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翩然去了——悼琼瑶

  张晓蕊

  她翩然去了。

  翩然,是琼瑶临终遗言里提到的最喜欢的两个字。《洛神赋》有云:“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琼瑶创造了纯情小说时代,她笔下的纯情文字、她塑造的纯情人物,甚至琼瑶本人,都可做如上联想。

  唐朝有一句咏雪的诗:“六出冰花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琼瑶的小说、影视作品风靡大江南北,真可谓街前街后尽琼瑶了。一边是武侠梦的家国大义,一边是琼瑶热的哀怨绮丽。

  追溯我年少时期对琼瑶的认知,是从电视剧开始的。随我母亲,追了《几度夕阳红》《青青河边草》《梅花三弄》《一帘幽梦》《苍天有泪》……年代已久远,早已模糊了剧中的情节,能打捞起的记忆,便是那些琼女郎,最典型的是刘雪华、岳翎、陈德容、俞小凡。无一例外,都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哭起来梨花带雨,笑起来香靥凝羞。性格上,既可柔若弱柳,又可韧如蒲草,更可坚若磐石。她们都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女的形象。

  要说我真正对琼瑶有了更具象的了解,是在我的少女时代后期。别人追了很久岑凯伦、席娟、亦舒的小说,我才从金庸、梁羽生的武侠小说里回过头来看琼瑶的书,看了《庭院深深》《月朦胧鸟朦胧》《心有千千结》《几度夕阳红》等。我开始感动于琼瑶,感念她尊崇爱情至上的执著——何意百炼钢,化成绕指柔。她着力渲染的是超越年龄、超越才貌、超越金钱、超越地位等一切限制的纯粹的爱,她的女主纯洁善良、忍辱负重,能为了爱情和信念飞蛾扑火、浴火重生。但这种故事主旨,已经不为现时代女性的价值观所认同了。关于爱情,现今成长起来的女性有了更深刻、更现实的理解。爱情的神话是属于妈妈或奶奶辈们的,但对于这些当年的琼瑶迷、现在的中老年女性来说,琼瑶的小说圆了少女的爱情梦,满足了她们当年对爱情的幻想。如今,尽管年华多增,尽管早已活得现实,许多人却仍将琼瑶视为爱情教母,仰之弥高。琼瑶的成长——童年时期的战乱逃亡,少女时期的父母忽视,让她极度缺乏安全感,在敏感内敛、不知所措的青涩年华里,不得不过早地寄希望于爱情,依附于爱情,从而也敲定了她创作的基因和格调——她在有生之年,都在尽力说服自己、说服世人相信爱情。

  与此同时,琼瑶的家教背景使她拥有比较深的中国古典文学修养。她的作品题目大多选自中国古典诗词,作品风格也彰显出了典雅的浪漫基调和纯情的诗意情怀。与其说琼瑶是爱情至上的唯美言情作者,更不如说琼瑶骨子里是中国传统多才多情的小女子。

  但这个小女子,也有惊人之举。2024 年12 月4 日,她身着红衣,温婉从容地在镜头前,吟咏自己生命火花与雪花的挽歌,与世人、世事做最后的道别。她的讣告在这个网络迅捷的时代,一瞬间传遍全网,很多人都在说琼瑶轻生了。为何轻生?是对生命的轻慢,不珍视吗?是耶非耶?

  看她的临终视频和遗书,86高龄,病患不支,不想拖累所爱之人,不想成为依赖“插管维生”的“卧床老人”,不选择听天由命,而选择以她自己认为的体面的方式离开。她是琼瑶啊,即便耄耋高龄,她依然有对爱的赤胆忠心和一腔孤勇——她依旧相信人间有爱,初心如昨,她告别爱她的琼瑶迷。她说她爱过,恨过,哭过,笑过,经历过,不悔过;她也温柔地告诫后人,“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在爱,爱她的小说迷,爱后生的年轻人,爱她的所有经历过往。她的爱情,已经成为广义的爱情。

  她有雪花琼瑶之晶莹,她有火花绚烂之热情。她如她的琼女郎一样,有弱柳之柔,有蒲草之韧,有磐石之坚之决绝。

  她的《几度夕阳红》这样唱:两行热泪,纵大放悲声,怎散烦忧?叹今生休矣,一任沉浮,唯有杯杯绿醑,应怜我,别绪悠悠。从今后,朝朝纵酒,恣意遨游!

  在这个冬月,她翩然而去,化为一片雪花,去她的琼之世界,瑶之天堂。

  (作者单位:河北唐山市乐亭县第二中学 )

  责任编辑 李 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