的看法一致。
吴海的热情和干劲不仅体现在他对文艺评论和理论研究工作孜孜以求,还体现在他多年来不辞劳苦地为文学赣军鼓与呼。他是一位热情似火的文艺社会活动家,先用他的专业目光审视全国的文学创作,然后在比较中找到江西文学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接着在文章中、在会议上掷地有声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文学赣军面临的挑战和出现的可喜变化总结相当到位。例如,在《回望:江西文学50年》一文中,他用横向比较与未来眼光审视江西文学现状时说:“恕我直言,尚属于‘丘陵地带’。所谓‘丘陵地带’,就是既不是‘盆地’,也不是‘高原’,更不是耸立的‘山峰’,然而却又是高出于地平线的。”[8]后来这一观点被同行们概括为“丘陵说”。在这篇文章中,吴海对进入新时期以后江西小说作家队伍的构成,率先提出“三个梯队”之说,这就是“以俞林、杨佩瑾为代表的小说家第一梯队”“以陈世旭为代表的小说家第二梯队”“以熊正良、傅太平为代表的小说家第三梯队”。在《小说:寻求更高的美学层次》一文中,他大胆指出当时江西小说存在四大缺点,这就是“小家子气”“老实”“不耐读”“很难找到自己的个性”。[9]吴海的这种批评勇气值得敬佩。吴海虽年近九十,但他对江西文学发展的观察与思考没有停歇。在《2023年江西文情报告》审稿会上,他又敏锐地提出江西文学中的三个具有创新意义的独特现象。以上都是吴海在不同阶段对江西文学的把脉定向和精准概括。
之所以有如此大胆的判断和精准的评价,是因为吴海曾多次参加各种重要的文学活动,对全国的创作情形非常熟悉。早在20世纪80年代,吴海就曾三次参加全国优秀中篇小说评选,并担任小组组长。说起那段经历,吴海总是侃侃而谈,称那是他最美好的回忆。正是在那三次评奖活动中,吴海结识了国内大批的知名评论家,得以了解全国优秀小说的面貌和态势,这为他后来给江西文学的评价和定位提供了重要资源。吴海在评奖班和研讨会上不仅特别注意观察和吸收,也畅谈了自己对中篇小说崛起的看法,提出“四个需要”:时代需要中篇、读者需要中篇、刊物需要中篇、中青年作家需要中篇。他并撰文《迎接“中篇时代”》,指出中篇小说的崛起和繁荣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重要现象。这些观点都引起与会同行的共鸣。
四、甘为人梯、默默奉献的大型著作编撰
主持者
担任江西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期间,吴海不仅深耕自己的评论写作,还以宏大的气魄主编了八十万字的《江西文学史》。该书上起东晋中期,下迄1997年,贯通江西文学古今,实为一部江西文学通史。吴海在该书的后记中写道:“编写一部贯通古今的《江西文学史》,可说是江西文学界的学人们多年躁动于心的一个共同愿望。记得在1996年的春天,这个潜隐着的心愿开始浮出水面: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办公室组织申报课题,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由我牵头)与江西师大文学院(由曾子鲁牵头)便不约而同地申报了‘江西文学史研究’这一课题,其最终成果都是一部《江西文学史》。当时省社科规划办的负责同志经过审阅申报材料,认为这是一个很有学术价值的课题,且两份申报材料各有千秋,如能合作申报,优势互补,那是最佳方案。于是他们怀着满腔热情邀请双方课题负责人和双方单位有关领导同志开会协商,不料我们一拍即合,当即‘成交’,因为这原本就是一个共同的心愿。”[10]于是决定由吴海和曾子鲁共同担任主编。很不幸的是,工作刚启动不久,曾子鲁便突患重病离世。
这项庞大的学术工程历时十年之久,编撰团队由三十七位专家学者组成,2005年出版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多次肯定说:“这是一部填补空白之作。”2006年1月,省文联破例向全省文艺界发出《关于表彰奖励〈江西文学史〉作者吴海等三十七位同志的决定》的红头文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江西日报》《江西社会科学》《智库参考》等报刊先后发表书评,《创作评谭》编发了《江西文学史》评论专辑,省电视台播出了专题节目,《信息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了对吴海的采访。
此外,考虑到江西的宋代文化在中国的文化史上有着耀人的地位,吴海尽心尽力地支持一批青年学者开展江西古代文化研究,先后主持编撰出版了“江西古代文化名人”丛书、《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宋代文化研究”丛书。“江西古代文化名人”丛书一共十册,包括《田园诗人陶渊明》《一代文宗欧阳修》《散文名家曾巩》《革新名相诗文圣手王安石》《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综罗百代的朱熹》《民族英雄与爱国诗人文天祥》《东方戏剧艺术巨匠汤显祖》《明代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写意画派大师八大山人》。这套丛书整体推出,精装成一函出版,献给1986年在庐山举办的文化博览会,反响热烈。《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全书一百六十万字,上起东晋,下迄清末,纵贯一千六百四十余年,共收传主文学家、艺术家一千二百九十六人,共撰传稿一千二百三十篇,撰稿作者多达百余人,历时七年完成。这是江西首次编辑出版这样的书。此书成为后来研究江西古代名人文化的工具书,荣获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宋代文化研究”丛书,分为十大专题,例如“宋代理学思维”“宋代美学思潮”“宋代画学精神”“宋代笔记概论”“宋代女性文化”等等,从不同的学术角度探索宋代文化的丰富内涵与特色。每一个专题都有其独特的学术价值,区别于以名人为中心的传记写作,更显理论色彩,更具理论深度。后因种种原因,这套丛书并未出齐,令人遗憾。
自2009年开始,笔者所供职的文学研究所开始编撰《江西文情报告》,每年一本,旨在对当下江西文坛的热点现象和重要文艺作品进行及时的追踪、观察、整理和评述。这项工作至今已经坚持了十五年。从第一本《2009年江西文情报告》到《2023年江西文情报告》,吴海一直担任着该书的审稿专家,是这本书的尽心看护者、精准审阅者和精心指导者。每次书稿都有二十五万字左右,而审读时间只有一周左右。吴海彼时已逾古稀之年,但是他每次都尽心尽责,一丝不苟地逐字逐句读完书稿,并且一一做好批注。虽然年岁在增长,但吴海的精力依旧旺盛,思维依然敏锐。每次审稿会上,他总是十分谦让,到最后才发言,从全书构架到评论语言的使用,甚至到遣词造句、标点符号这些细节问题,都逐一发表意见和建议,与作者认真商榷。他的关心和指导,为我们编撰《江西文情报告》增添了动力和活力。现在这本书已越来越受到作家们的关注和读者们的喜爱。
晚年的吴海还十分关注文坛的最新动态,热心为作家的新书撰写序言与评论,例如他为报告文学作家凌翼撰写了评论文章《一幅耀目的时代画卷—凌翼长篇报告文学〈井冈山的答卷〉读后》,发表在《中国文化报》(2019年7月30日第三版)。文章以精准精炼的笔触,紧扣“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这一核心观点,满怀深情地评述了这部长篇报告文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再比如,他为祝国华的古代名人传记《俊采星驰—历史长空中的江西文化名人》写的序言《塑造一座座文化名人雕像的写作》,《江西晨报》(2022年2月14日)以整版篇幅推出,“学习强国”平台转载。这是一部描述古代文人与文化的著作,与吴海所从事的当代文学研究有一些相隔,为了啃下这难啃的骨头,耄耋之年的吴海细读这部近三十万字的书稿,边读边做笔记,从中国田园诗开山鼻祖陶渊明到最后的传统诗人陈三立,十五位文化巨星各自的人生沉浮、文化贡献、后世影响都在他的脑海中演绎了一遍,使他有深山探宝、满载而归之感。这篇序言又是采用了文本细读法,不仅深入细致地剖析了全书“抓住亮点、突出特点、精解名篇名句、讲好名人故事、追求个性化细节描写”等鲜明特征,还指出了作者在书中“未能尽情挥笔”的遗憾,充分体现出一位资深评论家的专业水平和敢于说真话的无功利性品格。
说起写序言,这里还必须提到一件事,就是吴海近几年为故乡井冈山先后写了三篇序言:一是为诗集《杜鹃林》作序,题为《写在红土地上的诗》;二是为《摇篮诗词》作序,题为《赞歌声声献祖国》;三是为《井冈山关北纪事》作序,题为《井冈山绽放的一朵鲜艳地域文化之花》。这三篇序言都以充满诗意的语言,抒写了对故乡井冈山的一片深情,赞美了井冈山的红色文化。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行文最后,我想用这句话来形容吴海还挺贴切。是的,我眼中的吴海就是这样一位胸襟开阔、气度不凡的文艺评论家、文艺理论家和文艺活动家。他对当代文艺倾注了一腔热血,奉献了一生激情,吹出了一声号角,写下了一世文章。在当代文艺发展的宏观视野下,突出对作品的审美价值评价,这一特质清晰地贯穿于吴海的评论主线中。他以饱满的精神、深邃的理论和精湛的文笔成为江西当代文艺评论的领头雁和不老松。
注释:
[1]宋清海:《一个现实主义文论的耕耘者—吴海印象记》,《创作评谭》1992年第2期。
[2]吴海:《审美感悟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254页。
[3]吴海:《文学阐释录》,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8页。
[4]叶青:《让文学的生命继续燃烧—记文学评论家吴海》,《创作评谭》2002年第5期。
[5]张雪:《犀利而不知疲惫的“笔”—吴海印象记》,《江西日报》2003年12月8日。
[6]宋清海:《一个现实主义文论的耕耘者—吴海印象记》,《创作评谭》1992年第2期。
[7]吴泰昌:《江西有个吴海》,《文艺报》1994年7月2日。
[8]吴海:《回望:江西文学50年》,《江西社会科学》1999年第10期。
[9]吴海:《小说:寻求更高的美学层次》,《小说天地》1990年第4期。
[10]吴海:《江西文学史》,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07页。
(作者单位:江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与文化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