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典范——苏州狮子林的古韵新辉
- 来源:建筑与文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5-06-13 14:24
城市更新的典范——苏州狮子林的古韵新辉
摘要:苏州狮子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的杰出代表之一,其以独特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与学者的目光。文章详细探讨了狮子林在园林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从假山装饰、漏窗装饰、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开发文创产品、搭建文化交流平台以及提升全球知名度等策略,旨在为城市更新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这对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城市吸引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为苏州带来独特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美学价值,使苏州在现代化发展的同时,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狮子林;假山装饰;漏窗装饰;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
1假山装饰:自然与艺术的融合
1.1选材精良
狮子林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园内姿态各异的狮石狮峰多达500余座,组成了“群狮膜拜狮子峰”的瑞象。众多假山酷似狮形,故而得名“狮子林”(图1)。狮子林的假山选材精良,除少量为黄石外,几乎全用具有“瘦、皱、透、漏”特色的太湖石堆叠。这些湖石大部分为宋代朱勔花石纲的遗物,质地坚硬,形态各异,孔窍遍布,非常适合营造山势起伏、洞穴蜿蜒的效果。太湖石硬度适中,便于雕刻和堆砌,且表面纹理丰富、色彩多样,能表现出不同的质感。匠人们在选择太湖石时,会依据石头的颜色、形状、大小和质地进行分类,再根据园林设计要求精心挑选合适的材料。通过巧妙地摆放和组合这些石头,匠人创造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造型,使每一处假山都独具美感。太湖石上的天然孔洞和裂缝,经匠人加工后,形成一道道自然流畅的线条,这些线条与周围的建筑、水体、植物相互呼应,共同营造出和谐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
1.2技艺精湛
狮子林假山建造技艺精湛,不仅体现在石材选择,也包括石材堆砌的技巧(图2)。匠人建造假山先考虑石材特性,如重量、质地、形状等,再按照园林整体布局决定堆叠方式,使每处景观恰到好处地融入整体,如大自然原本就存在的一部分。
匠人精心排列、堆砌的石头,不仅创造出了高低错落、曲折迂回的路径,还形成了洞壑深邃、仿佛迷宫一般的假山景观。游客在其中蜿蜒穿梭,感受着每处高低起伏、每个转折拐角的神奇变化。“璇玑”园林迷宫玩具便以此为灵感,将假山的元素融入设计中,主体采用亚克力材质,共分为四层,把假山群、竹子和云、假山内的一处棋盘、卧云室等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融娱乐性和装饰性为一体。这种对狮子林景观的别出心裁的提炼和创意转化,使得该玩具有与狮子林的紧密联系,从而具备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设计特色。
1.3意境深远
狮子林的假山艺术堪称整个园林的灵魂所在。它并非单纯的石头堆砌,而是经过精心设计,将自然界的山川地貌高度浓缩于一个小空间之中,从而构筑起一片独特的“假山世界”。这些假山形态各异,有的仿若狮子,有的恰似山岭,高低错落,姿态万千,既彰显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又体现出人们对美的不懈追求以及卓越的创造力。
狮子林中的假山设计,每一块石头、每一个洞穴皆能让人感受到一种遗世独立的境界。漫步于假山之间,恰似经历一场心灵的洗礼。此种体验绝非仅仅是视觉上的享受,更是精神层面的满足。假山群拥有九条路线、二十一个洞口,行走其间迂回曲折。洞穴的设计饶有趣味,给人一种迷幻之感。这正是狮子林假山所要传达的意境——通过对自然界山石景观的模仿,引领人们进入一种超凡脱俗的状态,去体悟禅宗所言之“悟”。
在佛教中,狮子被视作吉祥物,而在狮子林里,狮子承载着驱邪避灾、守护平安的内涵。这座园林借助“狮子”这一意象,以一种不着痕迹的方式警示世人,凸显了禅宗所倡导的“顺其自然、不刻意作为”的理念。狮子林的假山设计,绝非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单纯效仿,更是对禅宗哲学的深入解读与生动呈现。匠人们以太湖石精心雕琢,狮子林部分假山或如静卧之狮,或似跳跃之狮。这些假山既展现了匠人的高超技艺,又透射出园林的深邃意境,引领人们步入充满诗意与哲思的境界,体悟恬淡静谧的精神境界,领略安闲自在的精神意趣。
2漏窗装饰:光影之间的诗情画意
2.1传统花窗
狮子林的花窗,俗称花墙头、漏花窗、漏窗,是江南园林中一道独特且经典的风景线。
不同于西方的窗户仅仅为了通风采光,中国的窗户更像是一个画框,框住了外面的风景。站在狮子林的小方厅中,左右两侧各有大型的空窗,东边的窗户外是素芯腊梅,粉白的墙面映衬下,腊梅如同一幅精致的水墨画;而西边的窗外,则是生机盎然的城市山林。这样让室内外的空间得到了延伸,也让人在移动中体会到“步移景异”的乐趣。花窗不仅仅是为了观赏,还承担着“借景”的功能,通过镂空的图案,把远处的景色引入到近前,就像是一位艺术家精心挑选的画面。著名的当数九狮峰北面墙上的四扇“琴棋书画”,其既有静态之美,又具动态之意境。当阳光透过漏窗洒下斑驳的光影,那函装线书的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画卷中的山水图案似在缓缓流淌,古琴的形象仿佛能传出悠扬的旋律,围棋棋盘则散发着智慧的光芒。花窗设计之巧妙,令人无论处于何种位置,无论在何时刻,都能想象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因此,在苏州街头,许多仿古建筑都尝试采用了这种花窗设计。尽管新的小区、公园和步行街不断在建,但花窗的沿用无疑是对经典的致敬。这种做法为城市更新带来了全新的视觉体验,让人们在感受现代城市发展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传统建筑元素的魅力。
2.2复廊设计
狮子林的复廊设计别具一格,不仅发挥着连接各个景点的功用,还凭借一系列花窗,将内外景色巧妙关联,既实用,又美观。复廊两侧有墙壁,西墙上六个六角形空窗。窗外景色各异,有的是曲折游廊,有的是石岸与池水。游人走动时,窗外景色不断变化,满足观赏需求又带来意外之趣。东墙上六个圆窗,可供游客从不同角度欣赏廊东美景。复廊窗户装有彩色花纹玻璃,看似隔断两边景致,穿过时却让人眼前一亮,仿佛进入新的世界。这种“以不变应万变”设计体现了园林设计师的智慧,让游客体验到动静结合的乐趣,让人们在游览中感受自然与人工艺术的融合之美。
2.3文化意蕴
狮子林的花窗不仅是建筑装饰,更是承载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品。比如梅花形花窗,周边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犹如精美的刺绣,无不展示出高雅的气质。窗下,芭蕉伸展着宽大的叶片、玉兰绽放着纯洁的花朵,与粉墙花窗相互映衬,构成一幅幅生动画面。这些花窗如同时间见证者,诉说着过往故事,为我们提供与传统文化对话的契机。从审美和文化层面看,狮子林的花窗皆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静静伫立,能让每一位到访者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宁静之所。
3建筑风格与空间布局
3.1明快简洁
狮子林的建筑风格以其明快简洁的特点著称,这不仅仅体现在建筑本身的构造上,更在于它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步入狮子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质朴而不失精致的建筑,无论是燕誉堂的高敞宏丽,还是指柏轩的低调内敛,每一处都透露出一种淡雅而不失庄重的气息。燕誉堂作为园中的主厅,采用了典型的鸳鸯厅形式,高大宽敞,内部装饰精美,华丽而不失典雅,展现了元代园林建筑的独特魅力。这里不仅是游客驻足欣赏的地方,也是园中的一处亮点,仿佛一首轻盈的旋律在耳边回响。园内的其他建筑如指柏轩、真趣亭、问梅阁等,也都小巧精致,各具特色。这些建筑物通常采用小青瓦、飞檐戗角等江南古典园林常见的装饰手法,内部则运用了精细的雕梁画栋,展示了皇家园林的装饰风格。这些细微之处共同造就了狮子林独具特色的建筑风貌,使得园内既有江南园林的婉约秀丽,也兼具皇家园林的华贵大气。
3.2流动渗透
狮子林的空间布局极为注重内外空间的灵动性和贯通性,通过精妙的空间划分,构建了多个既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的小庭院。从门厅进入,走过祠堂,便能抵达燕誉堂,再往北乃是指柏轩。这种环绕式的设计布局不但切实地区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域,也竭力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出更多的景致,实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成效,让游人在行进过程中持续发现新的景观,提升了游览的趣味。这种设计上的良苦用心,体现了中国传统审美中对含蓄、曲折之美的追求,通过层层递进、移步换景的方式,展现出一种内敛而富有韵味的美感。有从事丝巾设计的爱好者,将狮子林的布局以精美的手绘形式呈现在丝巾上,在网络上进行展示宣传,有了很高的热度。丝巾上精美的园林图案向外界展示了苏州独特的园林艺术之美,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苏州,提升了苏州市的文化影响力。很多网友表示,这种设计创意,通过这种时尚的载体,让苏州的园林文化以更具亲和力的方式走进人们的生活,激发人们对苏州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此视频也被国外友人关注,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生动窗口。在国际舞台上,园林实景展示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湛与魅力,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3.3天人合一
园林设计者将建筑与自然环境巧妙融合,对空间布局进行精妙处理,创造出充满诗意与哲思的空间。狮子林内假山群有9条路线、21个洞口,通过模拟人体、狮形、兽像等与佛教故事有关的形象,将佛理寓于其中,营造出庄严而神秘的佛教氛围。这种把佛教思想融入园林设计的做法,使狮子林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为心灵净化的空间。狮子林传统造园手法与佛教思想相互融合,成为融禅宗之理、园林之乐于一体的寺庙园林。在这里,每一处景致、每一扇门窗的设计都充满深意,游人既能享受视觉上的愉悦,又能在心灵层面获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感受。在这里,能听到风声、鸟鸣,还能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真正体验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美学理想。无论春夏秋冬如何轮回,狮子林都会欢迎在喧嚣的都市生活里的人们,让他们的心灵在这里挣脱束缚、重归本真。
3.4特色景观
狮子林内有许多特色景观值得一游,其中立雪堂作为核心建筑之一,尤为引人注目。立雪堂的名字来源于宋末著名理学家陆九龄的字——“立斋”,堂前悬挂的对联“大贤立心雪在山”,寓意深刻,不仅表达了古人对于人格修养的追求,更传递出一种清高脱俗的精神境界。立雪堂四周环绕着郁郁葱葱的绿竹,清幽的环境与堂内的文化气息相得益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净土。当微风吹过,竹叶沙沙作响,与堂内的宁静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更能体会到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平和。立雪堂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个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精神家园。无论夏日骄阳似火,还是冬日寒风凛冽,立雪堂始终以其超凡脱俗的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成为狮子林中举足轻重的一处文化地标。
4文化符号的保护与更新
4.1宅园合一,汇古融今
狮子林与苏州民俗博物馆(原狮子林住宅部分)成功实现联合开放,积极推动宅园合一的探索进程,努力实现资源共享、文旅互通,切实做到普惠大众。这一举措使得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能够全面领略宅园一体的独特魅力。狮子林成为连接不同人群与传统文化的桥梁。开办的“狮林学堂”系列民俗内涵研学活动,为苏州城市更新带来了诸多价值:一方面,吸引了大量对园林艺术充满热忱的学者、热爱传统文化的亲子家庭以及追寻历史足迹的背包客等不同群体的游客,极大地提升了苏州的旅游人气,促进了苏州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园林与住宅的完美融合,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推动了园林文化与民俗文化的深度融合,为苏州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提升了苏州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无论你是哪种身份的游客,都能在此感受到园林与住宅完美融合所带来的震撼。
4.2狮林暮春,花绽
2024年4月20日至5月15日,狮子林举办了“胜春赏群芳”2024年浪漫春日月季花展,艾帕索、红双喜、薰衣草、茶花女、蔓塔、香艾等40余个不同品种的精品月季盆栽集中亮相燕誉堂。这些名品月季各有千秋,有的绚丽夺目,有的素净雅致,有的香气四溢,皆令人心醉神迷,使游客能够近距离领略月季的迷人风采。将这醉人的芬芳印刻在心底,将这美妙的瞬间留存于镜头里。同时,“江南园林花语·狮子林月季花手工研学之旅”引领手工爱好者亲手创作月季花作品,体悟颜色与大小的奇妙组合,畅享指尖的灵动与创意的喷薄。这一系列活动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游览体验,让众人在欣赏美景之余留存美好时光,还为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文化活力和艺术氛围。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促进了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活动中展现出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互交融,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推动了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4.3狮子林数字化之路
狮子林以数字化为翼,开拓园林新境界。通过引入三维扫描、全景扫描等先进技术手段,狮子林成功建立了多处假山、峰石、建筑的三维模型,不仅实现了现阶段假山三维信息的存档,还为后续的三维检测、测量、实时监测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全力提升了园林管理与维护的科学化、技术化、数字化、精准化水准。这些三维模型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深入了解园林的结构和变迁,也为游客提供了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使得园林的保护与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科学。狮子林因在假山监测项目上的突出贡献,荣获了“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狮子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前瞻性的举措,成为园林领域的引领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书写了崭新篇章。
结语
古韵方面,狮子林以其独特的假山堆叠、传统的花窗之美,精巧的建筑布局、深邃的文化内涵,成为园林艺术的典范,向我们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完美融合。新辉之处在于,在城市更新的进程中,狮子林通过开发有特色的文创产品、举办不同形式的文化活动,吸引更多人了解狮子林。同时,以更广阔的视野提升国际影响力,打造狮子林的苏州文化交流符号。这样,狮子林能更好地服务当代社会,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也可以让更多人认识中国园林艺术的魅力。
