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的策略研究

  • 来源:网络视听
  • 关键字:视觉吸引力,必要性,策略
  • 发布时间:2025-03-28 15:35

  文/齐丽燕

  摘要: 新媒体的出现与普及,使人们获取信息的习惯逐渐趋于视觉化,这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时,要重视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本文通过分析全媒体视域下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的现实必要性,提出有助于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的策略,期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全媒体 电视新闻 视觉吸引力 必要性 策略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后起的新媒体以其便捷性、即时性和丰富的视觉呈现方式,吸引大量受众注意力,电视新闻媒体作为主流传统媒体,要积极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必须自觉转变传统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想方设法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新闻产品,契合观众日益多样化的视觉需求,吸引观众的关注和喜爱,切实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一、全媒体视域下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的现实必要性

  (一)受众层面

  一是吸引受众注意力。在全媒体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增长,受众每天接触的新闻资讯不计其数。而在海量信息中,具有视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才能在瞬间抓住受众眼球,吸引受众进一步阅读或观看[1]。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在坚持新闻基本要求的基础上,重视加强视觉设计,提高新闻视觉影响力。此外,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兴起,受众阅读习惯逐渐向碎片化、视觉化转变,更倾向于快速浏览图片、视频等直观的视觉内容。若电视新闻能转变冗长的文字形式,用图文、视频等表达信息,受众对其的接受度将大幅提升[2]。

  二是增强受众理解与记忆。图片、视频、图表等视觉元素能将复杂的新闻内容以更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受众,使受众更容易理解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发展过程和相互关系等,从而大大强化受众对新闻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专业性较强或抽象的新闻,如财经新闻、科技新闻等,可视化呈现可以帮助受众更好理解其内容要点。而且,相比纯文字内容,视觉吸引力较强的新闻报道能给受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使受众更容易记住新闻中的关键信息和重要情节,延长新闻在受众记忆中的留存时间,从而更好实现新闻传播效果。

  (二)传播层面

  一是契合多样化平台宣发要求。在全媒体时代,不同媒体平台都有其独特的用户群体和传播特点,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新闻客户端,其对信息内容的视觉化呈现需求较多。若电视新闻进一步提升视觉吸引力,将更好适应不同平台要求,强力吸引用户关注和互动,收获良好传播效果。因此,电视新闻要注重结合信息宣发平台特点,着力提升新闻的视觉吸引力。

  二是促进分享与传播。据不完全统计,在生活、工作节奏日益加快的全媒体时代,受众更愿意将有高视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圈,或直接转发给家人、朋友和同事等。抓住这个特点来做新闻产品,有助于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增加新闻的曝光度和传播量。从传播角度来看,高视觉吸引力的新闻报道能实现一次制作、多平台分发,在降低新闻传播成本的同时,实现新闻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二、全媒体视域下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的策略

  (一)回归内容,转化图像

  要提高电视新闻的视觉吸引力,首先要提炼视觉元素,将抽象的新闻内容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像。对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可采取下列策略:

  一是优化图片与视频。精选具有视觉冲击力、能够代表新闻核心内容的图片和视频,将抽象的文字信息配上能抓取眼球的图像。例如,在报道体育新闻时,用运动员冲刺夺冠的精彩瞬间图片配合冲刺过程介绍;在报道灾难新闻时,用救援人员紧张救援的场景视频配合救援过程说明。在视觉转化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可根据新闻报道脉络,创新拍摄手法,运用特写镜头突出细节,或采用俯拍、仰拍等角度全面展现新闻事件。

  二是呈现可视化数据。用图表、图像、地图等直观展示复杂数据,如在报道财经新闻时,用柱状图对比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数据,用饼图展示市场份额分布等,使受众能够更快速地理解新闻内容。在新闻信息冗长、数据多样的情况下,可制作简洁明了的信息图表,将新闻中的关键信息提炼和整合,以图形化呈现,如时间轴、流程图、关系图等,增强新闻的可视化效果和易读性。

  (二)善用色彩,巧做排版

  色彩与排版是新闻视觉吸引力生成与提升的关键性因素。故此,在编排新闻时,新闻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新闻报道的色彩选择与排版设计。

  一是协调色彩搭配。基于新闻性质、新闻事件的情感氛围,合理选择色彩搭配方案。例如,在报道财经新闻时,选用稳重的蓝色调;在报道娱乐新闻时,使用明亮、活泼的色彩。但需注意,要避免使用过于刺眼或混乱的颜色组合,充分保障视觉舒适性。

  二是精简内容排版。在编排电视新闻时,合理安排文字、图片和视频的布局,避免内容过于拥挤。如采用模块化排版,将不同新闻内容或元素分组,便于读者快速浏览和获取信息;根据内容的重要程度,应用字体大小、颜色、加粗等排版手段,突出新闻的标题、导语和关键信息,让读者在浏览时能够迅速抓住重点。

  (三)丰富形式,增强叙事

  在全媒体时代,单一形式的电视新闻报道早已无法有效抓取受众眼球。所以,电视新闻工作者要有意识地跟进媒介融合趋势,丰富新闻内容展现形式。

  一是融入多种媒介叙事。在采编电视新闻时,新闻工作者要注重采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丰富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例如,在报道各类新闻时,可在有文字描述、现场图片的基础上,插入相关视频采访或动画演示,让受众获得全方位感官体验。

  二是适当进行跨媒介叙事。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正逐步实现优势互补。新闻工作者可巧妙利用不同媒体的特点跨媒介叙事,打造完整的新闻故事。例如,先在电视新闻媒体上深度报道,再在网络平台推出相关视频访谈和图片专题,最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起话题讨论,引导受众参与互动,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新闻传播链路。

  (四)植入科技,适度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新媒体大力抢夺电视新闻市场份额的当下,新闻工作者要突破原有工作模式局限,拥抱新兴科技,为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提供科技赋能。

  一是运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基于新闻主题及内容选择,采用VR技术塑造身临其境之感,让受众通过新闻报道感受新闻现场。或者应用AR技术在现实场景中叠加虚拟信息。例如,在报道历史文化遗迹时,通过AR展示遗迹的原貌或历史场景,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是借力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人工智能技术的写作、采编、智能推荐和语音播报等功能,赋能电视新闻报道,提高新闻生产和传播效率。例如,央视在报道强对流天气时,采用AI生成以城市远景为主的强对流天气科普视频,让受众一看便知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五)设置互动,受众参与

  在全媒体时代,增强与受众的互动不失为一种提高新闻报道视觉吸引力的方式。对此,新闻工作者可采取下列措施:

  一是设计互动环节。在新媒体平台设置与新闻主题、新闻事件有关的投票、问答、评论等互动话题,鼓励受众参与讨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增加受众与新闻的互动和黏性。将受众互动情况融入电视新闻报道中,吸引其他受众收看新闻,参与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是鼓励用户参与。新闻工作者可邀请受众提供与新闻相关的图片、视频、故事等内容,并将其融入新闻报道,使受众成为新闻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提升受众的参与感和对新闻的关注度。例如,在报道文旅新闻时,可征集受众的旅游经历、照片、自拍小视频等,充实新闻视觉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三、结语

  在全媒体视域下,提高电视新闻视觉吸引力是电视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然之举。新闻工作者应充分研读视觉吸引力理论,了解新闻视觉吸引力提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深入探索适用策略,多措并举提高电视新闻的视觉吸引力,让电视新闻报道在全媒体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更好满足受众需求。

  参考文献:

  [1]罗新国.用视觉语言提升新闻价值[J].新闻战线, 2023(9):80-82.

  [2]冯硕.新媒体语境下“视觉要素”赋能民生题材的新闻报道研究[J].采写编, 2023(3):26-28.

  [3]蔚梦琪.数据新闻的视觉认同与心理共鸣的分析——可视化数

  据新闻的用户传播逻辑[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1(9):148-149.

  (作者齐丽燕系浙江青田传媒集团编辑)

  责任编辑:田可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