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

  • 来源:中国招标
  • 关键字:资源,交易,应用
  • 发布时间:2025-04-18 15:51

  文/黄菊

  随着2013年《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令第20号)的出台,公共资源交易进入了全新的数字时代。自2013年起,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关于印发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63号)、《“互联网+”招标采购行动方案(2017—2019年)》(发改法规〔2017〕357号)、《国务院有关部门2018年推进电子招标投标工作要点》、《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19〕41号)等,有力推动了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的大力推广。2013年以来,全国以深圳、昆明等城市为试点,逐步推行“全流程、全区域、全覆盖、全封闭”电子化。目前,全国大部分城市已全面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数字化。

  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开始研制开发数字货币。数字货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数字货币就是电子货币,即所有以电子形态存在的货币;狭义的数字货币则指数字化的、没有物理载体的货币。按照国际使用惯例,数字人民币字母缩写暂定为“e-CNY”,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并向公众兑换,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纸钞硬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支持可控匿名。

  数字人民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双离线支付。数字人民币像纸钞一样可以满足飞机、邮轮、地下停车场等网络信号不佳场所的电子支付需求。第二,安全性更高。如果发生了盗用等行为,对于实名钱包,数字人民币可提供挂失功能。第三,多终端选择。不愿意用或者没有能力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可以选择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功能机或者其他的硬件使用数字人民币。第四,多种信息强度。根据掌握客户信息的强度不同,可以把数字人民币钱包分成几个等级,如大额支付或转账,则必须通过信息强度高的实名钱包。第五,点对点交付。通过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的方式,可以实现定点到人交付。民生资金可以发放到群众的数字钱包上,从而杜绝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可能性。第六,高可追溯性。在权力机关严格依照程序出具相应法律文书的情况下,进行相应的数据验证和交叉比对,为打击违法犯罪提供信息支持。即使腐败分子通过化整为零等手段,也难以逃避监管。第七,账户松耦合性。不需要专门的银行账户,可更方便境外人员、企业或老年人等没有银行账户的群体获得数字人民币。

  目前,公共资源交易已基本全程采用电子化,而数字人民币的多信息强度、点对点支付、高可追溯性等特点均对应了公共资源交易中交易各方主体的特定及独立性原则,两者可有效结合。

  在公共资源交易不同场景中应用数字人民币的优势

  数字人民币资金数据化和监测的可视化,促使交易各方主体在资金往来时更加规范。凭借多信息强度特性,对大额支付和转账实行实名制,能有效强化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的唯一确定性,加强交易各方主体身份属性。其高可追溯性,在一定程度上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的串标围标、领导干部插手干预招投标有一定威慑和遏制作用。点对点支付保障了政府采购过程中资金支付的安全性,保障财政性资金不易被挪用。大数据在查询上的便利性,有效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

  投标保证金使用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在使用时可控匿名,即可对个人数据和隐私进行保护。同时,数字人民币的高可追溯性可满足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进行监管要求。当公共资源交易投标保证金采用数字人民币缴纳时,资金来源全程清晰可辨。同时,数字人民币的多信息强度、点对点支付特点,能有效杜绝一家投标人同时缴纳多家保证金的情况,从而增加串标围标效率成本,有效遏制保证金代缴行为。

  专家评审费使用数字人民币

  使用数字人民币发放专家评审费,费用出入口均可追溯,金额可查,避免了当前“小信封”现金支付时金额不一的差别待遇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评标现场招标人和评标专家“打招呼”串通评标的行为。数字人民币使得专家评审费费用金额可查,收入支出明晰,避免了少数专家索要高额评审费的现象,减少了评标专家利用职务和身份获得不正当得利和受贿等违规违法行为。

  政府采购专项补助资金使用数字人民币

  数字人民币的点对点支付功能,能够确保政府采购中有专项补助的项目资金切实支付到需要补助的企业和个人手中。特别是针对小微企业和个人,最大程度保障了资金补助能够落实到位。同时,数字人民币的账户松耦合性,让不方便设立银行账户的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领取补助。

  履约保证金使用数字人民币

  履约保证金的目的是担保承包商完全履行合同,主要担保工期和质量符合合同的约定。承包商履行完义务后,招标人必须将履约保证金全额返还给承包商。从履约保证金的主要用途可以看出,若其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资金安全可得到更大保障,实现定点缴纳、定点返还,确保招标人和承包商合同的顺利执行。

  合同价款支付使用数字人民币

  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若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合同价款,则资金的出入口均可以实现高度可追溯。每笔合同价款的支付出处、金额大小、支付时间、资金转入方等均有数据可查,更易于建设方管理及项目审计。对于工期较长的项目,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查询每一次的支付记录,且数字化数据更易和合同相关条款相对应,大幅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项目管理效率。

  在公共资源交易中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存在的难点

  缺乏制度支撑

  目前,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还没有关于相关费用支付需要使用某种特定方式的相应制度规定,现有规定中现金、转账、保函以及目前兴起的保险保函都是可选项。数字人民币具有高度可追溯性,这一特性对于规范交易资金流而言是显著优势,但对于企图规避资金源头审查、妄图在公共资源交易过程中钻法律空子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主体而言却成为最大的阻碍。因此,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推广使用数字人民币,必须有相应制度支撑,且须有一定强制性。否则,若将数字人民币作为自选项,其推广应用将面临重重困难。

  数字人民币的应用范围不够广泛

  数字人民币作为新的货币形式,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范围有限,即使是在其最能发挥作用的零售行业也还未被广泛使用。大部分群体还不习惯这种完全无账户、无实物的“现金”形式。公共资源交易涉及的行业多种多样,涉及群体也包罗万象,其范围之广也会给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用带来困难。

  数据网络安全问题

  数字人民币全数字化,完全没有物理载体,一旦发生网络犯罪,会给数字人民币的持有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即使数字人民币有高可追溯性,也难以避免当时的实际损失。

  数字人民币体系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问题

  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难免存在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问题。目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还未全部联通,各省分别创建自己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存在和各个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联通问题。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推进招标投标全流程交易技术标准的统一,若该标准开始执行,将进一步促进数字人民币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互联互通。

  在公共资源交易中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的建议

  从数字人民币的普惠性入手

  数字人民币作为一种新的支付方式,对中小企业和首次使用的自然人均有一定优惠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各试点地区政府围绕“促进消费”“低碳出行”等主题累计开展了超过30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各商业机构还开展了多次市场化推广活动。多地利用数字人民币发放退税资金、医保月结款专项资金、困难群众帮扶资金、“专精特新”企业扶持资金等。此外,数字人民币服务还下沉到县域农村,发放惠农补贴。

  数字人民币的普惠性大大高于传统货币,其普惠性群体也极有可能是公共资源交易的各方主体,从这些群体入手,可进一步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政府采购项目中,为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已出台多项价格评审优惠、优先采购、提高中小企业采购份额等政策。数字人民币在使用中对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可与政府采购项目的相关政策相互融合,更有效地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从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金安全性入手

  财政性资金是指以国家财政为中心的预算资金、国债资金以及用于其他项目的财政资金。近年来,我国对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金的监管日益严格,财政性资金的拨付是否到位,国有资金是否存在流失都是监督审计的重点。

  数字人民币的高可追溯性使得资金从源头到支付全过程的数据清晰可查,这更有利于保障相应资金的安全性。对于使用财政性专项资金的项目及重大国有投资项目公共资源交易,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相关费用,以便更高效地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和管理。

  由点到面,从制度层面设立试点,逐步铺开

  有效推动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建议选取适用项目作为试点,如在有财政性补助资金项目或与高科技黏合度较高的项目中率先实施。通过以点带面,发挥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积极作用,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对普惠性较强、涉及中小型企业较多的项目,利用数字人民币的普惠优势,为公共资源交易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结语

  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的通知》(工信厅联企业函〔2025〕50号)明确,要开发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转型。2025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对提振消费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等的支持,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数字人民币的特性与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需求高度契合。期望能以此为切口,将公共资源交易和数字人民币紧密结合,更好地实现数字人民币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应用。

  (作者单位:昆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责编:辛美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