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的回忆
- 来源:《师道》(人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重要,回忆,故事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08 11:07
赵 静
好大的榕树耶!粗壮的树干,一个人伸开双臂,抱不住,三个人伸开双臂,才能抱住它;繁茂的枝叶簇拥着向四方扩展。八九岁的我们猜测,它肯定有一百岁。每年的五六月份,在暖暖的春风里,它会盛开粉色夹白的毛茸茸的花朵。我们总会捡一些掉落的,用花冠外的短茸毛去刷一刷小伙伴的小脸蛋……记忆里,关于校园的故事似乎都和这棵大榕树有关。
相识
1989 年,我读小学四年级,转学到了这所背靠巍峨大山、面临涓涓河流的小学。小小的我斜挎着妈妈手工缝制的大大的书包来到了这里。第一次走进校园,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就是这棵壮硕的榕树。深灰色的树皮,锈褐色的气根,抬头向上看,枝枝叶叶伸展生长,比瓦房房顶都高。
我痴痴地站在树下,仰望着它。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叫我的名字:“静静,过来。”回头一看,爸爸正在和一位年轻的女老师说着什么。女老师看向我,笑盈盈的,刚才就是她在叫我。我赶快走过去,爸爸说:“以后要听李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我羞怯地低着头,小声答道:“嗯。”爸爸走了,李老师拉起我的手,带我走进教室。
李老师的手好暖,比妈妈的手暖。妈妈总是挽着袖子,把手塞进盆子里,不是在搓洗衣服,就是在剁猪草拌猪食,粗糙的手上常年裂着口子。晚上,就算在被窝里,妈妈的手也还是好硬,好冰。李老师带我来到了课桌旁,指着座位对我说:“静静,你坐这里。你的同桌叫小宁。”小宁梳着两根羊角小辫,正在写作业,见我来了,抬起头看向我,甜甜地笑了。
那天,只记得,榕树好大,李老师的手好暖,小宁的笑好甜。从此,这座小学走进了我的生命里。相知
语文课上,李老师带着我们一起诵读故事,欣赏景色,体会情感,品悟精神。李老师的声音清晰、洪亮,课讲得生动、有趣。有时,李老师还会让我们把凳子搬出教室,整齐摆放在榕树下。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就挪到了教室外面,我们在大树底下齐声诵读课文,或是趴在凳子上听写词语。不论做些什么,只要是在榕树下,就会让小小的我们兴奋不已。九月天,大榕树上的知了还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我们沉醉在美妙的课堂里。
课下,丢手绢、扔沙包、跳皮筋,我们可真欢乐。有时李老师带着我们拉起手儿,围着榕树转圈圈,齐声唱着歌谣,那清晰悦耳的童声啊:“大树妈妈,个儿高,对着摇篮唱歌谣。摇呀摇,摇呀摇,摇篮里的小鸟睡着了。大树妈妈,个儿高,对着小鸟呵呵笑。风来了,雨来了,摇篮上的小伞撑开了。”大树妈妈——我真喜欢这么叫它。
轮到做值日的那天,放学后,校园里的就只剩下几个做值日的学生和住在学校里的老师。我和小宁负责打扫榕树下面的这片土地。拿起大扫帚扫过之后,土地上会留下一条条扫帚的纹路。纹路干净又细腻,铺展开来,像美丽的诗行,又像上锁的日记。每当背上书包要离开的时候,我总会回头好几次,又放不下此时校园这方难得的宁静了。
每个早晨上学路上的心情,都是迫不及待。我迫不及待地要上李老师的课,迫不及待地想和小宁见面,迫不及待地想和同学们嬉戏玩耍,迫不及待地想要靠着榕树晒晒太阳。
相惜
在这样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里,读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我好像也是从这里开始,开始懂得友谊、深感师爱、种下理想。
我和小宁常常会手拉手一起在榕树下聊聊天,我们总会说起李老师。小宁说:“李老师长得真好看,我长大了也要当像李老师一样的老师。”当小宁知道了我也想当像李老师一样的老师时,我们一起嘻嘻笑了起来。我们笑着畅想,长大了会不会像李老师一样漂亮?我们也要像李老师一样穿粉红色的绣花衬衫,我们也要回到这所小学当老师,我们也要用红色蘸水笔给学生批改作业,还要像李老师一样给学生缝掉落的纽扣……我们手挽着手,兴奋地说着。微风吹拂,晃动的大树枝叶,像是听见了我们的心事,也随声附和着。
多年之后,我真的成了一名人民教师,教中学语文。我没有如小时候想的那样像李老师一样漂亮,也没能回到我的小学当老师,也不曾用过红色蘸水笔……但,从那时起就种下的对校园的情感一直都在我的心里。内心深处的那份憧憬与眷恋让我在毕业之后,毫不犹豫地走向了校园。我也带着学生一起诵读课文,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好;我也会带着学生一起走出教室,来到户外,体会大自然里生命的涌动与力量。我永远记得李老师坐在榕树下专注地给学生缝着衣服上掉落的纽扣,那个孩子就在旁边,伸着脖子,专注地看着,眼巴巴地期待着。在我心里,这幅师生图景定格成了一幅永恒的画面,叫作师爱。就是这幅画面,在我的心里生根发芽,生发无穷力量,影响我、鼓励我成为一个真正爱护学生的老师。
当我收获了学生的感激、家长的信赖、学校的认可,我似乎又感受到了李老师拉起我的手的那一刻,暖暖的。
相忆
时光飞逝,再回首,已是三十多年之后。今年暑假的一天,我刚好路过故地,找到机会去看看我的小学。
走进那座小镇,我感到有些熟悉又陌生。凭着记忆,我一路找寻过去,却见那里是一座机械加工厂。难道是我记错了?我的小学在哪里?徘徊良久,等到门口停着的大车开走之后,我得以问问闲下来的门卫师傅。门卫师傅看起来有六十多岁,他告诉我说,那所中心小学搬迁了,搬到了镇子西头,大山脚下。现在学校占地面积也广,盖起来好几座教学楼,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很不错。
在征得门卫师傅同意之后,我从加工厂的大门走进去了一点,我看见了那棵记忆里的大榕树。它身边的几排瓦房教室不见了,土地操场上盖满了厂房,校园曾凹凸不平的小径铺成了水泥路面……记忆里,唯一还在的就是它了,时光像是绕过它继续穿梭前行。几十年过去了,它依然那样高大、壮硕。寒来暑往,经冬历雨,它不悲不喜,不怒不哀。我们都走了,只剩下了它。那一刻,我似乎感受到了它的孤独,我心疼它;但又觉得它比我们都更坚毅,更深刻。它静守沧桑世事,历经盛衰变化;它默默地见证了无数的人间故事,悲欢离合。
小学毕业之后,小宁又读了两年就不念书了。她是那座巍峨大山里的孩子。后来,她的人生抉择与羁绊都和那座大山有关。小学毕业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李老师,算算时间,李老师应已步入了花甲之年。我不知道小宁、李老师还记不记得我,还记不记得我们的校园,还记不记得榕树下的我们。
上网搜索了一下榕树的寓意,网页弹出,上面写着:“榕树因其高大的身形和繁茂的枝叶,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场所,见证并分享了人们的故事,因此被赋予了‘重要的回忆’的含义。”又忆起初见它时,它壮硕、挺拔、枝繁叶茂,坦坦荡荡,像是读懂了很多故事的样子,此刻才懂得它承载着很多人的重要回忆。
(作者单位:陕西西安市临潼区临潼中学)
责任编辑 成 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