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全咨多维度流程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 来源:中国招标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建设,项目,构建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4-18 15:54
文/方砯
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以下简称全咨)是对建设项目全生命期进行“全层级、全周期、全目标、全产品、全流程”的专业咨询及总控管理。随着项目复杂程度的增加,传统的线性管理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建设项目的需求。因此,构建一个建设项目多维度的咨询流程模型(以下简称多维度流程模型),能够更好地整合项目资源,优化管理流程,提升项目整体效益。笔者构建的多维度流程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可面向“以前、当下和未来”的咨询市场情况,可作为总咨询师进场第一时间全景推演并策划全咨管理工作的参考。
建设项目全咨多维度流程模型的构建
建设项目开发的特性之一是“分解再分解、由表至里、渐细渐明”。“建设项目开发”主要包括以下5个管理维度:
阶段轴:项目全周期划分的阶段
阶段轴是建设项目全咨的基础,将项目划分为投资论证、设计、招标、施工、验收和运维等阶段。每个阶段工作顺序都有明确的节点,确保项目分阶段授权并按计划逐步展开。各阶段工作可设置为工作分解结构码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例如,在投资论证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确定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设计阶段,完成项目的详细规划和技术方案设计;在施工阶段,则侧重于资源调配和施工秩序控制。
组织轴:多团队协作的层级组织架构
组织轴将项目开发团队划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委托人属于决策层,负责制定项目战略和重大投资决策;咨询人属于管理层,负责协调资源和项目日常管理;工程总承包人属于执行层,负责具体建筑实体建造任务的执行。项目开发团队的层级结构可设置为组织分解结构码OBS(Organization Breakdown Structure)。PRINCE2(PRoject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受控环境下的项目管理,是一种项目管理方法论)方法明确,项目是为完成一个价值意图而构建的临时性跨职能组织,强调项目开发组织要有明确角色分工和职责,通过这种层级管理,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能在项目中发挥最大效能,提高团队协作,减少沟通成本。
目标轴:多目标控制的平衡管理策略
目标轴将项目开发目标分解为“投资效益、进度、成本、产品质量、项目范围、项目风险”等6个绩效目标指标。这些目标相互关联又相互制约,需要通过综合管理实现平衡,并需要进一步分解为阶段和层级目标来进行目标管理。此目标体系可设置为约束目标分解结构码RBS(Restrain Breakdown Structure)。PMBOK(Project Management Body of Knowledge,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提供了目标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如SMART〔Specific(具体)、Measurable(可测量)、Achievable(可达成)、Relevant(相关性)、Time-bound(时间限制)〕原则。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监控项目进展,及时调整并进行纠偏,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产品轴:产品多级分解结构
产品轴将项目系统分解为项目、子项目、单位单体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构件材料等多级结构。产品多级分解结构可设置为产品分解结构码PBS(Product Breakdown Structure)。这种分解方式有助于明确项目的范围和边界,便于项目团队对不同层级的任务进行管理和控制。NASA(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美国航空航天局)系统工程手册中提到的系统设计流程和产品实现流程,为这种多级分解和集成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系统化的产品分解,项目团队可以更好地识别风险,配置用户需求,提高项目产品与用户需求的符合度。
嵌入式工作流程:A-PDCn控制机制
建设项目开发是一个“决策输入→编制计划→执行实施→验证输出”的过程。在以上4个维度中均嵌入A-PDCn工作流程,即先决策批准目标(Approve),再编制计划(Plan),执行实施(Do),最后进行检查验收评审(Check)。通过制定明确的流程,确保项目在每个流程和步骤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建设项目全咨多维度流程模型的有机融合
综观建设开发管理5个维度的工作,它们是在同一时间域和空间域中“并行协同”开展的。在建设项目全咨中,阶段轴、组织轴、目标轴、产品轴以及嵌入式工作流程A-PDCn的有机融合构建了全咨多维度流程模型。多维度流程模型贯穿建设项目开发全过程,突出建设项目的“全周期、全目标、全参与方、全产品、全流程”总体控制,保证了项目开发全周期“投资价值、项目绩效、产品功效”等3条主线目标“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以下将详细论述如何将这5个要素整合到一个多维度流程模型中,以实现项目全咨的系统化结构化管理。
多维度流程模型的整合框架
1.阶段轴与嵌入式工作流程的融合
阶段轴是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时间主线,将项目划分为投资论证、设计、招标、施工、验收和运维等阶段。每个阶段都嵌入了A-PDCn的工作流程,形成一个动态的管理闭环。例如,在投资论证阶段,首先进行项目使命决策(A),明确项目的投资方向和可行性;接着编制计划(P),包括市场调研计划、财务分析计划等;然后执行实施(D),开展具体的调研和分析工作;最后进行检查验收(C),评估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和可靠性。在施工阶段,决策(A)流程确定施工方案和资源分配;计划(P)流程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执行(D)流程开展实际施工操作;检查(C)流程通过质量检测和进度检查,确保施工符合要求。
通过上述融合,阶段轴为嵌入式工作流程提供了时间框架,而嵌入式工作流程则为每个阶段提供了管理机制,确保项目按计划推进。
2.组织轴与嵌入式工作流程的协同
组织轴明确了项目团队的分层架构,包括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每个层级中都有不同的角色和职责。嵌入式工作流程形成了协同管理机制。决策层主要负责决策(A)环节,如批准项目目标、战略方向和重大决策。同时,决策层也会参与检查(C)环节,对项目整体进展和成果进行审查。管理层主要负责计划(P)和检查(C)环节,编制项目计划、协调资源分配、监督项目进展,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评估。执行层主要负责执行(D)环节,完成具体任务的实施,同时也会参与计划(P)环节,提供执行层面的建议和反馈。
通过上述协同,组织轴为嵌入式工作流程提供了明确的职责分工,而嵌入式工作流程则为组织轴提供了管理流程,确保各层级之间的高效协作。
3.目标轴与嵌入式工作流程的平衡
目标轴将项目目标分解为投资效益、进度、成本、产品质量、项目范围和项目风险等多个维度。嵌入式工作流程在每个目标维度中都发挥作用,确保目标的实现。在决策(A)流程,明确每个目标的具体要求和优先级;在计划(P)流程,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策略和计划;在执行(D)流程,按照计划实施并监控目标的达成情况;在检查(C)流程,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例如,在施工阶段,项目团队需要平衡成本控制和施工质量的目标。通过嵌入式工作流程,团队可以在决策(A)流程确定成本和质量的优先级,在计划(P)流程制定资源分配和质量控制措施,在执行(D)流程监控施工过程中的成本和质量情况,并在检查(C)流程对施工成果进行验收,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
4.产品轴与嵌入式工作流程的分解与整合
产品轴将项目系统分解为项目、子项目、单位单体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和构件材料等多级结构。嵌入式工作流程在每个层级中都有具体的应用。在决策(A)流程,确定每个层级的产品目标和功能要求;在计划(P)流程,制定每个层级的详细设计和施工计划;在执行(D)流程,完成每个层级的具体施工和安装任务;在检查(C)流程,对每个层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和验收。例如,在建筑工程建设中,产品轴将建筑工程分解为土建工程、机电安装、装修工程等多个分部工程。每个分部工程都按照A-PDCn的流程进行咨询管理,确保每个层级的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通过这种分解与整合,产品轴为嵌入式工作流程提供了明确的任务范围,而嵌入式工作流程则为产品轴提供了管理机制,确保项目系统的整体性。
多维度流程模型的整合机制
1.信息流的整合
在多维度流程模型中,信息流是连接各个维度的关键。通过建立统一的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系统,并进行信息编码,如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实现阶段轴、组织轴、目标轴和产品轴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传递。
第一,在投资论证阶段,通过多维度模型,项目团队可以全面分析项目的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收益等多方面因素。例如,利用组织轴的多团队协作,决策层和管理层可以共同制定投资策略,开发层则负责收集市场数据和进行初步技术分析。
第二,在设计阶段,多维度模型可以帮助团队更好地协调各方资源。设计团队可以根据目标轴的要求,优化设计方案,确保项目质量、成本和周期的平衡。同时,产品轴的多级分解结构有助于明确设计范围,避免设计变更带来的风险。
第三,施工阶段是项目实施的关键环节。通过阶段轴的节点管理,项目团队可以有效监控施工进度。组织轴的多团队协作则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资源配置和质量控制。此外,目标轴的多目标控制策略可以帮助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平衡成本、质量和进度。
第四,在项目验收阶段,多维度模型可以确保项目的交付质量。通过产品轴的多级分解,项目团队可以对每个层级进行详细的检查和验收。同时,目标轴的多目标控制策略可以帮助团队评估项目的投资效益、产品质量和功能实现情况。
第五,项目交付后进入运维阶段,多维度流程模型依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阶段轴的延伸,运维阶段被纳入全咨,确保项目在使用过程中的持续优化和管理。目标轴则从投资效益、产品质量等方面转变为运维成本控制、设备可靠性保障等目标。产品轴的多级分解结构则帮助运维团队明确责任范围,对项目系统进行模块化维护。
通过上述各阶段信息流的整合,多维度流程模型能够实现各维度信息流之间的动态协同,提高全咨的效率和透明度。
2.流程的协同与反馈
多维度流程模型强调各维度之间的协同和反馈机制。例如,在阶段轴和组织轴的协同中,管理层可以根据阶段进度调整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在目标轴和产品轴的协同中,通过细化产品分解结构,目标控制可以落实到每个具体任务;在嵌入式工作流程中,检查阶段的反馈信息可以用于优化决策、计划和执行环节。通过这种协同与反馈机制,多维度流程模型能够实现动态调整,确保项目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推进。
3.风险管理的整合
在多维度流程模型中,风险管理是贯穿始终的重要环节。通过将风险管理融入阶段轴、组织轴、目标轴和产品轴,项目团队可以全面识别和控制风险。例如,在阶段轴上,通过节点的风险评估,提前识别潜在问题;在组织轴上,通过明确各层级的职责,确保风险应对措施的有效执行;在目标轴上,通过动态平衡目标之间的关系,降低目标冲突带来的风险;在产品轴上,通过对多级产品分解结构的风险分析,确保每个层级的质量和安全。
通过风险管理的整合,多维度流程模型能够有效降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提高项目的成功率。
多维度流程模型的整合优势
通过将阶段轴、组织轴、目标轴、产品轴与嵌入式工作流程(A-PDCn)有机融合,多维度流程模型在建设项目全咨中主要展现出如下4个方面的显著优势:
第一,系统性与协同性:多维度流程模型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组织架构、目标控制和产品分解结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框架。这种系统性设计使得全咨更加全面,避免了传统管理方法中因单一维度导致的管理漏洞。例如,在项目设计阶段,通过组织轴的多团队协作,设计团队可以与咨询团队提前沟通建筑产品的功能需求,与运维团队沟通建筑产品的维护需求,减少设计变更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第二,动态平衡与优化:目标轴的多目标控制策略使得项目团队能够在投资效益、进度、成本、产品质量、项目范围和项目风险之间实现动态平衡。通过PMBOK中的全咨工具和PRINCE2的管理方法,项目团队可以实时监控目标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施工阶段,如果发现成本超出预算,项目团队可以通过优化施工方案或调整资源分配来控制成本,同时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不受影响。
第三,风险识别与控制:产品轴的多级分解结构有助于项目团队在项目早期识别潜在风险。通过将项目系统分解为多个层级,团队可以对每个层级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例如,在设计阶段,通过分解子项目和单位单体工程,团队可以识别设计缺陷或技术难题,并提前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第四,持续改进与知识积累:多维度流程模型强调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从投资论证到运维阶段,项目团队可以持续积累经验,为后续项目提供参考。例如,在运维阶段,团队可以通过对项目运行数据的分析,总结设备故障原因和解决方案,为项目的升级改造或新项目的咨询提供宝贵经验。
建设项目全咨多维度流程模型的应用
以某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该项目是一个大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包括地铁线路建设、车站设计与施工、车辆采购与调试等多个子项目,涉及多个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建设周期为5年。
该项目全咨应用多维度流程模型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轴:项目团队将项目全生命周期划分为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营5个阶段,并为每个阶段设定了明确的节点。例如,在规划阶段,通过市场调研和交通流量分析,确定了项目的线路走向和站点布局。
第二,组织轴:项目团队采用分层管理架构,决策层由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组成,管理层由项目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执行层则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设备供应商等。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项目团队在各阶段高效协作。例如,在施工阶段,管理层负责协调资源,执行层负责具体施工任务,决策层则定期审查项目进度和质量。
第三,目标轴:项目团队将目标分解为投资效益、建设周期、成本控制、工程质量和项目范围等多维度目标。通过SMART原则设定具体目标,如项目投资效益目标为年均客流量达到设计能力的80%以上,建设周期目标为不超过5年,成本控制目标为不超过预算的5%。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通过持续定期检查和调整,确保各目标的实现。
第四,产品轴:项目团队将项目系统分解为线路工程、车站工程、车辆系统、通信信号系统等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进一步分解为单位单体工程和分部分项工程。通过这种分解,团队可以对每个层级进行详细管理和质量控制。例如,在车站工程施工中,将车站主体结构、装饰、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分解为多个分项工程,分别制定施工计划和质量标准。
第五,嵌入式工作流程:在每个阶段和每个层级,项目团队均采用A-PDCn的控制机制。例如,在设计阶段,首先由决策层批准设计方案目标,然后由设计团队编制详细的设计计划,执行设计任务,并通过专家评审和内部检查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通过运用多维度流程模型进行全咨管理,该项目在预定的5年建设周期内完成,并顺利通过验收。项目运营后,年均客流量达到设计能力的85%,投资效益超出预期目标。项目运营收入与投资成本的比值为1.2,超过预期,实现了良好的投资回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工程质量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通过多级分解和严格的质量控制,项目在运营阶段的设备故障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项目团队在全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标准化的管理流程和知识库。这些经验为后续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结语
建设项目全咨多维度流程模型是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全咨工具。通过阶段轴、组织轴、目标轴和产品轴的有机结合,以及嵌入式的A-PDCn控制机制,该模型能够有效提升全咨人员的系统化思维、全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笔者构建的该模型在大型复杂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将为建设全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多维度流程模型可以进一步与BIM、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结合,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咨询管理。在此倡议,建筑行业要建立建设项目全咨的系统化结构化方法,即强调在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发中做到聚焦项目建筑产品,保证项目绩效目标,分阶段管理,分层级授权和决策,各层级、目标、阶段等环节均嵌入A-PDCn流程,构建由上述5个维度相结合的“多维度、三主线、循环迭代”项目全咨的综合控制方法。
〔作者单位:中导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责编:辛美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