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患不均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公共服务患不均
  • 发布时间:2011-03-18 15:41
  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虽然单位体制逐渐解体,很多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步社会化、社区化,但以身份为基础来划分确定所享有的权利、待遇及服务的体制还是基本没有变

  文|中国全面小康研究中心

  2011年2月,《小康》杂志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对我国“公共服务小康”进行了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并参照国家有关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大量社会信息,得出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为71.9分。

  《小康》主要从行政管理、教育、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科技、市政建设及环保、文化娱乐、公共安全九个方面来衡量公共服务小康指数。随着政府公共服务意识的提高,“十二五”期间,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将会明显提高。

  目前,中国公共服务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农村是基本公共服务的洼地

  农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呼声最高

  城乡之间公共服务的水平差距较大,是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衡性或非均等性的主要表征。

  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教育、医疗、卫生及社会保障实行城乡二元化体制,国家财政投入重城轻乡、重工轻农,国家公共服务体制实行城市优先发展战略,农村社会建设及公共服务的发展服务并服从于城市优先发展。这不仅造成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资源占有、服务能力及供给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也导致城乡居民民生权益及公共服务享有的权益严重失衡。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城乡之间及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水平与质量差距仍在扩大,进一步拉大了城乡之间的收入水平及社会发展的差距。这些年中央一直关注的三农问题,其核心就是农村的公共服务极度欠缺甚至造成严重的农村民生问题。有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公共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仍是农村,农民的民生问题及农村公共服务问题并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实质是权利及体制问题。

  当前,党和政府立足城乡统筹,致力于消除城乡之间及不同地区之间人们公共服务的差距,基本公共服务逐步覆盖农村。但迄今为止,我国的公共服务体制的制度设计仍实行城乡二元化体制,按照城乡分离的思路,根据人们的身份和地域来设计,而不是城乡一体的体制。如现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采取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的方式,城镇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农村则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这是基于城乡现存的差距及国情,它也可以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但是,城乡居民享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范围和标准仍存在明显的差别。又如,虽然农村也有大量的失地、失业及失去生活来源的农民,但是,我国的失业救济制度仍限于城市居民,将农民排除在外。这样,农村仍旧成为基本公共服务的洼地和薄弱环节,农民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呼声最高的群体。

  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拉大

  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的公共服务水平都与中国的地形一样,呈一种明显的阶梯形状,可以看出,东部、中部及西部以及各省市之间的公共服务水平是不一致的,有的还有很大的落差。

  从社会发展指标来看,相对于西部与东北地区,东部与中部地区的邮电通讯服务占全国总量的七成以上,普通高等学校数东部和中部地区占全国总量的66%,卫生机构数东部与中部地区占全国总量的55.8%。

  虽然这些年,根据不同区域实施不同的振兴计划,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部崛起战略等,但这些战略的实施虽然在理论上有缩小差距的目标功能,但从客观效果上看,还没有收到明显的成效,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相反,有些地方还保持着扩大的势头。

  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所享受到的公共服务也不同

  不同群体之间享受的公共服务也不均衡,如男女性别的不均衡,不同年龄分段之间的不公平等等,这也会造成很多潜在的社会问题。

  基本公共服务失衡在社会性别方面的影响,有一个突出的体现就在于出生、入学、就业以及各个方面的男女性别比的失衡。目前,我国的婴儿男女出生比达到了120:100以上,也就是说,即便在最初的出生环节,由于计划生育以及社会选择的原因,女性的生存权利就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损害;此外,女童的失学问题、女孩的就业难问题都体现出社会性别在国民待遇和社会权利上的失衡。

  男女就业比例即便在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北京、上海,女性就业比例也只在40%左右,远远低于男女性别的实际比例。对于就业女性的职业发展来说,女性虽然在理论上享有与男性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实际上,高层职位的男性比例占绝大多数,越到高层,女性就成为凤毛麟角,性别失衡就越加显著。

  另外,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好像对自身的状况都有很多的不满和不安,这里也涉及一种公共服务欠缺和失衡的问题。体制内的老人用现在的眼光批评历史对自己的不公,体制外的年轻人则为着承受货币化的压力而愤愤不平,体制外的人们则为社会的分割状态对政府和社会不满。于是,也有很多人提出“代际公平”问题。

  涉及一些公共领域,人们对公共资源的分配不公而多有微词,如由于义务教育资源不均衡,区域、城乡、同一个地方的不同学校之间教育水平差异较大,造成广受诟病的择校现象,损害了起点公平;由于住房保障体系不够完善,在大中城市中形成了大批“房奴”,年轻人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发展空间被严重挤压,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由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缓解;由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百姓尤其是贫困地区百姓的基本文化权益无法保障。这样,由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造成的各种弊端都已经显现,社会的秩序和安定受到严重挑战。

  不同身份的国民享受的公共服务悬殊

  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人被隶属于不同的单位,不同的等级,被定为不同的成分,而不同的单位、身份及等级所确定享受的待遇是完全不同的。即使进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虽然单位体制逐渐解体,很多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逐步地社会化、社区化了,但这种以身份为基础来划分确定所享有的权利、待遇及服务的体制还是基本没有变。政府、事业单位、企业单位、无单位人员等不同身份和际遇的人,在其所享有的教育、就业、劳保、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方面是完全不同的。同样作为国民、生产劳动者,同样作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由于不同的身份,其享受到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内容是不一样的。

  (感谢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吕庆提供的支持)

  权重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权重2011年

  科技1083.585.686.386.987.8988.3

  公共安全1077.880.180.981.883.2984.1

  文化娱乐1072.379.881.181.984.0985.4

  行政管理1261.564.065.065.466.81067.5

  市政建设及环保1360.066.868.569.070.61171.6

  社会保障1556.858.959.860.966.01368.1

  就业服务------1361.9

  教育1552.353.654.555.164.81367.8

  医疗卫生1549.051.352.553.161.41364.2

  中国公共服务小康指数10062.865.466.667.271.510071.9

  注:从2011年度起,公共服务指标体系中增加就业服务项目,故公共服务总指数与前期不完全可比。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