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特教家长,收获一腔情长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家长,收获,老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8 11:04
王杏城
下班回家,在返程地铁车厢遇见一位特教家长。她来接孩子放学,女儿患有唐氏综合征。不论是爸爸送还是妈妈接,孩子每次遇见我都表现出极大的惊喜,喊一声“王老师”就主动坐我身旁,与我紧挨着,甚至将头歪往我的肩膀倚靠着。或许这是当特教老师的幸福之一吧。特殊教育学校的孩子和老师们的关系更亲。我仅仅在本学期才兼任培智部的课,便享受如此被依赖的“贴贴”。
孩子的妈妈夸我善良,爱笑。我承认善良,因为一贯坚信“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坚信善良是世界的通行证;虽爱笑,但笑容却并非我完全可以掌控,因为龅牙使我不经意间地露齿,似乎一直在傻笑。她问我“教那些孩子累不累”,我答复“挺开心的。培智的孩子们很纯净”。她表示“嗯,孩子们十分诚实。我不敢和我的孩子撒谎”。她的话令我耳熟,因不止一位家长如是说。孩子正幸福陶醉地用目光轮流打量着妈妈和我,插言道“开心”。
在特教园地耕耘,我要求自己开开心心进课堂,积极向上,跟孩子们的生命互相浸润,同在场,共成长。从两年半前指导成立家长沙龙以来,就科研课题结缘,我认识和走近了一群陪读家长,被家长信任地称为“主心骨”,被课题组老师逗乐是“校宝”。
曾倾听辛酸往事,为各类残障孩子的治疗过程和家庭的全力支持而感动,更为特教家长的一路不易而心酸,为特校家庭教育的压力而沉重。有的家长一边讲述一边流泪,引发别的家长共鸣,现场一派凄惨冷清。我的心底积聚了一些家庭的悲伤故事,常常琢磨,随之伤悲。心理咨询师朋友提醒我“应将自己摆在客观的第三者视角看待,不能陷入”,我慢慢跳脱了情绪的控制,选择坚定温暖的陪伴和向导的角色,东指指、西指指,再不济就南北指指,尝试、挫败、调整、实现,道路曲折,但终究向前发展。
沙龙一度强调家长对孩子发挥着重要作用,却极少提及孩子对家长的影响。有段日子,我在师妹的建议下采集家长对“孩子教会了我……”的答案。特教孩子们教会了家长许多,比如:耐心;忍让;温柔一点,不要那么凶;心平气和,共同进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改善脾气;怎么去爱孩子;放慢脚步,按照孩子的意愿走;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到孩子身上,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做事要勇敢;乐观;好好做人,好好帮助人;不能太啰嗦,有时候沉默挺好的;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会努力去理解你的世界,并融入进去,也希望我能带你走出你的世界,来融入我的世界”;学会重新审视生活,看到了人性中最纯粹的善良与乐观,去珍视生活中每一份平凡中的不凡;没有任何期待,真诚地为他人的进步感到高兴,支持他人,为他人点赞;成长;……通过六十三期的沙龙活动,家长们敞开心怀,诉说、安慰、讨论、支招,抱团取暖,悦纳自己,继续探索,潜移默化地发生改变:眼泪转化为微笑,不知所云转化为侃侃而谈,人人皆嘉宾,个个皆自信,精神昂扬地热情参与学校多方面的志愿服务,推动成立了校史上第一届校级家委会。课题组在学校协助下,由主导、扶持到逐渐放手让家长们自主管理,自定计划和自行组织。我仿佛领悟:倘若不懂如何战胜困境,就尽管善良和努力,其余的交给时间填写答卷。慢慢来,坚持做,会有一天盼得显著效果。
(作者单位:安徽合肥特殊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 李 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