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中国进入公共产品短缺时代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迟福林
  • 发布时间:2011-03-18 15:40
  在公共服务短缺时代,各级政府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原计划到2020年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无论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还是从公平发展来看,都有必要提前几年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张旭

  当前,社会各界对保障性住房、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高度关注,认为这些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现状和发展水平难以适应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的趋势。

  对于2011年“中国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反映的这一基本事实,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中国开始进入公共产品短缺的时代。我们现在考虑问题、制定政策都必须以这样的时代背景为依据。”在接受《小康》专访时,迟福林还强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保障不到位已经成为当下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解决社会问题需要在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上下工夫。”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低、差距大不是财力问题

  《小康》:我们的调查显示,“保障性住房”是目前人们关注度很高的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而且已成为与中低收入群体直接相关的重要社会问题。您认为改善保障性住房服务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迟福林:目前保障性住房实际供给与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还很不适应,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调整力度。我认为,保障性住房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面仍然太小。我在东北调研时发现,在一个规模不小的城市,能够享受廉租房的大概只有6000户。由于房价、租金、物价上涨,住房已成为中低收入群体的最大压力,很多人连租房都有困难。所以,各级政府最近几年已经明显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的力度。

  其次是财政投入不足。从社会需求看,未来有更多的人需要保障房,应加快扩大住房保障服务的覆盖面。这对财政是个挑战,要求财政支出结构做大的调整,国有资本及其收益应该成为保障性住房供给的重要资金来源。

  另外还要强化保障性住房的规范管理。这两年国家加大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中央给地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有些地方出现了保障性住房分配走形变样等问题。有些地方以建设廉租房为名给公职人员盖房。类似问题进一步放大了社会不满情绪。我们应该严格规范管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小康》:最低生活保障显然也存在覆盖面小的问题,基本公共服务的普遍低标准是否应归因于国家财力不足?

  迟福林:由于低保标准太低,目前纳入低保覆盖范围的城乡人口比例还不足6%。当前全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每人每月约为250元,农村只有110多元。这样的保障水平连吃饭问题也难以解决,而且城乡之间差距明显过大。

  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低、差距大,总体来说不是财政能力问题。比如,低保在财政性支出中所占比例很小,只要下决心,低保标准就能够提高。我认为,到“十二五”期末,低保覆盖率至少应达到10%。这是比较现实而可行的目标。

  公立医院改革严重不到位

  《小康》:目前来看,“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未得到切实缓解,您认为原因何在?

  迟福林:“看病难、看病贵”难以解决,首先是公立医院以公益性回归为目标的改革严重不到位。现在医院追求利润、服务以营利为目的问题已经积重难返,推进改革很困难,但加快以公益性回归为目标的公立医院改革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加快这项改革,应把政府推动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在加大政府推进力度的同时,加强社会监督体制机制建设。其次,我们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虽然近两年增加明显,但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第三,应在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前提下,适度放开医疗市场,引入竞争,促使医疗卫生服务和药品价格的显著下降。

  总的来说,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始终要放在首位,否则即便再增加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可能也难以发挥作用。

  学前教育投入不及印度、巴西

  《小康》:从2010年底,发展学前教育再次成为热点话题。您认为发展学前教育应做好哪些工作?

  迟福林:首先应把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可以从有条件的地方开始做,争取“十二五”末期在全国实现。

  其次是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目前我国财政性学前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不及巴西、印度、墨西哥等发展中大国。“十二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教育投资,学前教育状况应该会有明显改善。

  最后,国家应在规定标准和加强监管的同时,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学前教育。在目前幼教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这是很有必要的。现在很多学前教育机构以营利为目的,国家在这方面应完善公益补贴等相关政策并加强监督管理。

  农民工概念应该成为历史

  《小康》:关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您认为目前是否有条件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农民工与市民之间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

  迟福林:农民工概念应该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历史。“80后”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40%,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农村,融入城市是一个大趋势,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势在必行。

  就国家财力而言,我们有条件做好这些工作。目前“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经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有条件的农民工市民化。在公共服务短缺时代,各级政府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原计划到2020年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无论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还是从公平发展来看,都有必要提前几年。我认为,到“十二五”期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格局应该能够初步形成。

  “文化休闲娱乐”

  公众满意度排行榜

  TOP10

  1北京

  2南京

  3广州

  4杭州

  5成都

  6上海

  7长沙

  8呼和浩特

  9重庆

  10沈阳

  “义务教育”

  公众满意度排行榜

  TOP10

  1广州

  2北京

  3上海

  4杭州

  5呼和浩特

  6长沙

  7武汉

  8重庆

  9石家庄

  10南京

  2010~2011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71.9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