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绽放》:以综艺之名绽放乡村之美
- 来源:网络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综艺,乡村,乡村振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8 15:19
文/贺琼
在“乡村振兴”与“数字中国”两大国家战略的叠加机遇中,中国乡村正逐步蜕变,展现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湖南卫视播出的乡村女性励志竞技综艺《花儿绽放》自2024年6月启动,历经云南大理、江苏南京佘村、湖南长沙金井镇三地招募录制,收到上万份报名信息,召集涵盖农活、养殖、文艺(非遗)、文旅、村务类型的国内外上千位乡村女性,最终选出37位包含14个民族的“花儿”参与五大“村潮大企划”。这不仅是一次对乡村多元魅力的深度挖掘,更是一场助力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如何以综艺之名书写乡村振兴的璀璨篇章,是摆在创作团队面前的第一课题。多维策划,创新制作,显然成为节目推进的最优解。
创新形式融合 乡村综艺新探索
一、多维策划:竞技与夜聊的双重魅力
《花儿绽放》打破传统综艺模式,多维度策划。节目将白天进行的竞技和晚上夜聊的内容整合。白天的竞技作为节目主体,“花儿”通过农能、技能、艺能比拼挑战能力突破,让观众看到乡村女性的拼搏与智慧,感受广袤乡村的独特魅力;夜晚,节目则通过三产融合、乡村改建、艺术赋能和专家取经等环节的夜聊,让知识扩容、思路打开。全国各地的“花儿”结合自己的经验实践与乡村一线专家思维碰撞——在贵州小丹江苗寨,和“村超”文化产业特派员韩永坤讨论“村超”流量密码;在山西刘家堡村,和王求安老师讨论“乡村流量攻略手册”,探讨如何发动村民共谋发展、在同质化乡村中脱颖而出;和乡村建设工作者、安徽大学副教授左靖老师探讨乡村“旅张力”。节目通过具有参考价值的乡村建设经验,让乡村的女儿从自我能力和优质外力上实现拓维升级。这种竞技与夜聊的双重结合,不仅丰富节目内容,更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乡村女性的成长与蜕变。
二、长短双打综艺:大屏小屏的深度融合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花儿绽放》充分利用大屏+小屏优势,打造长短双打综艺模式。大屏长综聚焦“做大席”“走村秀”“赶大集”“踢村赛”“办村晚”五大“村潮企划”,展现乡村女性的风采与乡村的多元魅力;小屏通过各村潮企划的中短视频,如“家乡美食”“家乡盛装”“非遗村播”“村短剧”,让观众随时随地感受乡村韵味与活力。《花儿绽放》播出后,节目全网传播量超过54亿,话题传播量12.3亿次,接地气的环节和内容宣发呈现别样乡村风景,大屏小屏深度融合,不仅拓宽节目传播渠道,更增强观众互动性和黏性。在网络热议用户占比中,“Z+Y世代”用户占比超九成,大学及以上用户超八成,节目美誉度更是高达96.43。
三、微短剧探索:综艺与短剧的跨界融合
《花儿绽放》总决赛将对微短剧的探索发挥到极致。为响应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制订的“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节目组召集总决赛12强“花儿”,为她们请到目前短剧市场颇受欢迎的3位男演员搭戏,拍摄3部完整的微短剧。微短剧从乡村最热话题切入,分别聚焦基层创业、农村婚恋、乡村文旅等角度,强烈的戏剧冲突与幽默情节让总决赛更具看点。总决赛多平台上榜热搜46次,累计在榜时长418.8小时。
作为首次在电视大屏播放短剧的国内综艺节目,《花儿绽放》不仅为观众带来全新视听体验,更展现综艺与短剧跨界融合的可能性。这种创新尝试,不仅丰富综艺节目的表现形式,也为乡村文化传播提供新载体。
响应号召 助力乡村振兴
一、文旅融合为抓手,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乡村旅游作为振兴乡村新力量,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花儿绽放》以乡村女性视角,展现新时代乡村多元魅力,与乡村文旅发展大背景相契合。节目通过展示不同乡村地区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特色产业等旅游资源,深度挖掘那些尚未被广泛关注的乡村文旅资源,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亮点和契机。
节目通过赋能乡村,增值增质,推动农业强、农村美、百姓富目标的实现。在拍摄和播出过程中,节目得到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如湖南益阳市农文旅示范村罗文村、江西龙南市客家第一村、贵州小丹江苗寨、山西非遗刘家堡等地的拍摄,不仅提升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嘉宾和“花儿”的亲身体验,展现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结合新媒体视频推送,每位“花儿”将镜头从家乡美景转向各地乡村风情,跳脱今年爆火的“city不city”,开创《花儿绽放》独特的“country不country”,让网友领会不一样的诗与远方。
文化和旅游部评论节目以“综艺+文旅”助力乡村振兴,鲜活地捕捉村民与嘉宾的互动,生动折射乡村现实生活,让观众具象化感受真切乡情、浓厚乡愁,具有较强的现实感,体现多维度的探索创新,呈现出新的美学风格。节目构建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乡村振兴新生态,通过流量、平台等要素,探索“综艺+文旅”“移动互联网+乡村旅游”等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全国乡村振兴、农村文化旅游的宣传推广提供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样本。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助力乡村文旅融合
乡村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这些文化瑰宝需要得到传承和推广。《花儿绽放》为乡村文化提供展示的平台,通过嘉宾和“花儿”的亲身体验,将乡村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比如,“村集”来到山西刘家堡村,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曾是明代大学士王琼的故里,如今正以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村里的非遗文化街,汇聚47个非遗和手工艺项目,包括西华门舞狮、王保旺红色书画、见初陶艺、梅艺漆坊等。之前“村赛”举办地贵州榕江是“村BA”的诞生地,多元民族文化碰撞,使得运动形式异常丰富多彩。节目中,当地自然美景与中华传统体育竞技巧妙融合,踩锅、高脚马、吹枪、高杆抛绣球等传统项目轮番上演。
在播出过程中,节目联动生态环境部和微博联合推出“一人一句点赞美丽中国”活动,获得生态环境部、微博政务、微博台网的大力支持,不仅有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还有美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以及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微博全球矩阵倾情推送60余篇微博,活动话题#一人一句点赞美丽中国#阅读量超176万。
节目内外,无论是非遗文化的精湛技艺,还是苗族文化的丰富多彩,都得到充分展示和传播。这种文化传承与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乡村旅游内涵,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以综艺之名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展现乡村女性多元形象,传递奋斗精神
《花儿绽放》通过展现乡村女性的多元形象和强大综合素质,让观众看到新时代乡村女性的风采与力量。节目中,乡村女性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背景,有的是新农人,有的是致富带头人,有的是非遗传承人。她们不仅具备种地、做乡村美食、干体力活等传统技能,还在办农业企业、传承非遗、参与乡村建设等方面展现出色能力。通过不断挑战自我、突破困难,她们展现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众多观众,激发更多乡村女性的奋斗热情,也让城市观众对乡村女性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点赞《花儿绽放》,“为新时代各民族乡村女性打造宣传舞台”,讲述“以民族团结促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网民评论《花儿绽放》让“Z世代”年轻观众聚焦各民族女性所体现的中华文化。节目所讲述的“民族团结促乡村振兴”的中国故事,有助于各民族增强对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创新乡村文旅模式,打造乡村旅游新样态
《花儿绽放》在创新乡村文旅模式方面做出积极探索,通过五大“村潮企划”展现乡村的独特魅力和活力。节目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不仅展示乡村的热闹氛围和温暖情感,还融入时尚元素和文化特色,大幅提升乡村吸引力。通过互动,节目增强观众参与感,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节目的播出激发观众对乡村旅游的兴趣,促使一些乡村尝试新的文旅模式,如创意集市、乡村奥运会等,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这些新样态不仅丰富乡村旅游内容,也为乡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实现乡村与现代旅游的完美融合。
《花儿绽放》作为一档乡村女性励志竞技综艺,在创新制作、政策融合等方面做出积极探索和贡献。节目不仅展现乡村女性的多元形象和奋斗精神,更以综艺之名书写乡村振兴的璀璨篇章。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综艺节目能够加入乡村振兴的行列,共同书写中国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作者贺琼系湖南卫视品推中心宣传导演)
责任编辑:任雨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