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宇宙》第三季:让“各美其美”的地方剧种实现“美美与共”
- 来源:网络视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方式,文旅,资源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3-28 15:21
文/王忠
《戏宇宙》第三季每期聚焦一个地方剧种,依托“戏曲+文旅”的融合模式,将舞台表演外延至广阔的文旅一线,实现文旅流量与戏曲增量的双向奔赴,也实现地方戏曲从地域到广域双向兼顾的传播格局。节目将地方剧种与当地文旅资源巧妙融合,开创中国戏曲“新的打开方式”。
内容拓展 焕发地方剧种时代新彩
《戏宇宙》第三季紧跟时代,创新理念,从内容价值、表达形态、时空路径等方面多元拓展,推动戏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聚焦地方剧种,构建从地域到广域的戏曲传播格局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文化孕育一方戏曲。据统计,我国现存340多个千姿百态的地方剧种。《戏宇宙》第三季不再聚焦八大剧种的“泛主题”,而是瞄准七种地方戏曲,邀请热爱戏曲、有戏曲功底并致力于传播戏曲艺术的艺人嘉宾带领受众感知、体验不同地方戏曲文化的前世今生和恒久魅力。阿朵、于毅奔赴贵州安顺,探秘贵州非遗地戏;杨钰莹回到家乡江西,为江西赣剧“打call”;吴樾打卡广东汕头,挑战潮剧、英歌舞;张淇在福建漳州体验芗剧,唱响土楼闽声、两岸乡情;黄龄在山东淄博吃着小烧烤,听着五音戏;斓曦来到山西晋中,在古城解锁晋剧魅力;郑业成在浙江金华体验婺剧绝活,感受花样戏曲人生。
《戏宇宙》通过创演嘉宾的体验,深挖地方剧种所在地的地域特色,将那些历史悠久的建筑群落、独具风格的城市风光、引人垂涎的地域美食等带给受众,重建受众的地方感,打破地方戏剧传播的局限性,拓展电视戏曲节目传播的时空限制,构建从地域到广域双向兼顾的传播格局。
二、实景表演大秀,在“各美其美”中实现“美美与共”
将地方剧种纳入戏曲节目创作的结构体系,《戏宇宙》第三季担负唤醒戏曲剧种意识、涵养多样剧种品目的使命担当,丰富中国戏曲节目的艺术呈现,更使地方剧种在融媒体时代获得新的滋养。
广东篇创演秀《天地英潮》采用AIGC、3D运镜、AE抠像等技术,将潮汕独特的建筑骑楼、男女英歌舞的飒爽表演、未来感十足的机甲龙王等场景和人物动漫化处理,使古老艺术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火花。在江西篇中,杨钰莹与赣剧演员创演《临川浮梦》,以大型实景演出场地为基础,融合声、光、电等全息数字影像技术,再现《临川浮梦》中的亭、台、楼、阁等梦幻景致。此外,贵州篇的《高台骁歌》、福建篇的《身骑白马》、山西篇的《登台》、浙江篇的《英雄帖》、山东篇的《梦语人间》等实景表演大秀,都将小众地方剧种与当地特色地标建筑相结合,做出新意,火爆出圈。
这些恣意昂扬、守正创新的创演大秀正是创作团队在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增进文化认同等方面,写下的生动鲜活又深邃厚重的影像注脚。“各美其美”的地方剧种,也在节目组的“美人之美”下,呈现科技化、年轻化、格调化、时尚化态势,迎来更多知音,实现“美美与共”。
三、讲述鲜活故事,吸引更多年轻人爱上地方戏曲
随着时代发展,地方剧种吸引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他们对家乡文化的强烈认同感,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活力。《戏宇宙》第三季记录华彩少年传承英歌舞、赣剧、晋剧传统文化、勇于艺术创新的拼搏精神。比如,浙江金华婺剧团出生于2004年的小花旦麻锡妃把“小精灵”演得活灵活现,一出场就让人叹为观止,引发各大社交平台传播,不少网友称赞其“精灵本灵,为戏而生”“00后戏曲血脉觉醒了”“未来戏曲可能是00后的天下了”等。
为了吸引更多年轻人认知和喜爱地方戏曲,节目组在创作中把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话题故事嵌入戏曲表达,有效引发网络年轻用户共鸣。比如,徒手攀爬108米悬崖的中国女蜘蛛人,相关视频全网播放量超1000万,互动量超20万;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晋剧名家郑芳芳断音不断气,一口气连唱32个“嗨”,让网友直呼:“太牛了!听到最后已经感觉要缺氧啦!”
融合创新 打造戏曲文旅大事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戏宇宙》第三季在延续前两季“戏曲+”创新路线的同时,积极响应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时代呼唤,以“跟着戏曲去旅行”为理念,“一地一戏”,为各地打造戏曲文旅大事件。
一、在深度体验和空间游览中增强观众沉浸感
《戏宇宙》第三季每期走进一个省份或一座城市,在沉浸式感受当地文化的过程中,探寻地方剧种的成长、发展及传承历史,并完成戏曲创演任务。节目以“溯源戏曲土壤+追寻时代浪潮”的创新形式,深挖贵州安顺地戏、江西赣剧、汕头潮剧和英歌舞、福建漳州芗剧、淄博五音戏、山西晋剧和浙江金华婺剧,并结合当地风土人情,进行“在地化”的活态创演和传承,打造国内首个以当地特色场所为核心的唱演空间,不仅为文化类节目的创新表达开辟新的场域,也带观众云游滕王阁、万寿宫、屯堡古镇、汤显祖故居、汕头老妈宫、玉隆万寿宫等诸多胜地。衍生微综艺《跟着戏曲去旅行》更是以嘉宾第一视角,带受众在节目中领略大好山河、品味历史人文、观赏人间烟火,进而激发观众前往实地体验的强烈愿望。
二、“政府+广电”为城市文旅增添新名片
《戏宇宙》第三季扎根地方特色,发挥戏曲艺术、电视节目和文旅资源“联姻”的独特优势,成为整合文旅资源的重要载体。比如,节目第五期“山西篇”,不仅深入解读当地人文风貌、历史内涵,还花样展示山西面食、王家大院、平遥城隍庙、钱庄博物馆、太原植物园等丰富的文旅资源。节目组还将《戏宇宙》第三季的开播仪式放在平遥古城。在双林寺的直播《跟着山东卫视戏游山西晋中》,加深观众对《黑神话:悟空》取景地的认识。节目鲜活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及创新的模式,为观众提供“身在其中”的参与感,有助于激发观众出行需求,激活文旅消费新业态。
节目在录制过程中得到贵州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漳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平遥县文化和旅游局、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以“戏曲”为媒介,节目打开“政府+广电”联合新方式,为城市旅游增添戏曲元素新名片。
三、新媒体互动活动助力打造城市IP
节目在电视大屏端深挖各省份文旅资源,并集中推介展示;在小屏端策划推出新媒体互动活动,通过图文、短视频等形式,立体展示各省份独特魅力,助力打造城市IP。节目联合新华社《秀我中国》栏目,聚焦七省丰富文旅资源,以短视频、微综艺等形式,推出地方戏曲专题内容展播。节目还联动人民日报视频客户端、新浪微博、今日头条、抖音等平台,启动上线“我的家乡超有戏”新媒体活动,通过图文征稿、短视频征集、有奖投票、话题传播等形式,让观众化身“戏中人”,为家乡戏曲、特色美食美景等文旅资源“打call”。“我的家乡超有戏”新媒体互动活动阅读量1.5亿,讨论量18万,充分激发网友分享家乡的参与热情和讨论度,营造“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浓厚氛围。
立体传播 塑造戏曲传播新生态
《戏宇宙》第三季强化用户思维,探索“多主体协同和多渠道联动”的传播路径,保障“稀缺”内容和“增值”服务供给,提高节目的话题度、曝光率和传播效果,塑造既具权威性又具便捷性的全媒体传播新生态。
在宣推设计上,宣推团队全程跟进节目录制,围绕录制花絮、路拍剧透等内容,同步制作多条预热花絮短视频,并策划推出多场录制探班及文旅直播,全网社交传播提前引爆热度。在内容设计上,节目每期都推出“一长一中多短”的视频内容,包括适合大屏端播出的55分钟长视频节目、适合小屏端传播的数条短视频和适合大小屏端传播的中视频——衍生微综艺《跟着戏曲去旅行》。节目全网话题阅读(播放)增量超10亿,播放增量超 3 亿,话题累计上榜1038次。其中,“00后小孩哥小孩姐扛起英歌传承”“张淇土楼再唱武家坡”“跟着戏曲打卡大美中国”等126个话题登上全国热搜热榜。创演秀《身骑白马》全网播放量超2000万,互动量超60万。节目登上B站热门榜单免费榜TOP1、综艺榜TOP2;微博综艺影响力榜热播榜TOP5。据美兰德数据统计,《戏宇宙》第三季登陆2024年第三季度文化类综艺节目内容融合传播指数榜TOP5。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人民网、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点赞“跟着戏曲打卡大美中国,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
这些亮眼的数据,让我们看到戏曲与文旅开放式跨界组合的神奇魔力。这样的跨界融合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路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戏宇宙》第三季的创作与播出正是积极响应这一要求的创新样本。节目从戏曲节目内容价值、表达形态、时空路径、传播渠道、受众圈层等维度多元拓展,激活戏曲活力,拓宽戏曲传播破圈路径,赋能戏曲焕发时代新彩,是探索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实现中国戏曲节目价值内涵的延伸和开发边界的拓展。节目将泱泱中华的戏曲文化、地域风貌、文旅资源全景式展现、青春化传播,彰显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续写戏曲文化传播的精彩篇章。第28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揭晓,戏曲文化创演节目《戏宇宙》成为电视戏曲节目奖唯一获奖作品。《戏宇宙》第三季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第三季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节目。
(作者王忠系山东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电视卫星频道总监)
责任编辑:田可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