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少玲 豆海湛
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融合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数字化技术也已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基于数字化融合赋能的教学范式创新尤其重要,亟需与时俱进。
一、数字化融合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范式创新的内涵概述
数字化融合,是指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全面革新。体验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成长规律,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机会,还原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在亲身经历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活动。
数字化融合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范式创新,是指将数字化技术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深度融合,利用数字资源、智能工具和网络平台,创设数字化体验学习环境,丰富教学内容与形式,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高阶思维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数字化融合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范式创新的具体实践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资源利用、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改革等多个方面入手,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教学体系。现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一课为例,对数字化融合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范式创新的具体实践进行阐析。
(一)数字化融合赋能教学设计优化
数字化融合赋能使个性化教学设计得以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耦合的教学模式(OMO)应运而生,通过智能技术手段打通线上和线下、虚拟和现实学习场景中的各种数据,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生态,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改变。
在本课的教学中,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仍有限,对“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两个专业性的概念较为陌生。因此,教师课前利用“问卷星”收集和分析学生学情数据,利用“文心一言”等共同评估学生现有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和发展需求,并据此确定教学目标。按照“情思—体悟—慧用”体验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构建了四个情境化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线上搜集资料和线下分享交流,引领学生在情境中升华情感、在探究中拓展思维、在慧用中知行合一。
(二)数字化融合赋能教学资源利用
如今,道德与法治数字化教学资源丰富多样,不仅有教学视频、动画、案例、图片、音频等多媒体素材以及虚拟仿真实验、互动课件等新型教学资源,还有外部优质资源如在线教育平台上的精品课程、专家讲座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库。
在本课中,教师对多媒体素材进行筛选、整合和利用,制作了生动优质的互动课件,并融合利用了希沃白板、手机投屏、在线测评、粤教翔云数字教材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让学生更有兴趣参与体验学习,让教学高效而精彩。
(三)数字化融合赋能教学方法创新
数字化融合推动了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数字技术创设逼真、生动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在课后,还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辅导和个性化推荐,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路径和资源。
如本课教学中,教师依托希沃白板,灵活利用小视频、图片、音频、VR等技术工具与资源,创设了多个生动、真实的学习情境,丰富内容,升华情感,突破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切身体验到“中国创造”的伟大成就,加强对“中国创造”的深层次理解,教师设计了一个“中国创造分享会”,让六个小组课前先搜集和整理好视频、图片等资源,然后发给老师进行整合。课堂上各组代表上台展示分享了移动支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港珠澳大桥、蛟龙号、华为5G技术、中国天眼等。在数字化赋能下,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展示分享和评价交流,深化了学习体验,激起自豪感和自信心,课堂由此推向了高潮。
(四)数字化融合赋能教学评价改革
数字化融合赋能推动了教学评价的规范化、精准化和多元化,更好地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利用数字化手段收集学生的学习数据并进行量化分析,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同时评估教学效果与问题所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将循证导向、多源数据融合等理念纳入评价框架,制定清晰的评价标准和流程,借助数据的发展,实现感知、分析、预测等功能,使评价更加标准、可操作,消除主观性和随意性,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如在本课的教学中,基于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发展,教师全程展开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做到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和学习评价三个维度统一,实现“教学评一体化”。除了运用传统的评价方式,还灵活地运用了问卷星、手机投屏、在线测评、班级优化大师等数字化评价工具与方式。使评价更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数字化融合给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由于数字化融合赋能,小学道德与法治体验教学范式创新得以实现,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高效,切实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9.
[2] 涂清. 小学道德与法治落实教学评一致性的策略研究[J]. 学苑教育,2021(11):7-8+11.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市第二十九小学)
责任编辑 晁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