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模态教学的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探索

  方水友 杨 颖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模态教学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逐渐呈现结构化、动态化特征。但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多模态教学的实际效用往往难以通过单一的卷面分数来全面反映。然而,它对提升学生词汇掌握水平、培养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的现阶段学习及全面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

  一、词汇教学面临的挑战

  在实际教学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教育需求存在较大差距。首先是学生常常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教师多侧重于学生的听觉接收,而忽略了其他感官在词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词汇学习被简化为单向的知识传递,缺乏双向的互动与实践。其次,当前的考试评价体系偏重书面测试,词汇教学往往侧重于静态的识记与书面练习,师生将大量精力倾注于词汇表的背诵与书面测试的准备中。即便在少有的词汇运用环节,也多为脱离实际语境的机械操练,因此学生虽能识记词汇却难以灵活运用。这种单一应试导向的教学模式,削弱了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限制了学生词汇运用能力的拓展。

  创新型教学方法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跨学科知识,也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目前针对教师的专业培训和学校的资源配置还有待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词汇教学方法的深度探索与应用。因此,尽管新型教学方法在理论层面具有一定优势,但在现实层面的推广与实施仍困难重重。

  二、多模态教学的多元意义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使用图像、声音、颜色、视频、动作等多种模态,协同刺激学生的认知系统,能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习得词汇。[1] 多模态教学模式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构建词汇与语境的紧密联系,还大大提升了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应用词汇的兴趣与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词汇教学面临的难题。

  多元感官刺激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多模态教学强调多重感官的协同作用,与当前倡导的全方位、立体化的学习方式高度契合。词汇学习并非独立存在的认知活动,而是需要在语境中反复感知、理解和运用的过程。因此,词汇教学应摒弃刻板的词汇背诵方式,将学习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在“用”的过程中“学”,在“学”的过程中“用”,让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自由表达、灵活应用。

  真实语境模拟提升学生的应用兴趣。真实语境可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语言冲击,带来沉浸式语言学习体验,它融合生活、学习与语言实践,提供生动的语言学习场景,促使学生更积极、更自信、更富创造力地投入到词汇的探索与运用中。且中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尚未成熟,真实语境能帮助他们建立起词汇与个人经验以及社会生活的联系,进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多模态互动丰富词汇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模态的有机结合,教师能为学生构建一个更立体、全面的词汇学习环境。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和意义建构,使他们在多元化的学习体验中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词汇。

  三、多模态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多模态组合需紧扣教学目标并强化信息关联

  在教学设计阶段,教师应明确词汇教学的具体目标,并思考如何通过不同模态的有机结合来呈现词汇知识。这不仅要求模态的选择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还需强化不同模态间的信息关联,确保学生在接收多模态信息时能够形成完整、连贯的认知。如教授与海豚相关的词汇时,可通过展示海豚的图片,引导学生学习dolphin show(海豚表演)、dolphin trainer(海豚训练师)等词汇,还能通过播放海豚叫声、视频展示海豚生活场景、文字提供词汇解释等形成一个多维度词汇学习环境。这不仅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通过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和理解。

  (二)多模态运用应促进学生主动探索

  多模态教学的实施并非刻板地遵循预设路径,而是一个动态、交互的过程。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主动探索,灵活应对。如教授环境保护的主题词汇时,可通过多模态手段引导学生探索在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环保行动,如reducewaste( 减少浪费),save water( 节约用水),choose sustainableproducts(选择可持续产品)等,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汇的实际意义,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尽管教师可以预设一些关键词汇,但更多时候需要学生根据实际情境进行深入思考。此外,词汇学习不应仅停留在表面的记忆层面,它是思维与理解的深度交融,学生需从表面的识记迈向深度理解,从单一的词汇学习跃升至综合语言技能的运用。

  (三)多模态评估需注重全面性并创新评价维度

  在教学实践中,多模态评估应力求全面,创新评价维度,考查学生在不同模态下的词汇应用能力,引入同伴评价、自我评价等方式,观察学生在多模态环境下的参与度和学习态度。在评价方式上,应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既要有客观的数据支撑,又要注重学生的描述与反馈。如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记录学生的学习轨迹,分析他们在不同模态学习资源上的停留时间和参与情况等。

  多模态教学是引领课堂教学革新的重要力量与培育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升教与学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更能培育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及词汇实战能力,助力学校教育改革。这一教学方法在常规课堂中的有效落地,不仅需要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还需要教育部门、学校等各界的支持与努力。

  参考文献

  [1] 黄乐平,舒月. 国内英语词汇教学现状、问题及展望[J]. 外语学刊,2020,(01):70-74.

  (作者单位:方水友,广东廉江市第一中学;杨颖,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

  责任编辑 成 盼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